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劍”的文化與意義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劍被賦予了神聖的文化,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劍被渲染的出神入化。歷史上,史書對劍的著墨,遠勝其他兵器,劍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儘管劍的實用價值和顯赫的軍事地位,只存在於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初期,但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力卻從未削弱,尚劍之風發展為以“劍’夕代“武”,人們常常以“劍”作為習武的象徵。後來與俠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劍文化。

1。帝王把劍作為自己權力和地位的象徵物

劍是神聖的,中國古代帝王均備寶劍。《刀劍錄》載:“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歲次丁己,採北抵銅,鑄兩劍,各長三尺二寸”,然後“令李斯做小篆‘定秦’兩字,分別埋於阿房宮的閣下和觀臺下”。

在古代,寶劍並不多見,所以一旦發現自然歸屬於有權勢和地位的君王。《兵略篆聞》有:時人孫炎隱居谷中,有人“以一寶劍奉炎,炎以為劍當獻天子,斬不順者,我人臣不可私受”這裡名劍理所當然屬於君王的觀念,顯然是受等級禮儀思想的束縛。統治者得到寶劍意味著君權神授王莽造“神劍”,“練五色石為之,銘曰神勝萬里伏”,諸如此類,都表明劍是古代帝王自視一統天下乃受命於天的神聖象徵。魏齊王芳在正始六年鑄一劍,常服之,無故自失,但有空匣如故。“後有禪代之事,兆始於此,尋為司馬氏所廢”這種學說其實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都未絕跡,劍便與帝王之間,與江山社櫻之間產生了特殊關係,並經常扮演著預言王朝興亡,天下治亂資訊的角色。

寶劍代表了君王的權威、威儀和力量。能在特定的時候作為君王代表或權力的象徵。周昭王“鑄五劍,各投五嶽”:漢武帝“鑄八劍”、“五嶽皆埋之”,都有替代君王鎮守四方的用意。《三方圖會》錄有“惟皇寶之,優而弗玩”,說明寶劍為皇家專有。“漢帝相傳以秦王子嬰所奉自玉璽,高帝斬自蛇劍”:李自詩亦有“一朝讓寶位,劍璽傳無窮”。這些足以證明作為這種象徵,劍又代代相傳。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劍”的文化與意義

2。佩劍之風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度盛行

古代佩劍具有明顯的等級觀念,隨著劍在戰場上作用的減弱,佩劍之風的流行,等級之分也更加明顯。據考證,早在西周末春秋初,就有佩劍之風“簡公六年,令使初帶劍”1973年在長沙城東南彈子庫的戰國楚墓中發現了稀有的藝術珍品—人物御龍帛畫,帛畫長37。Scm。寬28cm,畫面中心人物神情瀟灑自若,身材修長,高冠長袍,腰間佩帶長劍,威武而高雅。當時的佩劍,其功用主要是防身自衛和便於舞練。

劉邦建漢後,“自天子以至百官,無不佩劍”。在當時劍不僅可以防身自衛,而且也是一種禮儀制度,用來表示人的英雄氣概。佩劍是有要求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劍在左,刀在右:劍在左,青龍象也”

漢後“唯朝帶劍。晉世始代之以木,貴者猶用玉首,賤者赤用蚌、金銀、,帽為雕飾”。以目劍代替鐵劍來佩飾,只能是顯示沿襲前朝之俗和做等級鑑別之用,與防禦無關。佩鐵劍的目的十分明確,即防身迎敵之器用。在《隋書·禮儀志》所記載的輿服制度中,按官品的高低作出各種不同的佩劍規定“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品名號侯雖四品、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己下,通直郎己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劍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品號侯,皆只佩,緩亦如此”從佩劍看,等級也是分明的不諳劍術的人,為了炫耀等級,往往也要佩劍。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劍”的文化與意義

3。武當尚劍(劍是道家降妖除魔的法器)

劍器在武當道內原是做法事、搞慶典等必備之器物。武當劍器原本是以桃木劍為假借,以特定的環境為道場,以具有較高智慧的修真高道為主導,開展所謂“降妖驅邪”,以“安其身”或以“定其所”的道教活動時使用的器具。後又演化為道徒拜別師父時,師父將拂塵、紅絞及劍贈與徒弟作為告誡和醒示物三尺青鋒寶劍斬斷情線塵緣。道徒一旦被俗事所戀,難以割捨,當想起師父所贈的三尺寶劍,當機立斷,揮斬塵緣,一心向道,神定心安。所以武當道內,劍是“斬妖驅魔”的利器,是正義的象徵。修煉之時,“驅心魔”是裡,有形劍為表,由表及裡,表裡如一,軀舞劍揮,自然一體在武當道教眼裡,劍成了降妖除魔的法器,因此尚劍成了武當必不可少的信仰。

道教武當山,首先是尚劍,“武當有淵源,寶劍值千金”據宋代《玄天上帝啟聖錄》記載:玄天真帝君越海東遊時,豐乾大天帝賜給他一把“黑馳裘角斷魔雄劍”,令他佩此劍居山修煉,收斬妖魔。玄天真武帝君幾經歷險,後到武當山下,果見山藏誰沒,於是入山渡澗,擇地隱居內修。據傳到元末明初,武當拳祖師張三丰集“黑馳裘角斷魔雄劍”之特點,取山中鐵英鑄劍,並以山下龍泉之水淬劍,取亮石磨劍,歷經數年鑄成“武當龍門”古劍。寶劍上的七顆金星,若碰到妖魔就會化作萬道霞光,以鎮邪惡,故稱為“七星寶劍”。

張三丰在《熔神鑄劍》一詩中寫到“師傳鑄作青蛇法,坤鼎乾爐鍛鍊成。非鐵金生殺氣,無形無影自通靈。掣來匣外乾坤窄,收入胸中芥子生。萬兩黃金無覓處,隱然身畔斬妖精”。可見,武當劍在鑄造之初就與站要鎮邪相聯絡。以致後來遼寧北鎮人宋唯一在《武當丹派劍士》中稱:“武當劍術乃洞玄真人張三丰受真武之大法,原為護道降魔起見。嗣後,祖師立成九派,分為三乘。上乘堰月神術,即字柱、極三字之派也:中乘乃匕首飛術,即符、鑑、匕三字之派也:下乘乃長劍舞術,即釜、籌、丹三字之派也。”其中“降魔”、“堰月神術”、“匕首飛術”等都沒有脫離武當劍避邪驅鬼的初衷。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劍”的文化與意義

4。劍被文人視為氣質和性格的標誌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與劍就有不解之緣,表現在他們的行動中,寫在文學作品中。儒門鼻祖孔子做主持修訂的《六藝》,專門記述了臺子羽提劍斬蛟的故事。世稱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精通“武藝”“子路戎服見孔子仗劍而舞”,“勇武而精於劍術”。宋朝著名的詩人陸游“十年學劍勇成癖”,“少攜一劍行天下”。

愛國詩人辛棄疾“劍指三秦”的劍韜武略,至今仍激勵著仁人志士的報國之心。因為劍形直而光榮,當然更因為劍的美好而神聖,在文人詩歌中,往往被用來比喻剛正不阿的道德情操。劍的殺伐功能,便指向了與賢良勢不兩立的大臣們。諸如:“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贈君,誰有不平事”(賈島《劍客》)王維的“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動百萬師”、王健的“輪劍直衝生馬隊,寸由旗旋踏死人堆”等,都是由劍的神秘所在,又追同到現實人世間。

根據多方考察,在文人的詩句中,劍具有多種象徵,囑咐友誼、自由、浪漫、修身、神聖等,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大大超出了劍本身的意義。

TAG: 武當佩劍寶劍君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