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來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古人對於文化非常重視,在封建社會,無論是什麼年代,讀書人都是備受尊重的。古代不識字的人比現在要多很多。起初受教育只是富人的權力,後來慢慢的底層人才有讀書的權力。而古人崇尚文雅,尤其是各種稱呼,喜用雅稱。在年紀上也是,古人對每個年紀都有獨特的稱謂。如今這些稱謂已經很少見了,只是在書籍中才能見到,很多人不知道還有誤解,鬧了不少笑話,另一方面也說明現在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不重視,作為年輕人要重視傳統文化,文化只有傳承了才會不斷髮展和延續。

古代用來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古代對於女孩子的年齡有很多雅稱,如今很多人都不清楚。古代女子極為提倡德行,不少人認為古代女子的地位低,其實不是,古人也十分尊重女性。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在年紀上都是有雅稱的。幼年時期的區分不是很明顯,其中幼學之年、黃口之年以及外傅之年都是用於形容十歲以下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子都可以稱呼,在古代,女子是很少讀書的,這幾個詞語其實更側重於男孩,形容兒童到了該讀書的年紀了。

古代用來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而古代女孩一般到了十二歲的時候就要注重妝容了,有錢人家的孩子在這個年紀會佩戴金釵,所以在古代,十二歲左右的女孩有了這樣的雅稱“金釵之年”,和之前相比,更顯莊重。古人很喜歡植物和山水,很多文人都喜歡吟詩作賦,那時候人們的文化生活其實很單一,有錢人家還可以買些書讀,貧苦人家出身的人幾乎很少能買的起書。文人經常用植物或者是生活中的事物作比喻,稱之為意象,因此也誕生了很多首詩詞,其中杜牧就寫過這麼一首詩,詩中寫道“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這首詩中描寫了一位十三歲少女清純動人的模樣。古人經常用豆蔻來形容十三或者是十四的年輕女孩,這個年紀的女孩是很清純可愛的,懵懂中透露著青春氣息。

古代用來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而一個女孩到了十三歲,像極了豆蔻,等到了十五歲的時候,還有一個文雅的稱呼那就是及笄之年,到了這個年紀,就意味著到了適婚年紀,可見古代的女孩結婚還是很早的,在孃家生活的時間也比較短,一旦結婚了身上就有更多責任了。而這個及笄是指女性到了結髮之年,結髮在古代有結婚的意思。如今十五歲的女孩才剛步入高中,讀書遲的女孩還在讀初中,而那時候的女孩已經為人妻甚至是為人母了,這種年齡上的差異不禁讓人感嘆。

古代用來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女孩子十五歲之後即將迎來“破瓜之年”,不少人都想不清楚古人為何把這個年紀的女孩稱為破瓜之年,關於這一點,一直爭論不休,比較讓人信服的觀點是,這個“瓜”字做一下分解可以看成“二”以及“八”字,而二八一十六,這就是十六歲的由來,而破是將要過去的意思,所以破瓜之年在古代就是指十六歲的女孩子,大多數的女孩子到了這個年紀意味著要出嫁了。

古代用來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古人眼中的適婚年紀是十五歲之後,而大多數人的年紀是十七八歲,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也有雅稱叫做桃李年華,或者是待年,形容女子待字閨中的樣子,為下一步的出嫁做好準備,其實這個年紀,也是女性身份轉變的年紀,大多數人都是這個年紀出嫁的,從原來的女孩轉變為妻子以及母親。當女子出嫁之後,到了二十四歲左右,有著這樣的稱謂“花信之年”,其實女子這個年紀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紀,也是女子年輕貌美之年。

古代用來形容女子的“破瓜之年”,是指多少歲,你知道嗎?

相比古人,現代人在年齡上面已經很好聽到這樣的雅稱了,年齡有時候就是一個數字代號,很多人都不關心其中的含義,就拿這個“破瓜之年”來說,很多人不清楚其中的含義。而古人覺得男子成年的時間相對較晚,所以也有這樣的稱謂“弱冠之年”形容男子剛成年,可以舉行成人禮了。要是對於這些文化常識都不瞭解的話,實在是是讓人很痛心,畢竟是傳統文化,每個人都應該是傳承者,對傳統文化要有一定的瞭解,只有這樣文化才能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關於年齡的雅稱,其實還有很多種,比如不惑、耄耋等,這背後不僅是文雅的稱謂,更多的是古人對於生命的境界的理解,蘊含了生命哲學。

TAG: 年紀女孩雅稱古人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