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常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家族祖孫四代專注經學研究

他是常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家族祖孫四代專注經學研究

上一篇介紹了武進學者劉臺拱的生平和學行。劉臺拱不僅自己學問很好,是研究論語的大家。而且為人依從聖賢之道,不僅把大學者汪中的兒子汪喜孫撫養成人,還十七年如一日“飲食教誨”另一位經學大師臧庸。下面就簡略一下臧庸這個人。

臧庸,字在東,又字西成,本名鏞堂。江蘇武進人。他高祖是經學大師臧琳。臧琳在世的時候,沒有多大的聲望。校勘學大師盧文弨主持常州書院的時候,臧庸與弟弟臧禮堂一起去求學,順便抱著他高祖臧琳所著《經義雜記》去向盧文弨請益。盧大驚,才知道臧庸原來是臧琳的後人。一時宿儒皆以為該書立論精核,並將其目為常州考據學派發軔之作。《經義雜記》持論中允,徵引豐富,重視版本和校勘, 盧文弨在校勘《經典釋文》中多引用臧氏的觀點。

他是常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家族祖孫四代專注經學研究

從此以後,臧庸在蘇州跟從錢大昕、段玉裁等大師研究學術,後來又被舉薦到大吏畢沅家做私塾老師。教授畢沅的孫子讀書。臧庸透過寶應劉臺拱結識了大學者阮元,阮元督浙江學政時,曾請臧庸來幫助他編纂《經籍纂詁》。後來又被請到詁經精舍,校勘《十三經注疏》。

臧庸考過兩次鄉試都沒成功,也就斷絕了科舉功名的念頭。終生在民間教書著述為業。臧庸為人沈默敦重,天性孝友。其為學,根據經傳,剖析精微。時人對他評價很高,認為在學行上高過唐人。

臧庸著作等身。最重要的是仿《經義雜記》而作的《拜經日記》八卷。他曾說:“戴東原所為《毛鄭詩》,好逞臆說以奪舊學。惠定宇好用古字,所校《李氏易集解》與開成石刻往往互異。近得明刻版勘對,始知《李易本》與今本不殊。其異者,惠所私改也。”這的確是“和而不同”的持平之論。大學者王念孫對此書評價很高。

另外,臧庸在輯古書方面用力很多,有《孝經考異》、《臧氏文獻考》、《拜經堂文集》等。

臧庸四十五就去世了。

他是常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家族祖孫四代專注經學研究

最後,在這裡順便也介紹一下前面提到的臧庸的弟弟臧禮堂。臧禮堂,字和貴。對父母極孝, 據說他父親生病時,臧禮堂怕父親烤火對身體不好,就親自暖被窩。母親生病時,他割股療親。在學術上,他“精小學,善讎校,為四方賢士所貴。”他師從錢大昕,學業大進。生平喜好《說文解字》,為《說文經考》。又作《孝傳》、《春秋註疏校正》等。可惜,三十歲就去世了。他去世時,哥哥臧庸還在世,聞訊十分悲痛。

TAG: 臧庸臧琳禮堂劉臺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