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判劉經臣居士,智海本逸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

籤判劉經臣居士,智海本逸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

籤判劉經臣居士悟道因緣 籤判(官職名)劉經臣居士,智海本逸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字興朝。少年時以才高俊逸,登上仕途。但是,當時他對佛法並不相信。三十二歲時,劉經臣偶然與東林照覺常總禪師相識,相談甚歡。在常總禪師的啟迪下,劉經臣對佛教才生起敬服之心。從此以後,他便醉心祖道,一心想開悟見性。 劉經臣後抵京師,禮謁慧林若衝禪師(天衣義懷禪師之法嗣)。若衝禪師為他舉雪竇禪師接引一位僧人的公案—— 有僧問雪竇重顯禪師:“如何是諸佛本源?” 雪竇禪師答道:“千峰寒色。” 若衝禪師剛把這則公案舉完,劉經臣居士言下有省。 那一年歲末,劉經臣居士移官洛下,這使得他有機會經常參禮韶山杲禪師。將去任的時候,劉經臣居士特地前來辭別韶山杲禪師。 韶山禪師囑咐他說:“公如此用心,何愁不悟?爾後或有非常境界,無量歡喜,宜急收拾。若收拾得去,便成法器。若收拾不得,則有不寧之疾,成失心之患矣。” 不久,劉經臣居士又來到京師,到智海寺從正覺本逸禪師參學。劉經臣居士就自己悟道因緣之事向智海本逸禪師請教。 智海禪師道:“古人道,平常心是道。你十二時中放光動地,不自覺知,向外馳求,轉疏轉遠。” 劉經臣聽了,更加疑惑不解。 一天晚上,劉經臣入室參請,智海禪師便為他舉《傳燈錄》中所載“香至國王問道波羅提尊者”之公案。公案是這樣的—— 時王(香至國王,達磨祖師俗家時的侄子)……忽見波羅提乘雲而至,……怒而問曰:“何者是佛?”提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提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見?”提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見。”王曰:“於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現?”提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舉完這則公案,智海禪師特地拈出“何者是佛,尊者曰見性是佛”一語,考問劉經臣居士。劉經臣居士不能應答,心中更加迷悶,只好退下,回房間就寢。 他好不容易才睡了一會兒,到五更的時候,又被心中的疑團弄醒了。於是他便打起精神,接著參問“見性是佛”這個話頭。剛一參問,突然眼前出現種種異相,他發現自己的身體表裡通徹,六根震動,天地迴旋,如雲開月現。他一時喜不自勝。這時他忽然想起韶山杲禪師臨別時所囑咐他的話。他終於警覺起來,明白這一切都是幻景,不能執著,於是便不再理睬,將它們都壓下去了。 天亮以後,劉經臣居士便來到智海禪師的丈室,把夜間的經過全部告訴了智海禪師。智海禪師於是為他證明,並且告訴他說:“更須用得始得。” 劉經臣居士便問:“莫要踐履否?” 智海禪師一聽,便厲聲喝道:“這個是甚麼事,卻說踐履?” 劉經臣居士於是言下默契。 後作《發明心地頌》八首,並著《明道諭儒篇》以警世人,其詞雲: “明道在乎見性。餘之所悟者,見性而已。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楊子曰:‘視聽言貌思,性所有也’。有見於此,則能明乎道矣。當知道不遠人,人之於道,猶魚之於水,未嘗須臾離也。唯其迷已逐物,故終身由之而不知。佛曰大覺,儒曰先覺,蓋覺此耳。昔人有言曰,‘今古應無墜,分明在目前’。又曰,‘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又曰,‘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此佛者之語道為最親者。‘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瞻之在前也。忽焉在後也。取之左右逢其原也’。此儒者之語道最邇者。奈何此道唯可心傳,不立文字。故世尊拈花而妙心傳於迦葉,達磨面壁而宗旨付於神光。六葉既敷,千花競秀。分宗列派,各有門庭。故或瞬目揚眉,擎拳舉指,或行棒行喝,豎拂拈槌,或持義張弓,輥毬舞笏,或拽石般(搬)土,打鼓吹毛,或一默一言,一籲一笑,乃至種種方便,皆是親切為人。然只為太親,故人多罔措。瞥然見者,不隔絲毫。其或沉吟,迢迢萬里。欲明道者,宜無忽焉。祖祖相傳,至今不絕。真得吾儒所謂‘忿而不發,開而弗違’者穎。餘之有得,實在此門。反思吾儒,自有其道。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識之,一以貫之,故目擊而道存,指掌而意喻。凡若此者,皆合宗門之妙旨,得教外之真機。然而孔子之道,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既沒,不得其傳,而所以傳於世者,特文字耳。故餘之學,必求自得而後已。幸餘一夕開悟,凡目之所見,耳之所聞,心之所思,口之所談,手足之所運動,無非妙者。得之既久,日益見前。每以與人,人不能受。然後知其妙道果不可以文字傳也。嗚呼!是道也,有其人則傳,無其人則絕。餘既得之矣,誰其似之乎?終餘之身而有其人邪?無其人邪?所不可得而知也。故為記頌歌語,以流播其事,而又著此篇,以諭吾徒雲。” 這一段文字非常精彩。作者立足於自身的證悟,將佛、儒之學融於宗門之下。在北宋理學大肆排佛的氣氛之下,劉經臣居士的這篇文章,象明教契嵩和尚的《輔教篇》一樣,既是對佛教的護持,同時也是對孔孟儒學的迴歸和深化,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籤判劉經臣居士,智海本逸禪師之在家得法弟子

【佛教心理學】以禪調心 解剖自心的法寶 學會滅除內毒的法藥 省察自心 常思己過 恢復本來的清淨

【佛教心理學】稀有法寶 以禪療心 佛法教您如何對治負面情緒及煩惱

【佛教心理學】以禪調心,佛經教您掃除三心,降服煩惱,恢復自心的清淨

【佛經翻譯】最上乘論白話-心燈文化譯-禪宗五祖最重要的開示

【佛經翻譯】佛說善生經白話-心燈文化譯-在家居士必讀必學經典 看佛陀開示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佛經翻譯】妙慧童女經白話-心燈文化譯 佛說不流行此經 正法當滅

【跟我學佛經】天請問經現代白話-心燈佛教文化工作室翻譯

【跟我學佛經】殊勝的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見者得益

【翻譯佛經】能消除一切重疾的佛說療痔病經 心燈文化特別奉獻

【翻譯佛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心燈佛教文化翻譯推薦

【翻譯佛經】中國第一部佛經 四十二章經 心燈文化譯經工作室翻譯

【翻譯佛經】菩薩都悲痛的經文 佛說法滅盡經 心燈文化白話翻譯

【翻譯佛經】《大般涅槃經》之六塵大賊是如何奪取善法之財的

【翻譯經論】禪宗正脈 大乘起信論 殊勝的真如三昧 翻譯精華摘錄

【翻譯佛經】佛為海龍王說法印經 佛教的四種法印

【翻譯佛經】佛陀涅槃前最後的囑託與教誨 《佛遺教經》佛弟子必學必行

【翻譯佛經】佛說五蘊皆空經白話譯文 我們一起來照見五蘊皆空

【翻譯佛經】佛說吉祥經 心燈文化白話譯文 一起學習讓人最吉祥的事情

【翻譯佛經】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 心燈文化白話譯文

【翻譯佛經】《六度集經》禪波羅蜜之大乘四禪修持方法及簡介

【翻譯佛經】增壹阿含經安般品 一起來學習佛陀的古道 安那般那之法

【佛教講堂】白話翻譯障礙打坐、禪定、修行五蓋之掉舉惡作蓋

【佛經翻譯】學習彌勒菩薩《心王銘》《息心銘》心燈文化白話譯文 一起來認識自心

【佛經翻譯】憨山大師《觀心銘》《澄心銘》《師心銘》心燈文化翻譯 一起學習心地法門

【佛經翻譯】禪宗二祖慧可唯一存世著作《略說修道明心法要》白話譯文 一起學習心地法門

【白話佛經】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原來還有很多佛土比西方淨土還要莊嚴

【白話佛經】佛說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 心燈文化特別翻譯

【翻譯佛經】佛說醫喻經 白話譯文 心燈文化工作室翻譯

【覺海傳燈】原來阿羅漢和開悟者都有習氣 我們該怎麼與人相處

【覺海傳燈】佛經告訴您唸了那麼多咒為什麼一直不靈驗 如何才能持咒成就 佛子當學習

【佛經翻譯】十一面神咒心經白話-末法時期的法寶

【佛經翻譯】佛說真正的遠離行是修持智慧而不是在深山,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

【佛經翻譯】《佛說解憂經》白話譯文-了知六道輪迴的殘酷-心燈文化佛學工作室

【佛經翻譯】《方廣大莊嚴經》節選白話翻譯-世尊夜睹明星悟道的真實經歷過程 獨此一家

————————————————-

——————————————-

【正本清源】

——————————————-

【正本清源】恭迎盂蘭盆節,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的利益生身父母和超拔過去的父母

【正本清源】佛陀遺教 以戒為師,您知道視師如佛是有前提條件嗎?

【正本清源】什麼才是佛教真正的妄語,多年以來很多人誤解太久了

【正本清源】佛菩薩 阿羅漢也會流淚和微笑,別把自己的冷漠麻木當做業盡情空

【正本清源】來看佛經怎麼說 諸佛菩薩 善知識能否為眾生背業和代受苦難

【佛經翻譯】說妙法決定業障經 六字大陀羅尼咒經 白話翻譯-心燈文化工作室

【佛經翻譯】佛說四輩經白話-心燈文化譯 一起聽聞佛陀對四眾弟子的教誨 非常重要

【佛經翻譯】佛說四願經白話文-心燈文化翻譯-人的四種願望不能長久保持

【禮敬諸佛】見聞法界十方諸佛菩薩 清淨光明身相 嘆未曾有 瞻仰獲福 利益無量

佛陀正法本意講堂簡單放生儀軌分享

【佛法基礎】初學如何正確放生,放生的注意事項,附錄好用的簡單放生儀軌

【佛學研究】古代天人顯現告知迦葉佛時代就有漢字 古佛三會說法的聖地 佛陀的出生日期探究

【末法殊勝法寶】十一面觀自在菩薩神咒梵文錄音 梵文咒輪和桌布

【佛學諫言】佛說想要修行大乘,想要救度眾生,必須要有這五種發心能迅速成佛,佛子必學

【佛學諫言】佛說世間有四種善事會獲得惡果 千萬不能做

【佛法照妖鏡】佛弟子學習佛法 讀誦佛經會遇到的十種惡魔擾亂之事,初學必須了知

【佛法照妖鏡】佛子必學 外魔為什麼要惱亂修行人,用怎麼樣的手段趁機擾亂修行人的

【學佛入門】什麼是清淨身口意,怎樣才算是身口意三業清淨

【佛學研究】古代天人顯現告知迦葉佛時代就有漢字 古佛三會說法的聖地 佛陀的出生日期探究

【佛學諫言】佛說在末法時期 想要安穩沒有煩惱而得到解脫的辦法

關於我們

心燈學佛網

TAG: 佛經翻譯心燈禪師劉經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