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貝到貨幣的華麗轉身

從海貝到貨幣的華麗轉身

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化傳下去

從海貝到貨幣的華麗轉身

從海貝到貨幣的華麗轉身

在滄州博物館歷史廳,有8枚大小與蠶豆相仿的海貝,它們1987年出土於鹽山縣慶雲鎮中秦村的漢代窖藏。這種生於海洋的寶螺科貨貝,可不是普通貝殼,而是最早輾轉流通活躍於先民手中的貨幣。

貨幣的產生是商品貿易出現並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原始社會早期,社會生產力極為低下,溫飽尚且不足,難以產生剩餘產品用於交換,也就不存在商品貿易和貨幣。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和商品交換,但大多數交易依然是“以物換物”,仍不存在大範圍通用的馬克思所講的“一般等價物”——貨幣了。只有生產力更加發達,剩餘產品更多,商品交易規模更大、範圍更廣、頻次更多,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對一般等價物的需求,貨幣也才會應運而生。

從海貝到貨幣的華麗轉身

現在普遍認為,最初使用的貨幣是貝幣。依據有三:一是大量文獻資料的記載。如《鹽鐵論》雲:“夏後以玄貝,後世或金錢刀布”。《史記·平淮書》雲:“農工商交易之路通, 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文貝贊》雲:“先民有作,龜貝為貨”等。二是大量考古發現的證明。河南仰韶村、山西芮城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大量貝幣;二里頭夏代文化遺址出土大量貝幣、骨幣、石貝;山西林遮裕村商代墓葬中同時出土大量銅貝、貝幣。這些考古發現證明了貝幣、骨玉仿貝、銅仿貝、金屬貨幣這一貨幣發展歷史。三是人類學近代研究發現的貝幣使用遺存。清代晚期之前雲南有長達2000年使用貝幣的歷史;非洲西部,貝幣直至19世紀中葉仍具有貨幣地位;在20世紀初的英屬烏干達依然可以用貝殼交稅。

為什麼是海貝成為最早的貨幣呢?或者說人們為什麼願意接受海貝作為貨幣呢?一是海貝在古代最初被當作飾品,深受喜愛,本身也是一種商品,有使用價值,透過運輸、加工等勞動,同樣凝結著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二是海貝和糧食、布匹等實物貨幣相比,更為堅固耐用、便於攜帶、能耐儲藏,更加有利於商品貿易的發展。三是貨貝成體大小差異在可接受範圍內,不易產生幣值分歧,有利於貨幣價值尺度職能的發揮。四是海貝產自東海、南海地區,距離中原遙遠,不易獲得,有一定的稀缺性;同時,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又比金屬、玉石存量更大、更易獲得,有一定的數量,滿足了當時商品貿易的數量要求。貝幣之所以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其原因與貨貝成為貨幣的原因是一致的:主要是生產力越發展,交易規模越來越大,貨貝獲取難度降低,導致貨貝的價值較低,無法滿足交易大量增加的需要。

貝幣興於夏,盛於商,春秋戰國時期日漸衰退,其貨幣職能逐漸讓位於金屬貨幣。滄州博物館在一樓臨展廳中正在展出《滄州錢幣藏家精品展》,帶您領略中國錢幣文化,感受先民經濟生活。

作者 呂慶元

TAG: 貝幣貨幣海貝貨貝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