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為什麼不是寺廟?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提到“寺”,我們便會想到“寺廟”,但是我們祖先當初所造“寺”字與現今“寺廟”之意相差較遠,幾乎沾不上邊兒,幾經輾轉才蛻變成如今的身份。那“寺”字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滄桑鉅變呢?

《說文·寸部》:“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從寸,之聲。”段玉裁注:“《漢書》注曰:‘凡府庭所在皆謂之寺。’《釋名》:‘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廣韻》:‘寺者,司也。官之所止,有九寺。’按經典假寺為侍。”

許慎認為“寺”最初當指“廷”,為執行法度之地,朝廷、官府等,許氏解釋並非“寺”的最初意義,其字形上的解釋也有問題,依據的是篆書字形。段玉裁對“寺”的闡釋也同樣不甚可靠。從所見最早金文字形看“寺”的字形便一目瞭然,其金文字形如下:

“大理寺”為什麼不是寺廟?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金文“寺”

“大理寺”為什麼不是寺廟?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篆書“寺”

從字形可見,金文“寺”從又(手),從之,及至篆書下變為從寸。篆書中變“又”“寸”互通並不鮮見,如“封”字金文亦為“又”。上文段玉裁認為“寺”作為“侍”之意為假借,此觀點亦誤,段氏及許氏所言假借把引申義也給涵蓋進去了。“侍”當是“寺”的引申義,後加“亻”以示區別。《孝經》已有“侍”,“仲尼居,曾子侍”。“寺”之“侍”意多見於《詩經》之後的文獻中,那麼其本意是“侍”嗎?

“寺”之本意當為“持”,“持”為字形所要闡釋的本義,“手之所之”為持

林義光《文源》中說:“寺”從又,從之,本義當為持。林氏又認為:“又,像手形,手之所之為持也。之亦聲。”

從甲骨文字形來說,當釋“手之所之為持”更為妥當,其實更直白地說本義為拿著,握著。“寺”字初義當為“持”,《邾公牼鍾》“分器是寺”,《名鼓文》“秀弓寺射”,兩處“寺”皆為“持”。另外,《馬王堆漢墓帛書·十大經·成法》:“除民之所害,而寺(持)民之所宜。”《禮記》中已見“持弓矢審固”,說明春秋戰國之時已經分化出“持”。

後來“寺”字意義又出現了引申,有一種人操控掌管著國君的日常事務,忙於服侍別人或者按照別人的吩咐去做事的人,這類人便稱之為“寺人”。

“寺人”古籍中可見:

《詩·秦風·車鄰》:“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毛傳:“寺人,內小臣也。”鄭箋:“欲見國君者,必先令寺人使傳告之。時秦仲又始有此臣。”《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寺人惠牆伊戾為大子內師而無寵。”

以上所說“寺人”指稱西周末年春秋時期朝廷中的官名,為“內小臣”或“侍御之臣。”當時也有單獨用“寺”的情況。《詩·大雅·瞻卬》:“婦有長舌,維厲之階。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匪教匪誨,時維婦寺。”

這“寺人”,從名稱看當是服侍別人之人,被服侍的這個人當然就是“國君”了。那“寺人”到底是什麼官呢?

《周禮·天官》載:“寺人,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糾之。若有喪紀、賓客、祭祀之事,則帥女宮而至於有司,佐世婦治禮事。掌內人之禁令。凡內吊臨於外,則帥而往,立於其前而詔相之。”

從以上記載可見,這“寺人”確是國君身邊料理日常雜事之人,所管理的事務繁雜瑣碎,因活動範圍在朝廷之內而稱之為“內小臣”。其官職不算大,但是他的活動範圍始終不離國君,也稱為國君身旁必不可少的近侍之臣。“內小臣”所管的事務上到“內人”“女宮”的戒律、禁令等法令類的制訂,還包括喪禮、祭禮和迎賓之類的迎來送往之事,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操持之事可謂瑣碎繁雜。“寺人”所做之事也恰好體現“寺”之“持”的本義。

那君王身邊的這些“寺人”多是什麼人呢?

顧炎武《日知錄》曰:“三代以上言寺者,皆奄(閹)豎之名”。又曰:“自秦以宦者任外廷之職,而官舍通謂之寺。”

從顧炎武的記載可見,“寺人”多數為閹人,也是說這些寺人的身份基本就是宦官太監。後來,這些人權力越來越大,正如顧炎武所說的“宦者”便是當時的嫪毐,後來他的權力極大,從內廷擴充套件到外廷,後來“內侍”也變成了“外侍”。

“寺”的意義引申的軌跡並沒有完結,又從“寺人”引申為辦公場所“寺”

正如上引顧炎武所言“官舍通謂之寺”,因此大概自戰國時期“小寺”辦公的處所便也稱之為“寺”,後又指稱官署之名。秦代中樞長官的御史大夫的辦公機構稱之為“寺”,漢代的“鴻臚寺”便是接待外賓和少數民族的官府,這一時期“三公”之下的“九卿”,其辦公機構均稱之為“寺”。而最能反映“寺”和“侍”關係的機構名稱,則是東漢所設立的“侍中寺”,該處所就是宮內侍從辦公之地。至此,“寺”字便出現了表示場所之意,但此時還沒有表示“寺廟”之意。

那麼,“寺”什麼時候從指稱官府的辦公機構轉向專指“寺廟”了呢?

據說東漢之時,明帝派人到天竺求佛法,求佛法之人以白馬馱佛經從西域歸來之後就臨時住在了鴻臚寺。但是,鴻臚寺並不是專門為僧人們所使用的,當時是辦公之地,於是皇帝又專門為那些僧人建造了僧院。僧院的命名糅合了白馬馱經和鴻臚寺之意,稱之為“白馬寺”。哪知這白馬寺命名之後,“寺”之名稱便一發而不可收,“寺”之後便成了佛教建築的通稱。

“大理寺”為什麼不是寺廟?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洛陽白馬寺

後來,隨著佛教的不斷盛行,寺廟就像雨後春筍越來越多,而以“寺”命名之廟宇更為普遍。杜牧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描繪了寺廟之多,達到了驚人的地步。北齊最有名的就是“相國寺”,佔地達540畝,為皇家寺院。

“大理寺”為什麼不是寺廟?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開封大相國寺

“寺”作為寺廟的意義被廣泛使用,因此作為辦公機構和官署名的用法逐漸退隱。如東漢設立的“侍中寺”至魏晉則稱為“門下省”,但是也並不絕對的,比如後來清朝又復設鴻臚寺,還有太僕寺。發展至今,提起“寺”我們基本都會想起“寺廟”,其他意義已經轉嫁給“侍”、“持”了,而表示辦公機構和官署之名的意義也漸漸退去了。

結語

“寺”字,從又(手),從之,至篆書從寸,從之;後又隸變,上變為“土”。“寺”字本義為“持”,“手之所之”,與字形義相符。後來,引申為管理、操持君王宮廷事務的“侍人”,寺人所居之地被為稱為“寺”。東漢明帝時,赴天竺取經之人暫居在鴻臚寺,次年明帝修建白馬寺,至此而後白馬寺因佛教成名,而後的佛教之地皆以“某寺”為名。因此,至今提起“寺”我們就只聯想到“寺廟”了。

TAG: 字形寺廟辦公國君內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