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粵劇“風腔”創始人陳笑風病逝,70餘載表演生涯留下眾多經典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實習生 陳曉楠

圖/廣州市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提供

11月30日,廣州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廣州市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發出訃告: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原廣州粵劇團總團副團長、藝術指導,粵劇“風腔”藝術創始人,粵劇風腔藝術研究會永遠榮譽顧問,中國民主同盟盟員陳笑風,於2021年11月29日晚11時19分在廣州因病逝世,享年98歲。該訊息傳出,戲曲界和其他各界人士紛紛在社交平臺發文悼念他:“願陳笑風老師宛轉悠揚的悅耳音韻永遠流傳。”(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追憶|粵劇“風腔”創始人陳笑風病逝,70餘載表演生涯留下眾多經典

粵劇“風腔”流派鼻祖陳笑風

塑造眾多藝術形象

陳笑風原名陳嘯風,廣東東莞望牛墩人,出生戲劇之家。1943年,他轉學粵劇,專攻小生行當。1952年,陳笑風回廣州發展,先後在百花粵劇團、東方紅粵劇團、永光明粵劇團擔任文武生。20世紀六十年代前期,他先在廣東粵劇院任主要演員,後在廣州粵劇團二團、春風粵劇團擔任主演。

追憶|粵劇“風腔”創始人陳笑風病逝,70餘載表演生涯留下眾多經典

陳笑風(左)、馬師曾(中)、紅線女演出《屈原》

陳笑風從事粵劇表演工作70餘年,在繼承粵劇傳統上勇於創新,藝術作風嚴謹,扮相俊逸瀟灑,表演精確細膩。其代表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繡襦記》《朱弁回朝》《王大儒供狀》《焚香記》《昭君公主》及現代戲《六號門》《粵海忠魂》《紅色娘子軍》等,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其中最能代表陳笑風藝術風格的是飾演梁山伯、鄭元和、賈寶玉、元微之等小生類角色,他演來風流倜儻,儒雅俊逸、情真意切,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陳笑風曾獲得廣州市匯演表演獎、廣東劇協粵劇“百花獎”最佳男演員、廣州市文藝匯演一等獎、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粵劇藝術終身成就獎”、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頒贈的“粵劇之光”水晶球獎等獎項。

“風腔”自成一家

在個人藝術攀升時期,陳笑風與著名編劇家秦中英、著名音樂家文卓凡精誠合作,他們共同創作的劇目和唱腔達到一個嶄新的水平,“風腔”這個粵劇唱腔流派正是在這個時期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陳笑風獨具韻味的“風腔”自成一家,在行內和觀眾中廣受推崇。“自薛馬以降,梨園名家輩出,各領風騷。陳師踵武前賢,所創風腔,別樹一幟。”香江蕭啟南先生曾經如此評價陳笑風先生的藝術成就。

追憶|粵劇“風腔”創始人陳笑風病逝,70餘載表演生涯留下眾多經典

陳笑風、林小群(右)演出《搶傘》

“其實我不覺得我有什麼特別的腔。我沒有哪一句的唱腔是絕對相同的,我信奉的是依從某個角色,考慮的是當時人物的感情。”2014年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陳笑風談及他對粵劇表演的看法。他認為,粵劇要先有感情,再討論唱功。而“韻味”,就是唱的功力。針對角色特點,粵劇演員合理運用快慢、吞吐等不同技巧,以生成韻味。

追憶|粵劇“風腔”創始人陳笑風病逝,70餘載表演生涯留下眾多經典

陳笑風在陳笑風唱腔研究會成立當天寫下的三句“真言”

傳播粵劇粵曲藝術

陳笑風為人謙遜誠懇,德藝雙馨,深受同行和後輩敬重,人們都尊稱他“大哥風”。他退休移居美國後,仍心繫粵劇,常回穗、港參加有關粵劇、粵曲的慈善公益活動,並在香港創辦“春風藝苑”,致力傳播和教授粵劇、粵曲藝術。2015年,時年已92歲的陳笑風還在廣州中山紀念堂登臺,攜手有“子喉王”美譽的曲藝名家譚佩儀,演唱其半世紀前(1959年)在“羊城戲曲花會”上兩人首次合作的《錦江詩侶》,博得滿堂歡呼喝彩。

追憶|粵劇“風腔”創始人陳笑風病逝,70餘載表演生涯留下眾多經典

陳笑風演出《浪子燕青》

陳笑風桃李滿門。據統計,拜在他門下的徒弟有鄭少秋、陳玲玉、林家寶、曉毅、梁恆宇、梁笑風、區建恩、黃耀新、李森榮、龐林輝,因為喜愛“風腔”而自覺私淑者更是不計其數。廣州粵劇藝術風腔研究會於2017年成立,現有“風腔”藝術研究會會員兩百多人。

追憶|粵劇“風腔”創始人陳笑風病逝,70餘載表演生涯留下眾多經典

陳笑風、紅線女(左)表演《焚香記》

責編 | 朱紹傑

TAG: 陳笑粵劇風腔藝術粵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