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大缸:雙足蹬起千斤重

本報記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廣 本報通訊員 洪飛飛 攝影報道

一個相貌甜美、身材勻稱的女子,淺笑盈盈走上舞臺,舉手投足間露出颯颯英氣。

只見她半躺在蹬技座上,雙腳腳掌朝天。幾名大漢抬著一口直徑約1。5米、重約100公斤的大缸放在她的雙腳上。大缸在她的雙腳上飛速旋轉,猶如動畫片中的哪吒踏著風火輪……

這位在吳橋雜技大世界國術園舞臺上蹬大缸的女子,就是“江湖八大怪”之一的魏春華。作為省級非遺吳橋雜技蹬大缸代表性傳承人,她在這裡表演蹬技已有20餘年了。

最令人叫絕的是,一名觀眾還應她的邀請鑽進了大缸。魏春華蹬起裝著觀眾的大缸轉起了圈圈……

蹬大缸:雙足蹬起千斤重

千斤大缸蹬得快

蹬大缸是吳橋雜技最古老的傳統節目之一,是蹬技節目表演中的壓軸大戲,久演不衰。

魏春華蹬著大缸旋轉時,觀眾的表情幾乎都是錯愕的。但對於有著多年表演經驗的她來說,蹬起大缸來遊刃有餘。

“這是最平常的表演,我最多可以蹬1000多斤。”魏春華堅定而有力地說。

據介紹,蹬大缸最早始於漢代,同吳橋雜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在2000多年的歷史沿革中,吳橋雜技博採眾長,不斷髮展,其內容五花八門,豐富多彩,包含了十幾個表演門類、上千個表演節目。蹬技是整個雜技藝術中重要表演門類之一,而蹬大缸又是蹬技的重頭戲。

表演蹬大缸單憑力氣不行,實則需要紮實的功底。按雜技“行話”說,“掌灶”要穩,不能有絲毫懈怠,否則整個節目完全“失託”。

“穩,是練習蹬大缸的基石。所以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苦練基本功。還有就是演。演與蹬緊密相連,下蹬上演完美無瑕,才能獲得觀眾的喜愛。”魏春華說。

魏春華說:“大缸雖然超級重,但是到了我們的雙腳上就如同一個輕巧小盆、小罐。我們要把雙腿雙腳練得輕巧靈活,這樣,才能在翻滾大缸時,無論是正轉、反轉,還是側轉、豎轉時,都能自如。”

蹬大缸表演最精彩之處,便是讓觀眾參與到其中。幾個人同時坐到大缸裡面,大缸上面還要騎上人,這樣大缸與人加起來就有千斤重。在這種情況下,演員還要旋轉大缸一到兩圈。

“現如今,蹬大缸都由女演員來表演。我的徒弟們幾乎都是女孩子。所以就有了‘吳橋女兒真厲害,千斤大缸蹬得快。嫁個郎君不如意,一腳踢出大門外’的民謠。”魏春華的談笑,引得圍觀人群笑聲不斷。

蹬大缸:雙足蹬起千斤重

吳橋兒女世代傳

1974年出生的魏春華是吳橋縣鐵城鎮八里韓村人,父母都是雜技藝人。她的師父是她的親伯母、雜技藝人孫桂榮。

“我小的時候,身體比較瘦弱。父母讓我跟大娘學習蹬大缸,主要是為了讓身體強壯些。”魏春華笑著說

孫桂榮出生在雜技世家,她的父親孫寶恆、祖父孫金方都是傳統雜技藝人。受家庭薰陶,她擅長表演蹬大缸、蹬桌子等重蹬技。此外,她還練就了絕活——空中吊小辮。

孫桂榮嫁入魏家後,帶著全家人組成小型雜技團,四處演出。魏春華跟著自家雜技團,邊學習、邊練功、邊演出。

看到身材單薄的魏春華從不叫苦,孫桂榮格外喜愛,於是,手把手地教這個侄女學習各項雜技藝術。當魏春華從中梳理並選定蹬技時,作為第四代傳承人的孫桂榮傾囊相授。

魏春華認真學習每一個動作要領,掌握每一個動作技巧。不久,她就能蹬罈子、蹬椅子、蹬桌子了。在她的腰力和腿力能承受幾百斤後,也開始蹬大缸了。

由於表演出色,在雜技大世界開業之初,魏春華就被選為江湖文化城一級演員,並於1994年被評為新“江湖八大怪”之一。

除了魏春華,孫桂榮還有一名入室弟子。她就是曾在電影《紅牡丹》中為女主角紅牡丹的扮演者姜黎黎當馬術替身的張書芹。張書芹擅長馬術、蹬技,所以被選為替身演員。

在多年勤學苦練蹬技的基礎上,魏春華獨創了蹬槓節目。一根長約3米的鐵槓,兩端還要各坐上一個人,魏春華把它蹬起來,正、反方向旋轉多圈。這個節目深受廣大遊客歡迎。她表演的蹬大缸,被收進世界創吉尼斯大全。

近年來,魏春華在表演的同時,處處留心培養下一代。1991年出生的宋亞楠,是魏春華的徒弟。她技藝嫻熟,現已接替師父在大棚表演。張書芹也培養了徒弟王俊榮。

王俊榮、宋亞楠目前已經為蹬大缸專案的第五代傳承人。

蹬大缸:雙足蹬起千斤重

傳統技藝換新顏

時代變遷,蹬大缸這一古老的傳統節目,仍是吳橋各個演出團體排練和演出的主要節目。

一直以來,吳橋雜技大世界始終把蹬大缸作為江湖文化城內的重點節目。為了保護傳承這一專案,他們發掘、整理了大量歷史和現實資料。

據吳橋縣文化館館長王勝男介紹,為了更好地保護蹬大缸這類蹬技專案,吳橋縣雜技團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對一些瀕臨失傳而又受人歡迎的節目深入挖掘,加入現代藝術元素,使其更適合現代人的欣賞,

吳橋雜技大世界為了突出女演員表演時的藝術美,在缸內、缸上增加了演員造型表演,使得女子柔術、女子雙人、女子三人造型表演與蹬大缸表演融為一體。

在此基礎上,吳橋縣還出臺政策,吸引新人積極學習,同時,做好雜技節目的整合編排,對於精品節目編輯成冊。他們還專門為雜技人才設立課堂,為大家講解培訓雜技知識,力爭將吳橋雜技永久的傳承下去。

魏春華說:“過去,雜技演員表演都是用瓷缸表演。現在,演出頻率高了,大缸都換成鐵的了,反而比過去更沉了。有一次,我連觀眾帶缸一起轉了幾圈,嚇得那個觀眾兩手緊握缸沿,說自己頭都暈了。後來,我就注意到,等觀眾坐到缸裡就慢慢轉,少轉幾圈。這樣,不僅讓觀眾體驗到參與的樂趣,更能讓人們對這個節目印象深刻,併為吳橋雜技進行宣傳。”

TAG: 大缸春華雜技表演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