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烙”出冬奧盛景

葫蘆烙畫是中國傳統手工藝術

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郭春雷

將傳統文化與冬奧元素巧妙融合

創作出系列作品

郭春雷:非遺傳情“烙”出冬奧盛景

“我想盡可能多的創作一些有關冬奧會的葫蘆作品,讓更多的人瞭解冬奧會,認識我們張家口,也將葫蘆烙畫這項民間藝術文化傳播出去。”2月10日,在張家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烙畫專案傳承人郭春雷的工作室內,他正在加班加點製作以“冬奧冠軍”為主題的葫蘆烙畫系列作品。同時,他已先後創作了《雪如意》、《虎盼冬奧》、《大好河山》等30多個葫蘆烙畫和木版畫冬奧作品,用自己的方式為冬奧會獻一份力,表達對冬奧的美好祝願。

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烙”出冬奧盛景

以葫蘆為媒介 弘揚冬奧精神

今年53歲的郭春雷,家住宣化區廟底街社群轄區內,作為張家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烙畫專案傳承人,從冬奧會申辦成功那一刻起,就萌生出“一定要用自己的特長和愛好,以葫蘆為媒介,創作葫蘆烙畫作品,弘揚冬奧精神助力冬奧會”這一想法,想用自己最擅長的葫蘆烙畫來創作一系列冬奧會元素的作品,讓更多的人能透過葫蘆烙畫去了解冬奧會,愛上冰雪運動。慢慢的他開始在腦海中醞釀起各種“助力冬奧”烙畫作品的畫面、構圖,並先後創作了《雪如意》、《虎盼冬奧》、《“大好河山”》等30多個葫蘆烙畫和木版畫冬奧作品。

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烙”出冬奧盛景

為創作冬奧系列主題的葫蘆烙畫,郭春雷要查閱大量資料、新聞、圖片等資訊揣摩研究。其中,《雪如意》這個高約50釐米,寬約40釐米的葫蘆烙畫作品,在創作之初尋找資料時,更是讓郭春雷下了很多功夫。“這個作品上有象徵著冬奧會的奧運五環,有我們祖國的萬里長城,還有建於我們張家口的雪如意,將這些元素融合在作品裡,在配上文字‘中國加油,一起向未來’,表達了對冬奧會的美好祝福。”但創作過程中,由於從未見過“雪如意”真容,郭春雷一直苦於不得其神,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去往張家口市崇禮區,這才有幸能夠近距離觀察、揣摩“雪如意”,最終成功創作出來。

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烙”出冬奧盛景

烙畫“冬奧冠軍” 紀錄健兒奪獎

“葫蘆烙畫是一項國家級非遺專案,從西漢年間就有了,清朝年間達到鼎盛,做出來的成品很有立體感,而創作時最困難的就是人物開臉和動物毛髮的展現。”看著工作室內,擺放的大大小小、形體各異的葫蘆烙畫,郭春雷說道。

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烙”出冬奧盛景

自冬奧會開幕後,他就加班加點,每天繪製到凌晨,再次創作了以“冬奧冠軍”為主題的葫蘆烙畫系列作品。到目前為止,已先後創作了武大靖、谷愛凌、任子威、蘇翊鳴等冬奧會上獲獎的運動健兒人物形象葫蘆烙畫。同時,他準備用葫蘆烙畫的形式,分別為冬奧會每一位獲獎的中國運動健兒,繪製烙畫形象以作紀念。

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烙”出冬奧盛景

“在冬奧會時期,能夠用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將國家的優秀運動員用葫蘆烙畫的形式,做在葫蘆上,感覺這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郭春雷表示,“國家為我們提供向世界展示的平臺,作為葫蘆烙畫非遺傳承人,我覺得應該將這項民間藝術文化傳播出去。”

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烙”出冬奧盛景

看著郭春雷手持電烙筆,手腕輕微移動,伴著細縷青煙升起,一個個冬奧健兒形象就栩栩如生的烙在了葫蘆上。鉛筆起稿、電烙鐵勾線、渲染、壓色,葫蘆烙畫鉛筆起稿後,從用火筆起筆後,整個過程一筆不能錯。這樣一步步繪製下來,才能保持葫蘆烙畫作品顏色不掉,作品更加入木三分。

郭春雷介紹,葫蘆烙畫本身就是民間藝術文化,承載著傳統民間工藝技藝,用烙鐵的溫度體現顏色濃淡變化,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他能透過這種藝術參與到冬奧會當中,他感覺很自豪和光榮。隨後,他還準備著手繪製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表達對冬奧會的祝福,傳播冬奧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

為宣化烙畫非遺傳承人

點 贊

記者:劉昶

實習生:何昔瞳

通訊員:田靜

編輯:陳健

轉載此文章請註明:美麗宣化

TAG: 烙畫葫蘆冬奧冬奧會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