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微塾】承轉法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承轉法

詩詞微塾

承轉法

詩之承接之法,應注意與題目之關合,並緊接起句之立意,或寫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證,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氣貫注之妙。

古人曾雲:「要如驪龍之珠,抱而不脫。又如草蛇灰線,不即不離方稱佳妙」。此即承接之要領也。次聯大體承起聯緩急而來,法貴和平勻稱,急者宜紆緩之,緩者宜堅挺赴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寫景,或敘事,均須以虛實經緯之。景為實,情為虛,前實者後虛,前虛者後實。俱實者板滯,俱虛者浮滑。若專寫情或專寫景,則難收生動空靈之致,與淵永超邁之妙。

如王昌齡之【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題為【閨怨】,其主旨在一「怨」字。起字卻不寫怨,而從「不知愁」敘起,乃用反起之法,故承句緊接起句,用凝妝上樓以襯映出「不知愁」之意態,語意方能連貫。

又如李商隱之【落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次聯之「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之句,乃承接首聯花亂飛之題意,而更為補足,且亦關合題旨,如一氣之貫注也。

律詩之轉折在第三聯,又稱頸聯。為何以「頸聯」名之?蓋欲俯仰上下,照顧前後也。在絕詩則為第三句,轉句在一首詩中佔極重要之地位,也須轉得有精神,有變化,又須與起承相揖讓,更須如疾雷破山,使觀者驚愕。且要靈活,而又不可離題太遠,能互相照應方為傑作。

茲就轉法之技巧略述於後:

一:進一層轉法—就題目本意,推進一層而轉,唯仍須與起承關合,以免有突如其來之病。

如劉方平之【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作者於起、承二句正寫題面,故第三句即從「月夜」進一層著筆,轉到春天之氣候,以觸動春愁,此謂之進一層轉法。

二:退一步轉法—所謂退一步轉法,即就題目本意退一步敘說。

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罷釣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縱然」二字有或許如此亦不過如此之意。既能呼應上文之「不繫船、正堪眠」,又能照顧下文「只在蘆花淺水邊」之句,此退一步轉法之例也。

三:反轉法—反轉之法,即從題目之正面意義,轉為反面之意。

如韋應物之【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對秋山。

題目本意為喜會故人,而於「歡笑情如舊」中,卻感嘆年華老去,鬢髮斑白,由喜轉悲矣。又如賈至之【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卻,春日偏能惹恨長。

起承之「草青柳黃,有色有香」,何等樂趣。而轉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謂之反轉法。

四:擴轉法—即從題目之本意,擴大範圍之轉法。

如杜甫之【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本詩之題旨,原在一「憶」字。由「白露明月」轉而憶及分散於四方之兄弟,此謂之擴轉法。

本文轉載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向下滑動檢視詳情

TAG: 題目退一步關合轉法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