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的文化歷史!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銅鏡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銅鏡的文化歷史!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貴族的審美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因而他們已經不滿足於樣式單一的銅鏡,這也促成了銅鏡多樣化發展的必然性。

古代有三種比較出名的銅鏡,還有一種看似不起眼卻也有深度文化內涵的銅鏡。它們究竟都是哪些種類呢?

銅鏡的文化歷史!

漢代透光鏡

漢代透光鏡號稱是“漢代鑄鏡工藝的里程碑”,透光鏡不僅具備普通銅鏡的光滑鏡面與紋飾,還能在陽光直射下,於牆上反射出背面的花紋與銘文,這對於現代人來說,簡直是匪夷所思。由此也能看出漢代時的工匠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並應用光學原理,並運用成熟的冶金技術將其完美結合。

銅鏡的文化歷史!

掛孔鏡,

掛孔鏡的得名源自於其鏡上獨有的小孔,西漢早期的四葉蟠螭鏡,雕工細膩曲線流轉,邊緣還留有一孔洞。經專家細緻研究發現,該孔洞並非鏽蝕所造成的,而是人為專門鑽出的孔洞。

銅鏡的文化歷史!

唐代詩畫鏡

唐王朝是我國曆史上最繁盛的時期,唐代貴族的生活更是奢華典雅,銅鏡的樣式也較為繁複。在唐代的銅鏡款式中,不僅有菱花式、葵花式及有柄手鏡,紋飾結構也出現了對稱式、散點式、單獨式、旋轉式等等,此外還有不少附庸風雅的貴族在鏡子上銘文詩歌,以達到點綴生活的目的。

銅鏡的文化歷史!

唐瑞獸葡萄鏡。該鏡鑄工精細,構圖完美,紋飾清晰,瑞獸禽鳥生動活潑。枝條柔長,花葉舒展,果實豐碩,組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面。2010年香港珩隆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秋拍,一件唐代海獸葡萄鏡以超過700萬元成交,打破了銅鏡拍賣的紀錄。

銅鏡的文化歷史!

瑞獸葡萄鏡也稱為海獸葡萄鏡、海馬葡萄鏡、狻猊葡萄鏡。出現於初唐(公元6世紀晚期至7世紀晚期),流行於盛唐,即從唐高宗到唐德宗時期(公元7世紀晚期至8世紀晚期)。從史籍來看,葡萄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國引種成功的,當時的絲織物上就出現了葡萄花紋。

銅鏡的文化歷史!

唐代銅鏡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漢式鏡,如葵花鏡、菱花鏡、方亞形鏡等。圖案除傳統的瑞獸、鳥獸、畫像、銘文等紋外,還增加了表現西方題材的海獸葡萄紋,打馬球紋等。

銅鏡的文化歷史!

盛唐以後,以花為主,多為吉祥圖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潑,表現了大唐帝國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裝飾方法有浮雕、彩繪、鑲嵌、鎏金等到,出現了金銀平脫、螺鈿鑲嵌、塗釉、塗漆等新工藝。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銅鏡鑄造無論製作工藝,還是裝飾圖案都別具特色,顯示了我國古代手工業者的聰明才智,在我國青銅鑄造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中華五千年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

銅鏡的文化歷史!

鏡背主裝飾區分內外兩區,內區為一圈寬邊內向連弧紋,外區裝飾雲雷紋和絃紋,雲雷紋以多個同心圓形態顯現,之間以多道弦紋相連。鈕座這四葉紋,在四葉紋間有“常宜子孫”四字銘文。工藝極為精密,可謂巧奪天工。它既是優美的工藝佳作,又用藝術紋飾表達了祈福的含義。

銅鏡的文化歷史!

此鏡以精銅所造,鏡背鎏金儲存情況良好。鏡面圓形,打磨極為光滑,照影清晰而柔和。背面施淡藍色琺琅釉為地,滿飾纏枝蓮紋,中心有黃銅按鈕,邊緣以銅圈隔出花邊帶,深藍地上亦飾小朵蓮花,與纏枝蓮圖案呼應。紋飾構圖繁密精緻,圓鈕與外區環紋的搭配又調節了內區滿地纏枝蓮的緊湊佈局,從而形成富於節奏的置陳變化。框做菱花形,色澤沈穆厚重,包漿潤澤,滿雕卷草紋,連綿不絕,團團如意。花紋線條細膩雅緻,工藝臻熟,流暢自然。背面無花紋,鎏金厚重。全器氣息富麗華貴,鎏金燦爛,釉彩鮮明,使鏡面於富貴之中又呈現出形制莊重、質樸自然的仿古之風。此鏡置於室內,光華耀目,低調奢華而滿室生輝。如此碩大的銅鏡造價高昂,極為難得,視野廣闊,非一般小銅鏡可比。

華夏民族自古以銅鏡照容裝,並以“鏡”為文、為圖、為詩。例如明朝重臣張居正所作詩文“明鏡照我心,日月佑聖君”等詩詞。銅鏡從四千年前就已出現,歷經齊家文化、商周文化、到唐朝製作工藝更是達到空前高的水平。到清早期,由於傳教士從西方引進了“水銀玻璃鏡”到中國,銅鏡才退居使用性質。但在皇家內廷卻將之發展成御賞裝飾品,製作並擺置於宮廷重要場所,以達到皇帝所期望的“勿忘古、勿忘本”的意義。是次拍品“康熙御製銅胎掐絲琺琅仿古纏枝蓮紋大銅鏡”就是在康熙皇帝的“索古、好古”思想之下,由宮廷造辦處所承造的一件掐絲琺琅重器。其因某種特殊情況流落異鄉至今,飽經風霜。早年在法國由知名古董商C。T。Loo公司在1933年改制成桌子的桌面,販賣於法國私人藏家(圖1),後經多位名人收藏,今能重現拍賣場實得來不易也。

銅鏡的文化歷史!

圓形,圓鈕。鈕外飾兩隻展翅鳳鳥首尾相接環繞。雙鳳神采奕奕,體態豐盈,羽翼飽滿,展翅高翔,頭頂冠羽,昂首曲頸,喙微張,似啼鳴,羽毛片片可數,尾羽繁複多變,自然捲曲,盡顯柔軟質感。此境雙鳳紋飾精工細琢,整體造型生動自然,雙鳳紋飾如此細膩者應為僅見,且鏡體碩大厚重,鑄造工藝精湛,紋飾繁複華美,當為此類鏡中之極品。白光,儲存完好,品相上佳。

銅鏡有著幾千年歷史,橫跨廣闊疆土,縱穿幾十個朝代,融合了多民族文明,從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到百年前的晚清,歷代鑄鏡不止。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鏡更把銅鏡史推到史前4000年,銅鏡史更被細化到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兩宋、遼、西夏、金、元、明、清諸代,拍場中還出現了日本銅鏡。但我認為,如果不想開古代銅鏡博物館,不必代代都收,朝朝皆藏,只宜從春秋戰國、秦漢、隋唐三個階段入手,研究民俗的藏友可多關注兩宋、元、明、清諸代銅鏡。

春秋戰國的銅鏡多集中在戰國時期,如“山字紋鏡”“羽紋鏡”“雲雷紋鏡”“花葉紋鏡”“龍紋鏡”“變形蟠螭紋鏡”“連弧紋鏡”“鏤空龍紋鏡”“菱紋鏡”“猴紋鏡”“鳳紋鏡”等品類,春秋時期的銅鏡不多見,除類似繩紋的“龍紋鏡”偶見外,其他品種很難見到。

兩漢時期的銅鏡上,各式各樣的龍紋,成為銅鏡的主要紋飾,另像“四乳四神鏡”“半圓方枚神獸鏡”“七乳七獸鏡”“長宜子孫連弧紋鏡”“百乳鏡”“四乳四虺紋鏡”“神獸對峙鏡”“重列神仙瑞獸鏡”“四葉八鳳紋鏡”“神人畫像紋鏡”“龍虎紋鏡”規矩紋鏡等,也是這一時期的常見品種。

隋唐時期銅鏡種類繁華,但多集中在唐代,銅鏡劃分亦有初唐、中唐、晚唐之分,隋代鑄鏡較少,且有年代依據可考。具體種類有“團花紋鏡”“十二生肖紋鏡”“瑞獸紋鏡”等品種。

這些各個朝代的銅鏡紋飾品類並不單獨的存在,有時往往會相互影響,交相輝映。其中紋飾特殊者,必然存量少,其市場價格高於常品,如戰國銅鏡上有帶人面紋者,數量極罕,收藏投資價值則高於其他常品。

銅鏡的存世量並不多,遠達不到古代錢幣一窖洞出幾十萬枚同樣錢幣的程度,收藏投資者只需瞭解某朝代某種紋飾種類的銅鏡較常見,有所選擇,如漢代的日光鏡,昭明鏡數量很多,選擇時宜從品好,徑大,紋精處選擇。

TAG: 銅鏡紋鏡紋飾瑞獸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