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那一聲聲來自布雷頓角的嘆息|分享 x 放映

這期的書影傳奇特別篇,我們將為各位奉上紀錄片《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之所以說是“特別篇”,是因為它會和12號(週六)的《布雷頓角的嘆息》分享會聯動——屆時,我們將邀請著名出版人彭倫與蔡春華教授做一個相關主題的對談。

如果你恰巧是麥克勞德的書迷,一定已經知道,這是一部關於這位加拿大大作家的電影,而《布雷頓角的嘆息》,是他生平所著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寫作·記憶·鄉愁”,不僅是這次分享會的主題,據我這個對麥克勞德不算特別瞭解的觀眾的斗膽揣測,大概也是麥克勞德人生中幾個最重要的主題之一——麥克勞德的寫作大多和對於故鄉的記憶有關,字裡行間又總是浸潤著哀愁。有時候我會好奇,為什麼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作為加拿大歷史上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一生只留下了16個短篇和一個長篇;或者,反過來,他的文字到底有什麼魔力,以至於只需要16個短篇和一個長篇,就足以擁有這樣的成就。

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那一聲聲來自布雷頓角的嘆息|分享 x 放映

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1936年出生,2014年去世,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血管裡卻流淌著蘇格蘭高地人的血。在成為大學教授並開始寫作之前,他和他那些移民加拿大的祖先一樣,當過礦工,當過伐木工。他的作品,大多圍繞布雷頓角島展開——那是他的不算遙遠祖先們登陸加拿大的第一站——關於這個小島粗獷和野性,關於小島居民們堅韌而沉鬱的性格,關於這些蘇格蘭移民的後裔,以及他們如何受困於祖祖輩輩的回憶,如何調和他們的過去和現在。

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那一聲聲來自布雷頓角的嘆息|分享 x 放映

如果就時下流行的語境來說,麥克勞德作品中的鄉愁元素站在了全球化的另一面。借用加拿大作家麗薩·摩爾的評論:“那些腳趾被砍掉的礦工,那些失去了手腳的伐木工,那些從漁船上掉落的漁夫,是他們為在紐約從事證券和期貨交易的人創造了資本。”在我們的視野與想象之外,在那些我們叫不出名字卻從來都存在的角落,我們原本以為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依然圍繞著它們賴以存在的土地進行著。

當然,表現這上述主題的作家不算少,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何以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對於寫作,在《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裡,加拿大的另一位國寶級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和《證言》的作者)有著這番獨到的形容:一頁文字其實就像一紙音符,紙上音符並不是音樂,音樂是音符重新轉換為聲音。一些人背離此道,於是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而麥克勞德有著對風格和技巧的感知,有著節奏感,有著某種狡黠的幽默。

當我觀看《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時,望著布雷頓角的風土,忽然也就對麥克勞德的文字背後的聲音,多了幾分理解。用作家本人的話說:我在寫作時,喜歡假裝自己在說故事,這誠然是種偽裝,但似乎還滿管用的。

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那一聲聲來自布雷頓角的嘆息|分享 x 放映

如果你還未讀過麥克勞德的文字,這部關於他的紀錄片看起大概來沒啥頭緒。我強烈推薦你隨意找上一本他的書,快速翻上幾頁,剩下的部分可以待到看完電影以後繼續閱讀,體驗反倒更加精深。如果你翻的正好是《布雷頓角的嘆息》,或者早已讀過,或者只是想過來聊聊“寫作·記憶·鄉愁”這個話題,或工作之餘閒著沒事幹想晃悠一下,都歡迎參加6月12日在西湖大夢書屋舉行的分享會——斯人已逝,從他和他的作品裡衍生出的話題,我們愛咋聊咋聊。

「放映時間」

6月7日(週一)

18:30鼓嶺大夢書屋

19:30 西湖、融僑、福醫大夢書屋

「《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影片資訊」

導演:威廉·麥吉利夫雷

影片時長:88分鐘

大夢邀你同看佳片,無需報名

只需要帶一顆靜靜觀賞佳片的心

TAG: 麥克勞德斯泰爾阿利布雷頓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