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在美國

1955年,錢學森擲地有聲地對美國將軍發出吶喊:“你就是把我斃了,我也要回到中國!”

於是,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中國,終於要告別弱國無外交的窘迫,敢挺起腰板直面邪惡。

2015年,中國精心培養的物理學天才少年——32歲的哈佛教授尹希,也斬釘截鐵地對媒體說了一句:“哪怕美國再亂,我也不會回到中國。”

於是,中國遺憾失去一位最有可能摘到諾貝爾物理學桂冠的新秀。

一時之間,輿論譁然,人們痛罵之餘,也不禁好奇:“難道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迷得尹希連生養自己的祖國都能背叛?”

其實,尹希的“背叛”倒真輪不到讓月亮來做“背鍋俠”。

尹希再怎麼被包裝成天才、神童,說到底也是個人,只要是人,就逃不脫一個“情”字的羈絆。

回望尹希在中國的18年,還真有兩大“情”牽絆住了他回國的左右腳,偏偏咱們還滿足不了!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

“渴望家庭的溫暖,親情的陪伴。”

出生於1983年12月的尹希,年僅8歲時便展露了不同於常人的天賦。

正常8歲的男孩,最迷戀什麼?

答案太明顯了,奧特曼必須有一票!咱就是要“相信光的力量!”

可尹希卻更痴迷微積分和量子力學。

他常常躲在家裡,一看書就看一整天,完全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以至於尹希的媽媽必須逼兒子出門玩。

可以設想,有了尹希這種“別人家的孩子”作為榜樣的存在,隔壁的家長和孩子們一定也都吃了不少“苦”。

孩子們想出去玩的時候,一定會聽到熟悉的那句:“你看人家隔壁的尹希,天天就想著讀書,你怎麼不向他學習?”

孩子們也可以大方頂嘴:“那你看人家尹希的媽媽,還求著尹希出去玩呢,你怎麼不跟尹希媽媽學習?”

兩相對視,只能默然,在心裡嘆息一句:“哎,誰叫尹希是個天才呢?”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童年尹希

10歲時,尹希就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凡嘗試班唸書,成為班中第二小的孩子。

13歲時,尹希又和其他18歲、乃至19歲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一起進入高考考場,並順利透過獨木橋,以572分的好成績被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錄取。

和路人設想的傷仲永不同,尹希在前往神童天才的道路上,只有一次次的驚豔綻放,從未有過令人失望的時刻。

2001年,當18歲的尹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中科大之際,他無視導師建議他在國內繼續深造的苦口婆心,毅然決然選擇去更高學府哈佛攻讀博士學位。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在中科大少年班

2006年,尹希以優異的成績成功獲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2008年,尹希受聘成為哈佛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2015年,哈佛大學高能理論研究組釋出一句話新聞:“祝賀尹希晉升正教授”。

不到9年時間,尹希一路開掛,所向披靡,從攻讀博士的學生,轉換成授予博士的教授。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哈佛大學公告

國內的人們聽聞尹希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紛紛猜測,這麼好的苗子,一定會回到祖國做貢獻吧?

沒想到,尹希轉身便加入美國國籍,給所有對他有期待的國人,兜頭潑了一臉冷水。

尹希不是不清楚,自己今日的選擇,是一種隱形的背叛;可另一邊,他的內心,有著太明顯的傷痛。

沒錯,天才也是人,也會渴望家庭、渴望親情。

可尹希對國內的親情,感受太少了。

他記得上小學時,父母冷淡的關係,好像只是因為有了他這個兒子,兩人才能勉強坐在一塊;

也記得上中學後,父母毫不掩飾的半分居狀態,好像都怪有他這個兒子,兩人才得不到自由;

他能解開數學謎題,卻解不開父母之間冷漠的情感迷網;他能聽得懂複雜的微積分,卻不明白父母含沙射影的唇槍舌劍。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和父母

天才少年也是少年,敏感的他總覺得,自己的出生、存在,於父母而言也許並不是一種幸福,更像是一種負擔。

隔壁的小朋友羨慕他有隨時出去玩的自由,可只有尹希知道,他也羨慕其他小朋友被父母陪伴的幸福。

在人前,他是早熟的天才少年,父母都是中國地質大學的畢業生,三個人組成了一個看似圓滿而健康的小康家庭。

可人後,尹希更清楚,父母對他更像是“對待一個滿意的作品”,他們安排尹希的學習,制定周密的計劃,鋪好順利的人生。

可唯獨,給不了完整的父母之愛。

愈加成熟的尹希可以想明白,成年人之間的愛強求不來;可孩子氣的尹希有時卻想不通,如果不愛,為什麼要組建家庭,為什麼要生下一個孩子?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上學時的尹希

放了學,別的同學都著急回家吃媽媽做的飯,再看幾集動畫片;可只有尹希,收拾書包的動作就像加了慢放特效一樣。

“慢一點,再慢一點,寧願留在學校做難題,也不願意回到那個沒有愛的家庭。”

但在異國求學的日子,尹希的感情世界找到了新歸屬,缺失的親情終於得到彌補。

透過網上交友,尹希遇到了自己的美國妻子。

按照咱們國人眼光,她並不是一個眉眼明麗的漂亮女人,甚至身形還有略微發胖。

但在這個女人眼中,尹希可以不做天才少年,也不必再揹負榮譽光環,只需做自己,一個普通的、渴望愛與被愛的異國求學青年。

也許是志同道合,也許是緣分使然,總之尹希遇到了自己的命中天女,兩人很快結婚,並生育了一個女兒。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和妻子、孩子

不浪漫的他想不出什麼花哨的比喻,大概那是一種安心。

“如果我沒有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庭,那乾脆自己組建一個理想的新家庭,有父母,有孩子,他們不會隨便分離”。

尹希從不會按照“天才之子”的標準去約束、管教女兒,他如同一個普通父親般,接送孩子,陪她玩耍,在他心中,沒有什麼比快樂的童年更重要。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攀巖

尹希也確實有資格這樣做。

只有到過巔峰的人,才能明白上面有多孤獨。

他經歷過,他攀登過,他抵達過,雖然榮譽在身,可歸來時,早已不是天真少年。

這種童年對親情和圓滿家庭的渴望,對平凡生活的期待,終讓回國成了他的南柯一夢,而美國的妻兒則成了他現實的歸屬。

而“不會分離”這四個字,更是尹希作為普通男人,應當給予妻兒的終生承諾。老婆孩子熱炕頭,哪怕是科學家,也逃不過。

他曾說:“最希望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滿足工作激情”。

尹希還說過“科學無國界”,所以他要為了科研熱情留在美國。

但隨即被眾人回懟:“但科學家有國界”,所以尹希即便有科研熱情,這份熱情也只能為國家利益服務。

更有甚者臆測:“今天放任尹希在美國做研究,總有一天,他的知識會化身為打在國人身上的子彈!”

此論點一出,尹希從“祖國榮耀”瞬間變成“叛國毒瘤”。

可作為當事人的尹希,其實早在一次採訪中就非常直接地表明瞭不回國的原因。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

一是科學研究需要同眾多學者一起交流,聰明如愛因斯坦獨自做研究兩年,不也是什麼火花都沒搞出來。

而自己的思維自然比不上愛因斯坦,他需要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碰撞。

遇到難題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這樣做研究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國內在弦理論研究的學者不超過十人;

二是哈佛大學有最頂尖的科學儀器,只有用這樣的儀器才能得到更準確的結果。

但“禍從口出”的尹希已經沒有太多機會向國人解釋。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和朋友

“一句絕不回國”的背叛讓他成了眾矢之的,人們設想他的言語是不愛國、假定他的思想已經被腐蝕,篤定他的生活一定是極度富裕,所以不想回國吃苦。

唯獨忘了,科學家對科學研究的探索激情;

唯獨忘了,我們的國家早已不是百年前貧瘠嬌弱的小國;

唯獨忘了,尹希不回國之後還跟著一句話:“如果我真要回國,就得帶著一個組的物理學家回國。”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接受採訪

有時候仇恨會讓人“一葉障目”,只記得發洩憤怒,而忘記了對真相的探尋。

一則,從國家安全看。

物理學界早就流傳過一句話:應用物理可以帶來新的技術,確實應當首先為國家服務;但理論物理則不同,他是為全人類服務,其成果可以被全人類共享。

簡單說,原子彈有國界、光刻機有國界,但尹希研究的弦理論屬於理論物理,根本造不出一顆子彈。

甚至按照尹希現如今的研究方向,也許回國之後更適合去當物理老師,說不定作用還大點。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授課現場

二則,從國家榮譽看。

人們憤恨他的背叛,猜測他要成為美帝的爪牙,研究出比原子彈更厲害的武器傷害國人,或者在取得更好的榮譽後,將讚美的外衣披在美國國旗上。

可尹希面對自己的研究唯有一聲苦笑。

他的研究屬於純理論研究,研究結果要公開發表在學術期刊上,也就是整個人類社會都可以共享。

從理論到應用,長達百年,短則半生,他的研究,只有理論而無任何實際產出。

直白說,光花錢,不掙錢,甚至於花了錢可能連個水花聲都聽不到。

既如此,他選擇花美國人的經費,不是更利於國內?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辦公現場

三則,從個人利益看。

築巢方能引鳳。

中科院90位院士集體辭職的風波尚在耳邊,月薪9000的工資讓人咋舌懷疑:“博士、博士後的工資也能這麼低?”

鄭爽1。4億,薇婭13。14億的娛樂八卦還沒撤下熱搜,月薪幾百萬的數字也讓網友炸鍋,“我祖輩從猴子時期開始幹活也賺不到這麼多。”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人類的基因裡天生帶著對公平的追求,付出和收穫必然要對等才能被滿足。

既如此,從私利角度看,似乎尹希的選擇既不用頂風挨批,也不用大加讚美,僅僅就是個人職業的一次最優選擇而已。

四則,從家國大義看。

遠的不說,楊振寧當年不回國,也曾被萬人唾罵。

而人到暮年回國後,他不僅個人向清華大學捐贈600萬用於引進人才,更把自己當活招牌,行走的IP,拉錢又拉人,出錢又出力。

1997年在清華大學創辦高等研究中心,無償協助建設實驗室幾十個;發表近30篇SCI論文,單位都署清華大學,直接將清華三個物理領域的水平提高到世界一流。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楊振寧

可直到現在,網上對於楊振寧的謾罵依舊沒停過。

原因無他,因為在當年那個特殊時期,和他能力齊名的錢學森選擇了冒險回國,臨危受命,為了國防,受盡輻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同錢學森比,楊振寧還活著,而且還活得很滋潤。

僅這一項,似乎他就活該被罵。

但杜甫說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尹希在美國

我們像造神一樣的推崇錢學森,卻看不見他晚年也痴迷氣功和玄學;

我們又像毀神一樣詆譭楊振寧,挖猛料曝光他的私生活和人品,卻看不見他晚年的奔波與付出;

回到現在,前有北大韋神韋東奕拒絕哈佛offer、後有同樣的天才少年曹原放棄美國綠卡。

這些在個人追求和愛國精神中達到兩全的能人固然讓人欽佩、感動,但似乎我們太容易因為一個“個人選擇”而陷入集體的偏執。

中國天才尹希加入美籍,32歲成哈佛教授,拒絕回國就活該被罵嗎?

韋東奕和曹原

回國的就是好人,就是愛國;不回國的就是叛徒,就是不愛國。

這種對優秀人才的個人選擇進行“非黑即白”的道德綁架,只會讓科學家的內心更加充滿憂慮,驗證他們的選擇,似乎才是更正確的。

是啊,如果換位思考,一個是隨時歡迎你的自由懷抱,一個是你不回來,就等著捱罵的固執思維,孰輕孰重,還不好選嗎?

人有七情六慾,尹希也有兒女情長。

先不要把科學家造成神,先把科學家當人,才是我們普通人應當秉持的初心。

把他當人,他的選擇,你才能理解。

而有了理解,才能有更廣闊的接納。

TAG: 尹希回國尹希在父母天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