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武鳴流傳宗源考究

本文專門說說正宗武鳴先祖後裔的“根”,從以下八個方面(節)進行探索,將八個節的小標題湊在一起,便是一首順口溜:

本土古人是祖先,後裔瞞祖出訛傳。

壯族神話說分姓,壯姓漢姓不同源。

自編榮耀宗族史,包公難察氏譜言。

外來遷入武鳴戶,解讀遺碼看宗源。

“綿綿瓜瓞”,語出《詩經·大雅》篇,民間用以讚頌宗族世代延續不斷,子孫繁榮昌盛。

參天之樹有其根,貫輿之流有其源。懷念祖宗,人之常情。追本溯源,乃是人類之天性。尋根問祖,談祖說根之風,流行各地,經久不衰。

筆者系地地道道武鳴籍,壯族,在本縣從事文科教學及地方史志工作四十多年,耳濡目染縣人的宗源諸說及氏族譜牒,可謂得悉所有。然而,迄今尚未發現明朗聲稱自己宗族就是武鳴原始先民的後裔;幾乎都是異口同轍地宣揚自己的祖先是古時從遠地遷來武鳴(含前稱)落戶的。有的自己沒有聽到“老人”說先祖從何地遷來,也猜測可能是失傳了,亦不認為自己是武鳴本土古人的後裔。

眾說紛紜,孰是孰非?掀起歷史的蓋頭來,讓我們認知自己先祖們的真面目。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馬頭敢豬巖洞葬遺址考古發現人類骨架、出土青銅戈和1000多件玉器,反映出武鳴在商周時期就有古駱越人生活。

1、本土古人是祖先

史籍記載,中原漢民族向廣西遷徙定居,始於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向嶺南進軍之後。也就是說,2220多年前廣西這塊土地上的世居人群,都是本土民族。

一個地方的古代遺蹟與出土文物,是研究該地古代歷史的物質資料。為著探索武鳴土著居民的祖先的源頭,讓我們先看看武鳴境內秦代之前的古人類遺址與文物出土的情況(以下為不完全舉例)。

縣域東部:兩江鎮三聯村伏邦屯附近巖洞新石器時代石鏟、戰國時期巖洞葬遺址文物;英俊村岜旺山新石器時代晚期巖洞葬遺址文物。陸斡鎮覃內村岜馬山新石器時代~商代初期巖洞葬遺址文物。馬頭鎮勉嶺商代銅卣,元龍坡西周時期、安等秧戰國時期435座墓葬遺址文物。

縣域南部:雙橋鎮伏林村敢漢(山洞名)及潭王坡新石器時代遺址文物。太平鎮堂齋嶺新石器時代遺址大石鏟文物。

縣域西部:鑼圩鎮岜勳山新石器時代遺址文物,淝陽小學校旁新石器時代大石鏟。

縣域北部:仙湖鎮鄧吉村敢敏(山洞名)新石器時代晚期巖洞葬遺址文物。

縣域中部:城廂鎮敢風洞前新石器時代遺址文物。裡建圩附近潭勃(地名)新石器時代遺址大石鏟。

上述武鳴縣境內的古代遺址文物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三、四千年前的商代,二、三千年前的西周及春秋、戰國時代,即在秦始皇向嶺南進軍———中原漢民族向廣西遷徙定居之前,在武鳴這塊土地上的東、南、西、北、中部,已有人類群落居住、繁衍著。他們的先祖則是上溯至更遙遠的原始人。

從馬頭鎮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群的座數,可以得知當時居住在該地一帶的土著民族人數眾多。

秦朝之前,武鳴這塊土地上的壯族居民及其後裔,即使遷徙,也不會全部都離開武鳴這地方;即使遭遇大災難,也不會全部滅絕。當今的武鳴居民大部分就是他們的後裔,顯然不是中原人在廣西的後代。

地名是人類活動的印記。長久居住在該地的民族,為了生產、生活交往方便而命取地名。上述古人生活遺址土名幾乎都是壯語地名用漢字記音。如(括號內為義譯):岜(山)、敢(山洞)、潭(池塘)、勃(土丘)、元龍坡(山谷旁丘地)、安等秧(堆放稻草的坳)。太平鎮堂齋嶺出土大石鏟22把,直立排列成圓圈形,中間有一層很厚的草木灰堆積,石鏟的刃部一律朝上,柄部朝下。據觀察推測,該處為遠古的一個祭壇。嶺名“堂齋”,壯語稱大型祭神活動為“古齋”,“堂”就是祭神的壇,石鏟把數“22”,壯語讀音除了指具體數字,還有“思又思”的諧音雙關義(思念祖先)。反映了遠古壯族先民的石鏟崇拜(含勞動崇拜、祖先崇拜)、火崇拜、太陽崇拜。由此可知,當時該地的先民是壯族群落。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國內專家在研究武鳴馬頭鎮出土的商代提樑卣,商代就有武鳴人與商王朝交流而獲贈禮器。

2、後裔瞞祖出訛傳

當今武鳴居民人口有65萬餘人,壯族約佔87%。從主體上說,其先祖就是原始社會以來世世代代居住在武鳴這塊土地上的土著民族。從外地、從遠地遷徙而來成為武鳴的世居者畢竟是極少數。

然而,武鳴各地長期以來流傳的宗源之說,幾乎都是自稱其先祖古時從外地遷來武鳴(含前稱)定居的,多數與武將、高官有關,其依據也只是聽宗族“老人”所說而已,世代傳說,無可稽考,有的據此寫成了宗族譜冊,有的刻在宗祠石碑上。

縣民中流傳較多的是先祖原籍山東,宋代時隨狄青徵南而留住下來。狄青部隊在武緣(今稱武鳴)屯兵嗎?史籍記載,剿平儂智高之後,宋朝廷派狄青部將到廣西左江、右江和宜山一些地區任地方官30人。其中,沒有派到武緣來。其將領不來亦不在武緣屯兵。再之,武緣地形四周高山險阻,易被敵方封隘困死,不宜屯兵。其三,屯兵要在交通便利之地,還要有大片田地供其耕種自養(政府平時不發餉),以編隊紮營,兵士姓氏多雜,武緣境內沒有如此歷史陳跡。縱然有外地移民遷入或狄青部的失散兵、逃亡兵在武緣落戶,其佔全縣總人口比例為數亦不多。然而,那麼多人自稱先祖從外地遷來武緣或隨狄青徵南而來,有的本來是土著壯人也冒稱隨狄青南來的漢族,似乎遠古以來就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土著民族都沒有了後代,是有悖於歷史實際的。

解放前,武鳴“土人”(壯族)都自稱自報是“漢族”———講土話的漢族。其實也都是冒充漢族的,不但語言不同,衣著、節日等風俗習俗都與附近的漢族(橫塘人、客家人、街人)有很大的差異。縣內許多壯族群落自稱其先祖從山東白馬來。中原沒有壯族,即使有從山東遷徙到武鳴定居的不會是壯族。再之,古代宗源傳說中的地名,要從古代歷史地理的概念去理解。如“山東”之稱,古今同名異地。春秋時代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戰國、秦、漢時代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此後所指地域多有變更。古籍中所謂山東白馬縣(津、驛),不在今山東省,而在今河南省滑縣。山東省,系清代始設的政區,沿襲至今。

由於古時的民族歧視、民族壓迫,甚至把南方少數民族視為“南蠻”而加以征伐。壯族先民們為了逃避民族歧視、民族壓迫,為保護自己及後代,隱瞞自己宗族的先祖是土著壯人的族源身份,於是出現妄加編造氏族譜之風,攀龍附鳳,說自已的先祖是漢族,系某地大官的支系,恐空口無憑,又編造有文字記載的宗族譜,有的刻於宗祠石碑,有的刊印成書,顯赫流傳於世,其後裔不能正本清源,以訛傳訛,代代沿襲,形成真偽難辨、以假當真的族源版本,其實是丟了祖宗的數典忘祖。

民族平等、優待少數民族的當今社會,武鳴土著民族的後裔們,對前輩傳襲的外來族源說,應持科學的態度,正本清源,不要丟棄了自已的正宗的祖先。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武鳴出土的石鏟反映:我們的祖先早就在武鳴這片土地上進行原始耕作

3、壯族神話說分姓

武鳴壯族民間流傳著乜洛甲、布洛陀、卜伯的神話故事。其中傳說遠古時候人們無名無姓,只以輩份或身份來稱呼。如,“乜洛甲”、“布洛陀”,均為壯語稱謂借漢字記音,涵義分別為“山裡始母”、“山裡始父”;“卜伯”義為“父親”。(壯語中,“乜”即“母”;“洛”是“山裡、山區”;“甲”即“起始、第一”,“陀”就是“起始領頭”)。後來,宗族支系多了,無名無姓叫不便,認不清,於是就產生以姓氏表明家族的分支,並避免近親婚姻。起初,姓和氏有分別,姓指起於女系,氏指起於男系。後來沒有區分,說姓氏,專指姓。

壯族創世神話史詩《布洛陀》(師公唱本)第11章述說遠古壯族先民的“分姓”:布洛陀派卜黃給大家分姓。卜黃日思夜慮仍想不出分姓的辦法,弄得害了一場大病。大家都來看望他,給他送來一些慰問品。卜黃由此想出了分姓的辦法———誰送什麼東西就安他姓什麼:送梨果的就安他姓李,送牛肉的就安他姓韋,送黃牛肉的就安他姓莫,送鳥的就安他姓陸……。(壯語中,梨叫“雷”,與壯姓“李”同音;牛叫“懷”,與壯姓“韋”同音;黃牛叫“莫”;鳥叫“陸”。)有一個人提個空籃子要去趕圩,半路聽說卜黃病了也捎順進來看望,卜黃也給他分姓,安他姓藍。吃飯的時候,剛才在廚房裡替大家煮飯弄菜的人說還沒姓,卜黃就安他姓趙(壯語“趙”與“灶”同音)。分姓結束後,有一個才匆匆趕到。這人平日吊兒郎當,愛搗蛋,現在來到也還是滿口粗話。卜黃便用他的口頭禪給他安個醜姓———姓偉(偉,壯語讀英文字母∨,指男性陰莖)。這人不服氣,表示今後改邪歸正。於是,大家勸卜黃給他個美姓。卜黃便給他改做姓韋(與“懷”同音,義為“牛”)。從此天下人,分成百家姓。

武鳴壯族神話故事《卜伯》中有這樣一段傳說:布洛陀年老死了,大家便推選卜伯做頭人。特依和達依兄妹倆是卜伯夫婦的兒女。一場滔天水災,天下人被淹死了,只剩下特依和達依躲在一隻大葫蘆裡能活下來。為了使人類不致滅絕,他們依了神仙公公的反覆勸說,結為夫妻。後來,達依生下一個圓肉團,夫妻很是傷心。神仙公公前來送給他們一塊竹片,說:“你們把肉團切成小片片,數著每丟擲一片肉,同時念竹片上的一個字,每念一個字就是一個姓。”一眨眼,老公公無影無蹤了。夫妻倆照著做,數到99,竹片上的字唸完了,還剩下7片肉。一眨眼,丟擲的肉片都變成了人,一數,有44個女人、55個男人。特依將所剩的7片肉全丟擲去,同時說了一聲“韋”。那7片肉隨即變成了3個女人和4個男人。他們問:“爸爸媽媽呀,哥哥姐姐們都有姓,我們還沒有姓呢?”特依說:“你們7個就姓韋吧。”就這樣,人們都有了姓,也因此世上男人比女人多,壯人韋姓多。兒女們學會了父母所傳授的各種本領,分散到各地去成家立業。臨走時,特依說:“異姓結成夫妻,繁衍後代。”從此,同姓不通婚的習俗就傳了下來。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壯族始祖布洛陀

4、壯姓漢姓不同源

壯族傳說中的分姓故事,說明了土著壯人的姓是壯族祖先們命取的,是用壯語音和壯語義命取的,是自有起源的。

壯族民間故事中提到的姓,僅僅是舉例之說。現實社會中的壯族的姓,比故事中說到的姓多得多,而且各個姓的起源也不只是故事中所說的。

壯族姓氏,主要起源於壯族先民的原始崇拜,實質上是對諸神的崇拜,包括對自然物或象徵物以及圖騰崇拜,即使是以住地名、職業名為姓氏,其實也是一種崇拜。起初,人們有名無姓,為了區別,常在名前冠以地名(或職業名),稱為“某地(或某業)某人”,後來流行取姓,原“某地(或某業)某人”之稱便演變為“某姓某名”。這就是壯族姓氏形成的一般過程。

古代壯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書寫地名、姓氏時以用漢字記音為主,個別以表義為輔。壯姓用字則採用漢姓的字,不另起爐灶,有壯、漢融合的痕跡,但是壯姓另有讀音、另有起源。這就是“壯姓漢姓,同姓異音不同源”。

中原漢族姓氏的書,歷代尤其是十多年來出版發行了很多,流傳甚廣,影響極大。書中分別述說各個姓的起源、根地及陸續向四周邊境遷徙、定居、繁衍的情況。史籍上亦有中原漢族確實向邊境擴充套件遷徙的記載。武鳴本土壯族人有的將自己的姓“對號入座”,認為自己這個姓的先祖也是從中原某地遷徙來的,有的將此載入自己編撰的氏族宗譜書中,以致謬誤擴散,後代以訛傳訛。

下面舉例說說部分壯族姓氏的起源,與漢族姓氏的起源是不相同的。

十多年來,許多學者出書刊文,就壯族姓氏起源的研究,發表自己的見地,形成共識。如,壯族韋姓,一是起源於古代先民牛崇拜或牧牛業群體,以崇拜、職業為姓;一是起源於古代先民的石祖崇拜,以男姓生殖崇拜為姓。(石祖:石制的男性陰莖,古代祭祀供奉之物。)兩個推測的依據是:壯族韋姓在壯語中有“懷”、“V(英文字母)”兩個讀音———“懷”是“牛”,“V”是“陰莖”。漢族韋姓的起源,一是夏朝時元哲被封為韋國(在今河南滑縣東南)諸侯,其後裔以故國名取姓韋;一是漢代功臣韓信的後人為避仇而改取姓韋(“韓”字的半邊)。

武鳴縣太平鎮有個古老的壯族大村,村名壯語稱為“壇懷”(音),村宗皆姓韋,是壯族韋姓(懷)起源於古代牧牛業群體的一個典型。(壯語“壇”,義是“屯。)兩江、馬頭、羅波鎮多個壯族村名中的“韋”字則讀“V”,系男性生殖崇拜而取村名、姓氏。在兩江鎮聚群村有一處新石器時代(距今約四五千年)人類生活遺址,壯語名稱為敢婭蒲(漢語義為阿婆山洞)外的一旁,有一個高約3米、直徑約1米的古人類生殖祟拜的石祖,是人工豎立起來的,由兩截石條粘合而成。自治區考古專家鄭超雄說,這樣巨大的石祖非常罕見,可稱它為“嶺南第一祖”。據縣誌辦調查資料,這一帶幾十公里範圍內韋姓人極多,今約佔當地人口的1/3。是壯族韋姓(v)起源於遠古壯族先民石祖祟拜的一個典型。

壯族古代歌仙劉三姐,《辭海》釋“亦稱劉三妹”。她原本無姓氏。壯族長篇敘事詩《布洛陀》中說“僚儂三造友”,是壯語借漢字記音,義為“我們三妹製造愛情”。壯語“僚”,義為“我們”。後來流行取姓,便有劉三妹、劉三姐之稱———由起初的壯語人稱代詞“僚”(我們)諧音演化為姓“劉”。(參見張聲震主編《壯族通史》第543~545頁。)。

楓樹,壯語稱“可樓”。壯族劉姓、廖姓起源於楓樹崇拜(諧音演化)。壯族先民以楓樹為神樹,各地流傳楓樹的故事,愛吃用楓葉汁染成的黑色糯飯,“三月三”用青楓葉扎門旁以祈平安、吉祥。

壯族陸姓的起源,一是壯族古代先民的鳥崇拜,一是壯族先祖居住山區,皆系根據壯語“洛”(鳥、山區)的讀音與壯族姓陸的讀音相同作推測。山洞,壯語稱“敢”。壯族原始先民最初居住山洞,後裔為懷念祖先而取姓甘(與“敢”同音)。後來從巢居(在樹上架巢)發展為在地面建造住宅。房屋,壯語稱“欄”。以建“欄”為業的壯族先民,有的就以“藍”為姓。

壯族姓“蘇”,壯語稱為“做”,起源於壯族原始先民的石鏟崇拜。“鏟”,壯語稱“做”,“石”,壯語稱“林”。石鏟,壯語稱“做林”。出於原始崇拜,古代壯民以“做”、“林”為村名、姓氏。府城鎮東江邊有個蘇林村,村宗蘇姓而無林姓,古代先民們以石鏟崇拜而取村名“做(蘇)林”,以“蘇”為村宗姓。

以上僅是壯姓漢姓同字異音不同源的舉例說明,因篇幅所限,其餘從略。總之,壯姓漢姓各自有著不同的起源,兩者同用一個字,即使算是同姓也是不同宗。土著壯族不是從中原遷徙來的漢族的後裔。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巍巍大明山是我們的祖山

5、自編榮耀宗族史

清代《武緣縣圖經》載,元代至正年間(1341~1348年),山東汶上縣人李廷寶到廣西象州任官,年老退休時因兵亂道阻,不能回原籍,就到武緣縣落戶。100多年後,李廷寶族人稱明代武緣名人(曾任四川劍州知州)李璧(1473~1525年)是李廷寶的後裔。然而,李璧自撰的《李氏族譜》宣稱“璧之先世居武緣五鳳村,故老相傳自貴州來”,因遭世亂,宗譜世系迷失,無可稽考。但他不承認自已的先祖是從山東來的。而今,李璧故居(今名為陸斡鎮覃李村)的村老們聲稱,“清代思恩府知府李彥章是李璧的後代,是我們村上人。”(思恩府署舊址在今武鳴縣府城圩。)其實,李彥章是福建福州人,1827年上任思恩府知府,其在武緣各風景區多處崖刻題詞落款“侯官李彥章”。“侯官”不是官名而是地名福州的古稱。以上是信口雌黃的光怪陸離的世傳氏族譜的典型一例。

武鳴清代名人劉定逌,進士身份,在朝廷任翰林院編修。其宗族源值得推敲。據《武緣縣圖經》記載,康熙45年(1706年)族老劉世瑛撰《宗祠碑記》稱,太祖劉祿,籍自江右(今江西)廬陵,“宦任南寧奉政大夫,睹葛陽之勝地,舍故土而卜居。舊譜遭亂,世系迷失,遠無所稽,惟得之傳聞中”。乾隆15年(1750年),劉定逌撰《宗祠記》稱“葛陽劉氏肇(開始)自通判公……子孫十餘世”。嗣後,劉定逌撰《劉氏族譜》稱,劉祿官任邕州通判,是廬陵人劉瑕的二十九世孫。劉祿的官銜,為什麼由“南寧奉政大夫”變為邕州通判?看來劉定逌已弄明白地方職官沒有“奉政大夫”之稱(朝廷才有此職官);“通判”是州設的職官,故把“南寧”改為“邕州”。劉祿之上至劉瑕隔二十九代;劉祿之下“子孫十餘世”。為什麼離遠的能說出確鑿具體數,時近的卻只能知道個大概數?似乎有悖於通常的認識規律。世人公認劉定逌是聰明人,為什麼他在編撰自己的宗族譜時卻出了破綻呢?

民國名人陸榮廷,武鳴縣寧武鄉壘雄村人,官至廣西都督、兩廣巡閱使,上將軍銜。陸君田、蘇書選編著《陸榮廷傳》開篇道:“陸榮廷……其祖先於宋朝隨狄青平南,由山東白馬村南來,到廣東高要屯田留下,轉輾又到武鳴,在壘雄村落籍而為壯族人。”如此記載,只是該書作者根據壘雄村族人的所說而寫到書上,並不是經過稽察考證後的認定,都不能以“有書為證”來確定其歷史的真實性。

武鳴縣夏黃村人黃誠沅受聘編撰民國23年《上林縣誌》,書中設有《氏族譜》分卷,記載縣人部分姓氏的族源,只是根據該族人所說或自寫照錄載入,並不是經縣府官方稽考屬實後的認定。武鳴的一支覃姓據上述《上林縣誌》所載,在自己的宗族氏譜書中稱:先祖覃懷滿,系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元代時南征至廣西后留戌東蘭,其後裔幾經輾轉“蜂分”播遷,有一支定居武鳴縣境內幾個地方。

世居武鳴縣域西部的一支潘姓人,古時就代代沿襲聲稱,其先祖是從山東來的潘仁美,系宋朝大將、宰相、國丈,其墳墓今在縣域西北部一座高山頂上。該支潘姓村旁有潘仁美廟,廟內立有潘仁美菩薩及宗族石碑。昔時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家家“做節”祭廟,抬潘仁美菩薩遊圩,熱鬧非凡。然而,潘仁美其實只是明代長篇歷史小說《楊家府演義》、《楊家將傳》(後又改編為戲劇)中的虛構的人物形象,並非真人,不能生育後代。宋代歷史上真有其人的開國大將叫潘美,是國丈,任宰相(當時稱同平章事),但他的名字不是“仁美”,也不是山東人而是大名(今屬河北)人,他本人或其宗族、後裔不曾到武緣落戶。如果是真的來,武緣可要比唐代柳宗元(小官戶部員外郎)到柳州任官出名得多,史籍必有記載。潘仁美及其宗族到武緣落戶之說,純屬杜撰。

民國四年《武鳴縣誌》載,鑼圩團有“祖王山,相傳古有潘黃林三將軍徵蠻偕終於此,今潘黃林三姓人合立祠祀之,故名”。(王,對輩份高的尊稱。)“三將軍”各人什麼名,何方人氏,何時徵蠻到鑼圩,怎麼一同死於這山上等等,均不得而知,無可稽考。編撰宗譜者或許也能編擬出名字、籍貫及精彩的故事情節來,但毫無歷史事實,皆為無稽之談。而那些“立祠祀之”的“潘黃林三姓人”,卻已以先祖將軍為榮,炫耀於世。諸如此般的外來族源之說,在武鳴早已是屢見不鮮。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我們的祖先駱越人建立了著名的駱越方國,創造了燦爛的稻作、青銅、歌圩、航海、壯話等文化。

6、包公難察氏譜言

宋代包公以斷案老練著稱。然而,對於世上各持已說的名人氏譜宗源的糾葛,包公再世也是感到棘手,反正斷不了案,只好不審而罷,儘讓各方爭鳴舉證以求是。

儂智高何方人氏,至今仍是個謎。《辭海》及有關史書釋說他是廣源州(屬邕州管轄,境地為今靖西、德保一帶,以及越南北部,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廣淵)的壯族首領,其父儂全福曾任儻猶州(今廣西靖西縣東部)、廣源州知州,對其之籍貫無明確記載。當初,朝廷以“逆匪罪”對儂智高及其部以討伐征剿時,無人敢認他為本宗族人,甚至儂姓人也懼怕得改為姓農。後來,歷史說他是壯族農民起義領袖,光榮於世,就有幾個地方聲稱儂智高是“我們鄉里人”。1988年《武鳴文史資料》第二輯載蘇書選文《武鳴歷代史話》稱:“傳說縣西三十里的杜軒村(今之寧武鄉雄孟村)農姓人家,是隨儂智高起義的遺民,失敗後匿居於此,因避官軍誅滅,改儂姓為農姓。”2000年5月30日《南寧晚報》載覃芝馨文《儂智高古道行》稱,據寧武鄉杜軒村幾位高齡村民說,該村“就是智高祖居之地,後來在此生下儂智高……族譜記載農族祖先大約五六百年前從天等遷居這裡”。(按:儂智高於1052年起兵反宋,距今940多年。杜軒村幾位高齡村民的“五六百年前”之說不符。)2005年7月7日《南寧晚報》載張波文《儂智高反宋的故事》稱,“儂智高(1025~1055),邕管羈縻儻猶州(今扶綏一帶)人”。亦未能舉證說明其為儻猶州人的依據,表態式之說,不足為是。其父任儻猶州知州,不能說他籍貫就是儻猶州人。

清代武緣縣出了兩位太平天國將領李開芳、林鳳祥(一作鳳翔),分別為兩江龍英村大李屯人、太平林淥村廣寺屯人。史學界對李開芳的籍貫無異議。但對林鳳祥的籍貫有糾葛,至今莫衷一是。可能是他被俘後,為避株連九族,受審時編造歧說籍貫宗族地址,以致前後不一,後人對他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史學界訖今未能定論。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兩江鎮大李屯的李開芳族譜

1962年2月12日《廣西日報》載呂集義文《林鳳翔的籍貫及其他》稱,林鳳翔是廣西武緣(今武鳴)縣林圩廣寺屯人。1980年版《辭海》稱,林鳳祥是廣西武鳴人(一說廣東揭陽人)。1991年版《桂平縣誌》稱,林鳳祥是桂平縣白沙鄉人。1998年版《武鳴縣誌》稱,林鳳祥是武鳴縣太平鄉林淥村人,一說廣東揭陽人,一說廣西桂平人。2002年版《辭海》稱,林鳳祥是廣西桂平人,一說武緣(今武鳴)人。2005年10月11日《南寧晚報》載陳謨志文《武鳴雙雄———林鳳祥李開芳》稱,林鳳祥是南寧市武鳴縣太平鄉林淥村人。

以上各持已說,皆為表態式之言,無充足證據,不能令人信服。

1988年《武鳴文史資料》第二輯載韋炯位文《〈林鳳翔宗譜〉考》稱,該宗譜是清道光25年(1845年)林鳳集(鳳翔二弟)親筆始撰,後裔續撰,並有鳳翔之上12代、之下7代的世系表。清代村學堂建校捐款名單石碑刻有林鳳翔及捐款數。村裡有林鳳翔練拳用的石器遺物,等等。1990年間,武鳴縣誌辦工作人員向廣西地方誌專家們反映這一情況。專家們說,要找到清代文獻記載來證實,否則,異議者說是湊巧同姓同名,還是不能定論。

武鳴縣誌辦的同志查閱清代宮廷文獻《清實錄》,未能找到關於林鳳祥的記載。由於資料所限,縣誌辦未能從其他文獻多方查詢,期望志趣者繼續探索,力求有所發現。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流傳於武鳴馬頭鎮全曾村的曾氏族譜開序即說曾氏是黃帝第四孫

7、外來遷入武鳴戶

歷史上,外地人遷徙到武鳴(前稱武緣)立戶世代居住者,有商人、入贅、避難、流放、移民、官吏及眷屬等,大部分是漢族,少量是壯族和其他民族。群體遷入者,基本上是自立村落,少數插入當地本土居民村落居住。總之,外來遷入武鳴的居民,佔全縣總人口的比例是很少的。

古時外地人到武緣任官,本人及其眷屬、後裔留住落戶武緣者極少。明清時期,思恩府署駐武緣縣境內383年88任知府,皆外地人(當時迴避制度如此,下同),其眷屬、後裔無一留住落戶武緣。明清時期武緣縣182任縣令、知縣,皆外地人,只有明代第二任知縣周良顯(江西廬陵人)在武緣老逝、葬於縣城北郊(今有其墳),其後裔族群居今武鳴南部等地。(據該周氏族人自稱是周良顯的後裔。)

今縣內的漢族居民人口約7。7萬人,佔全縣總人口12%左右,其先祖大都是從縣外遷入的。其中,“新民人”是清初順治年間(1644~1661年),官方從賓州(今賓陽)組織移民來的果蔗農,主要居住於武緣縣域西北部的靈馬鄉農村,今約有1。6萬人。“橫塘人”是清康熙年間(1662~1722)官方從宣化(今邕寧)組織移民來的糖蔗農,主要居住於武緣縣域北部的府城鄉農村,今約有3。1萬人。“街人”今約有3萬人,主要分佈於府城街和縣城。

1950年代,武鳴縣接收安置都安縣山區移民532人、仙湖水庫淹區馬山縣移民232人,主要居住於縣域北部的連才村。1958~1979年間,武鳴縣多次接收安置歸國華僑共13097人,主要居住於縣境內的農、林場。

解放後,在武鳴縣工作的外地人,其後裔留住、落戶武鳴的也不多。在武鳴享受離休(解放前參加革命工作)待遇的幹部中,有59人是從北方來的“南下”幹部,其後裔成為武鳴居民。縣委、縣政府、人大、政協四家班子的歷任正、副職幹部中,外地籍落戶武鳴的有19人。1990年,在武鳴縣屬及駐縣單位工作的各類高階職稱人員中,外地籍有49人。

在武鳴農村定居的漢族人,除了極個別插居於壯族村屯而融合為壯人之外,其餘大部分如新民人、橫塘人都是自移民遷入以來就自立村落,至今已幾百年,儘管處於四周皆壯族村屯的環境中,其語言、風俗依然自成一統,在自己村內仍操新民話、橫塘話,歷經了許多代人,仍是“鄉音無改鬢毛衰”。看來這種情形仍會往後長期延續下去。一個民族群落的個性特點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上述之外,武鳴境內如果還有類似的外來族群遷入定居,即使歷時更長,也仍保持其本來固有的民族個性特點。

8、解讀遺碼看宗源

武鳴本土始祖的後裔主體都一直在武鳴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嗎?由於年代久遠,歷史塵封,模糊了宗族源流的長河。神秘的先祖文化遺傳密碼,待於人們去解讀。

武鳴壯人自古以來都是農耕部落,視土地如生命。這裡地處北迴歸線,氣候暖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合動植物生長,物產豐富,生活相對平穩。世居民眾祖祖輩輩熱愛家鄉,通常是不會輕易捨棄故有家園而去,歷史上很少有遠地大遷徙。

武鳴是個盆地,四周崇山峻嶺。從已發現的古人類生活遺址及出土文物來看,武鳴遠古先民起初是較多地聚集生活在盆地東部的大明山腳下,其次是分散居住於盆地南部和西部的石山區,大都以巖洞為居所。以低矮土山與平地為主體的北部和中部,後來才有人群遷入居住。盆地內遷徙時有發生,但一般不會越過盆地邊沿的高山地帶。因為再出去便是層巒疊嶂,更加荒涼,又更遠離了本親氏族部落。所以,世世代代大都囿於盆地內繁衍生息。

一方土養一方人。武鳴這個地盤,已足夠以農為本的先民們的需要,還有剩餘荒地,不必遠去向外擴張遷徙,固守本土即可安居樂業。歷史上,在縣內荒地頗多的情況下,清代時武緣縣衙曾多次組織大批次引進橫塘人、新民人移民,以發展本地的蔗糖業、果蔗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武鳴縣接收都安縣山區移民興建新村,還供地創立白合、東風、裡建3個大型國營農場。

縣民品性淳樸,對生活沒有太高的奢求,知足常樂,世代相承,久而久之,形成眷戀故土的深厚的傳統理念。農民群眾一般不願離“根”,到外地為官者亦想念落葉歸根。清代武鳴名人劉定逌,乾隆進士,入朝廷當翰林編修,只幾年就回鄉任教為業,最後在故土壽終正寢。民國時期縣人陸榮廷,當上廣西都督、兩廣巡閱使,依然愜意於長期居住武鳴,年老病死於上海,臨終仍不忘交代將遺體運回武鳴安葬。

壯人是武鳴土著,祖祖輩輩操“土話”(壯語),能說一口流利漢語的人甚少,許多人不會漢語或講不好,出去外面很難吃得開,極少能站得住。由於語言不通,所以正如《大明一統志》說的武緣土人“不知商賈,惟務耕種”。能遠離故土世居異鄉者極少,大多數人都出不去的,當然就得固守本土,以農為本,世世代代在武鳴這一方土上繁衍生息。

縱觀歷史各方面元素,武鳴本土先民的後裔主體存在於當今濟濟的60多萬縣人之中。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姓,就是中國人的根。要了解一個地方一個氏族的歷史,其方法之一就是要考察該地民族的姓氏的歷史與現狀。清末《武緣縣圖經》及民國初《武鳴縣誌》載,全縣姓氏有81個(皆一一列出)。1998年版《武鳴縣誌》載,全縣姓氏有203個。其中新增加的122個姓氏(皆一一列出),是民國年間及解放後才從外地遷入武鳴的。也就是說,武鳴本土古人的後裔,當在清末民初之前既有的81個姓氏之中,也可能有民國之前少量的外來遷入者摻於其中。

據武鳴縣誌辦公室1990年代初全縣村屯民族、人口、姓氏調查資料,新增的122個姓氏的人口偏少,合計有16500多人,有幾個姓各有一千人左右,有許多個姓各有一百人左右。民國時期之前既有的各個姓氏的人口偏多,萬人以上的姓有14個,合計396317人,佔全縣總人口64。32%。其中:最多者黃姓有6萬多人,其次為韋姓5萬多人、潘姓4萬多人、李姓4萬多人、陸姓3萬多人,3萬以下至1萬人以上的姓氏依次有梁、覃、曾、鄧、盧、蘇、劉、林、楊。1萬至5千人的姓氏有11個。據此推測,在通常情況下,本土原始居民的後裔當在人口特多的姓氏之中;人口偏少的姓氏是遷入歷時不很長的後來者。

當今武鳴縣有17個民族,壯族約佔全縣總人口87%。據縣情觀察,作為縣內漢族主體的、居住農村的新民人、橫塘人的村落所居及其田地,都是比較瘠薄,昔時乾旱嚴重。因為他們是後來者,是在本土居民取用了肥美、豐水的土地之後才遷入開墾荒地的(前面已述)。據此,大體上可以這樣推測:武鳴本土原始居民的後裔,當在土地肥美、灌溉便利的古老的壯族村屯中。

解密武鳴人的先祖從哪裡來的!

馬頭鎮敬三村駱越後裔大力發揚光大駱越祖先文化:文化自信才能築牢民族之魂

武鳴歷代縣誌載,縣人有族聚而居的習俗。當今縣內星羅棋佈的村屯居民,還遺留有古代氏族的歷史陳跡。據縣誌辦調查資料統計測算,人口較多的姓氏的主要聚集居住地為:黃姓50%分佈於縣域中部和南部,為原城東鎮和雙橋、太平3個鎮的第一大姓,寧武、鑼圩、羅波、陸斡鎮第二大姓。韋姓66%分佈於縣域東部連片的兩江、馬頭、羅波鎮一帶,為這3個鎮的第一大姓,甘圩鎮第二大姓。潘姓60%分佈於縣域西部和西北部的鑼圩鎮和仙湖鎮,為該2鎮的第一大姓。李姓58%分佈於縣域東北部,為陸斡、府城鎮的第一大姓,原城東鎮和兩江鎮第二大姓。陸姓55%聚居於縣域南部和中部,為甘圩、城廂鎮的第一大姓,雙橋鎮第二大姓。梁姓62%分佈於仙湖、城廂、寧武、兩江鎮,為仙湖鎮第二大鎮。覃姓68%分佈於縣域東北部連片的府城、陸斡、羅波鎮。劉姓65%分佈於縣域南部的太平、雙橋、甘圩鎮,為太平鎮第二大姓。寧武鎮第一大姓為磨姓,縣內磨姓幾乎都聚居於該鎮,其中主要分佈於東王、張朗、英烈、雄孟村。其餘人口較多的姓氏也都是呈主要聚集區分佈狀態,都遺留有古代氏族的歷史陳跡。從上述情況也可探知一些主要姓氏在武鳴的發祥地,並從中探測得知本土遠古先民的後裔當在該地人口較多的大姓宗族之中。(2006-08-21 潘寶祥 整理:中國駱越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潘三冬)

(配圖:中國駱越文化研究中心辦公室特韋)

TAG: 武鳴壯族武緣壯語武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