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曹立波談“紅樓”: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如果給學生講《三國演義》,老師要拿一個立方體教具,給我們看到正面、側面和反面。若講《紅樓夢》,則該拿一個圓形教具,優缺點沒有界線,只有角度。站在這個角度看是優點,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卻可能是缺點。”

——曹立波

曹立波談“紅樓”:

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文 | 陳澤宇

“如果給學生講《三國演義》,老師要拿一個立方體教具,給我們看到正面、側面和反面。若講《紅樓夢》,則該拿一個圓形教具,優缺點沒有界線,只有角度。站在這個角度看是優點,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卻可能是缺點。”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曹立波看來,《紅樓夢》中人與事彷彿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評價“紅樓”只有角度不同,沒有界限之分。7月20日,曹立波做客首都圖書館,與文學愛好者一道細讀“紅樓”。

學者曹立波談“紅樓”: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紅學專家曹立波(照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提供)

1

林黛玉到底幾歲進賈府?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在很多“80後”“90後”記憶裡,這句容貌及神態描寫是對林黛玉的“最初印象”。但在2008年版中學語文教科書中,則將這句描寫改為了“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曹立波談到,中學語文教科書上的變化,實際上來源於《紅樓夢》的不同版本。後改的版本源於《紅樓夢》“列藏本”,即今《俄羅斯聖彼得堡藏石頭記》。小說中,林黛玉此時初進賈府,見到賈母,共敘黛玉母親剛剛去世的事情。黛玉和賈母剛剛一同哭過,所以王熙鳳出場時賈母還對王熙鳳說“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顯然,在回憶亡母的場景下,寫林黛玉眼睛用“似泣非泣含露目”更為恰當。在曹立波看來,

《紅樓夢》的眾多版本,似乎可以構成一個月亮執行的軌跡,像月亮一樣富有陰晴圓缺之美,不同版本異文的存在意義和價值都不可忽視。

在《紅樓夢》的各版本異文中,對林黛玉究竟幾歲進入賈府的記載差異很大。據庚辰本第二回,“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後又說,“堪堪又是一載光陰,誰知這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由此推測,黛玉喪母后進賈府之時,正是六歲。又見第二回,冷子興向賈雨村介紹寶玉“如今長到七八歲”,寶玉七八歲,黛玉比寶玉稍小,大約在六七歲左右。曹立波認為,按庚辰本的線索來看,第三回寶黛初見時,一個七八歲,一個六七歲,是真正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與庚辰本不同,乙卯本、程甲本、程乙本等版本中,黛玉進賈府時已經十三歲。據程乙本描述,寶玉初見黛玉時看到“一個嫋嫋婷婷的女兒”。在古代,“婷婷嫋嫋”往往形容十三四歲的少女形象,杜甫有詩《贈別》可證:“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故曹立波認為,以“嫋嫋婷婷”形容黛玉,其年歲大致應該是十三四歲的豆蔻年華。

學者曹立波談“紅樓”: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87版電視劇《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劇照

曹立波談到,

無論寶黛初見時是六七歲還是十三四歲,其實都體現了曹雪芹的愛情理想。

兩小無猜、一見鍾情、互為知己,愛情理想的不同側面構成了寶黛初見在不同版本中的差異。

“作者寫六七歲的時候兩人初見,要強調兩小無猜;寫十三歲初見是強調一見鍾情,因為兩人已經到了情竇初開,甚至一見如故的時候。這些因素作者都不願意割捨,於是出現了不同階段改稿當中的矛盾現象,由此可見作者在構思寶黛愛情理想時的用心良苦。”

除卻愛情理想因素之外,六七歲與十三歲之說的矛盾,還與小說藝術結構相關。

曹立波認為,小說試圖尋求一種章回之間的統一性。“第二回寶玉七八歲,第三回黛玉六七歲,第三回與第二回的年齡統一了,” 第四回中,介紹寶釵隨薛姨媽、薛蟠進京,其中一個意圖旨在候選秀女。依照元春十四歲進宮當秀女之例,曹立波推算此時寶釵十四歲較為合適,“為了跟第四回中寶釵的生日統一,又將黛玉的年齡定為十三歲,作者想同時照應第二回和第四回,所以產生兩套年齡系統。”

學者曹立波談“紅樓”: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紅樓十二釵評傳》 曹立波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作家張愛玲受《紅樓夢》影響頗深,著有《紅樓夢魘》對小說進行分析解讀。在《紅樓夢魘》中,張愛玲贊同寶黛初見時黛玉十三歲之說,並認為林黛玉從揚州進京的路上走了八年。但據曹立波考證,林黛玉出發時是一個冬天,大致從京杭大運河揚州段登船,“或是廣陵驛,或是東關古渡,也可能是御碼頭,因為一路向北,所以不會是瓜州古渡”,終點是北京旁邊的通州,因為通州是京杭大運河北段的終點,也是南來客船的終點。曹立波說,京杭大運河自元代開始就比隋代短,清代時揚州至通州段水路全程大約1200公里。從小說的細節出發,可知黛玉晝行夜歇:後文中香菱論詩段,黛玉引王維詩句“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並說“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雲直上。”按晝行夜歇的方式行船,如果冬季以平均每天航程40公里,黛玉從揚州出發一個月即可到達北京。同時,曹立波引用時人程庭遊記《停驂隨筆》記載,往返揚州北京,去程23日,回程29日,都大致接近一個月。曹立波談到,張愛玲《紅樓夢魘》寫作於1967-1977年,當時她遠在美國,手裡的資料有限,故偶有錯訛。

2

三副湯藥中的虛與實

《紅樓夢》從家長裡短中書寫世態炎涼,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包納著真實與虛構,其中一個重要的視角就是小說中的藥名藥方。

學者曹立波談“紅樓”: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小說第二十八回,介紹林黛玉所服用的“天王補心丹”(據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程甲本底本抄注本,1987年版)

林黛玉所患何病?傳統看法是肺結核,但曹立波認為此說並不準確。小說中晴雯因“女兒癆”殞命,“女兒癆”即現代醫學中的肺結核。“但《紅樓夢》寫人一般犯中求避,即使是相似,也不能得同樣的病。”曹立波注意到,晴雯去世後,王夫人聞知便賞了十兩“燒埋銀子”,可見王夫人具備一定醫學常識,對肺結核的傳染性有所認識,若林黛玉長期患有肺結核,王夫人斷不會讓寶黛一直親密無間。

寶玉初見黛玉的時候曾經說,黛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種病態的美感與黛玉的身體狀況密切相關,小說中多次提到林黛玉人面桃花、兩腮通紅、病中咳血,透過與醫生交流,曹立波認為林黛玉的病狀類似於先天性肺心病。

與林黛玉服用“天王補心丹”不同,秦可卿服用的是“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小說中寫道:

大奶奶是個心性高強聰明不過的人,聰明忒過,則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則思慮太過。此病是憂慮傷脾,肝木忒旺,經血所以不能按時而至。因為她經期沒有來,又不是喜。大奶奶從前的行經的日子問一問,斷不是常縮,必是常長的。……婆子答道,可不是嘛,從來都沒有縮過,或是長兩三日以至十日都有。

在“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中,有這樣的一些藥材:人參,白朮、雲苓(雲南一帶的茯苓)、熟地、歸身(當歸中間那一節)、白芍、川穹、黃芪等。經諮詢醫生,曹立波發現,所謂“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即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後兩種藥方今天仍在使用。

學者曹立波談“紅樓”: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四君子湯所用藥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圖片來源於網路)

學者曹立波談“紅樓”:林妹妹到底幾歲進賈府?

四物湯所用藥材:熟地、白芍、川穹、當歸(圖片來源於網路)

曹立波談到,今天看到四君子湯是人參、白朮、雲苓各9克,甘草是6克,秦可卿的藥量都相對減少,前三味二錢,甘草八分,相當於6克與2。4克。“這可能是當時藥材較好,用量無需過大,也可能是秦可卿另服用其他中藥,所以這些減量。但從比例來看,秦可卿所服用的是真實有效的藥方。”除去四物湯與四君子湯的用藥外,秦可卿的“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還有另外六味中藥:黃芪補氣生陽、香附調經止痛、柴胡疏肝生陽、山藥補脾養胃、阿膠補血滋陰,延胡索活血利氣,都對秦可卿病情具有針對性。“試想秦可卿若能按方調養,收攝心性,不過於思慮,或許還能多延幾年壽命。”曹立波說。

此外,曹立波還根據劉姥姥進賈府、迎春遠嫁孫紹祖、王熙鳳的“昇陽養榮之劑”等小說情節,分析了《紅樓夢》中虛實相生的藝術昇華技巧。

據悉,此次活動為人民文學出版社與首都圖書館聯合主辦的“閱讀文學經典(第二季)”系列講座第三場,此前已有學者餘中先、陸建德為文學愛好者帶來有關雨果、莎士比亞的作品解讀。

編輯 | 王雅馨

TAG: 曹立波紅樓夢林黛玉黛玉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