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作者|我方作者張嶔

《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簽約群媒體

字數:2453,閱讀時間:7分鐘

歷史提問

博物館裡展出的古銅鏡為什麼只展出背面?

答:在中國古人的生活裡,銅鏡顯然有著重量級的意義。

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古銅鏡,是距今4000年前甘肅齊家文化遺址裡的七角紋銅鏡。

從此在中國古人的典禮、生活乃至日常創作裡,銅鏡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戰國年間的韓非子、莊子等名家,都曾以銅鏡隱喻自己的思想主張

,漢賦唐詩宋詞裡,“詠鏡”也是熱門題材,諸如“前車之鑑”“殷鑑不遠”等成語,也都是從銅鏡引申而來。《黃帝內傳》裡的穆天子,就“鑄大鏡十二面”迎接西王母。唐玄宗也常在千秋節上,把精美銅鏡“分將賜群臣”,相當的高階大氣。

古人的愛情生活裡,銅鏡也是珍貴見證,不止有“破鏡重圓”的悽美,互贈銅鏡亦是表白的方式。今天西北一些地區女子出嫁,也有背上銅鏡啟程的婚俗。

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古代銅鏡的身價,也因此一度不菲。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形容說“欲將珠匣青銅鏡,換取金尊白玉卮”,可見唐代銅鏡之昂貴。

中國古代王朝對外交往中,銅鏡更一度是名貴國禮,三國曹魏政權一次向倭國贈送的禮品裡,就有“銅鏡百枚”。

放在絲綢之路上,中國銅鏡也一度是直追絲綢的“硬通貨”。中國沿海的唐宋沉船裡,就曾多次發現銅鏡商品。

對於唐以前的普通老百姓來說,一輩子照一次銅鏡?幾乎就是奢求。

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甚至,銅鏡在中國古代文化裡,還有著“辟邪驅災”的意義。

古典神話名著裡,“照妖鏡”就是叫妖怪無處躲的大殺器。古代的墓葬裡,也常有銅鏡陪葬鎮墓。而今天出土的古代銅鏡,也是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但奇特的是,當多少“歷史粉”慕名跑去博物館,想要一睹古代銅鏡真容,甚至在銅鏡面前照一照時,他們看到的,卻只是歷代銅鏡的背面。

為什麼博物館的古銅鏡,從不以正面示人呢?

對這個問題,“歷史票友”們也腦洞大開,想出很多新鮮理由。

流行最廣的就是“辟邪”說,即銅鏡自古有辟邪功能,所以正面照人不吉利,甚至還能招災。

於是出於保護觀眾的需要,博物館就很體貼的只展背面了。但真實的原因,其實沒這麼魔幻——就是沒法照人。

這些歷經歲月考驗的古代銅鏡,正面理論上該是光滑的,但其實卻長滿綠鏽,非但不能照人,也毫無觀賞性。用一位博物館館長回答媒體的話說:“實在沒什麼可看的。”

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那麼,傳說中光燦燦的青銅鏡,正面為何會變成這模樣?這就要說說古代銅鏡的製作工藝。

在某些“高流量古裝劇”裡,銅鏡的製作,就是“找塊銅磨一磨”,但真實的古代銅鏡製作工藝,可沒這麼簡單粗暴:

銅鏡的材料,是以銅、錫、鉛組成的合金,宋代以後還加入了鋅。

各個材料在歷代的比例不同,整個製作過程也要經過制範、澆鑄、刮削、研磨、拋光、開光等工序。而在古代科技條件下,一件上好的銅鏡用久了就會生鏽,需要工匠重新打磨後才可使用。

所以在古代,“磨鏡子”也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職業,還有以錫、水銀製成的“魔鏡藥”。

東漢名士徐穉早年就曾以替人磨鏡為業。明清演義小說裡,也常見“挑了一擔新磨的鏡子”的“磨鏡者”走街串巷。古代文學家也常以“青鏡摩挲”來形容歲月蹉跎。心學寶典《傳習錄》裡,更把“如磨鏡而使之名,磨上用功”作為治學的基本態度。

日常使用的青銅鏡尚且要磨,千百年沒磨過的文物銅鏡?自然鏽得不像樣。

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不過,縱是鏽跡斑斑,也遮掩不了中國古代銅鏡工藝的諸多亮點。比如陝西周原博物館青銅範鑄造研究所,就嚴格按照古代造鏡工藝造出銅鏡,其清晰度與今天的玻璃鏡子幾乎相差無幾。

值得一提的,還有古代銅鏡的透光技術,戰國時期時,中國人已經可以造出“透光鏡”,即當光線照在鏡面上時,其鏡子背面的紋飾文字,可以清楚反射到牆面上。

堪稱世界手工業史上的創舉。

而且,早在秦漢年間時,中國人已經可以生產大型青銅鏡。

1980年山東淄博出土的西漢大銅鏡,高達一米二。而在《資治通鑑》《晉書》等史料裡,晉代皇宮裡已經有了高五尺寬三尺的巨型銅鏡,唐朝人還造出了巨型銅鏡環繞的“鏡殿”,那牆壁上“四面皆天子”的效果,把走進殿內的唐高宗都嚇得不輕。

以現代工業看,這成果似乎不算啥,但放在古代史上,卻代表了當時全球手工業的巔峰。

而比起唐代以前,銅鏡的“有錢人專享”地位來,唐代的銅鏡加入了錫,宋代起銅鏡裡又加入了鋅,隨著鑄造工藝與相關冶煉技術的進步,銅鏡的生產成本也越來越低。

唐代時的銅鏡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明清年間的銅鏡,更早從權貴奢侈品變成了日常居家用品,直到晚清年間,才被防鏽效果更好價格更低的西方玻璃鏡取代。

這一段長達近四千年的中國銅鏡演變史,亦是中國古代生活史。

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而除了“沒什麼可看外”,各大博物館展出銅鏡背面,卻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

歷代銅鏡背面的紋飾與銘文,不止是“裝飾”這麼簡單,相反卻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其內容更堪稱所在時代的烙印。

比如戰國時期的銅鏡,雖然背面沒有銘文,但紋飾已經非常豐富,有捲雲鏡、龍紋境、菱形紋鏡、四葉紋鏡等多種型別。單看不同紋飾,就能清晰區分戰國的不同時期。漢代的銅鏡背面銘文,有了“長樂未央”“大樂富貴”等內容,還有彩繪的車馬人物。魏晉南北朝的銅鏡背面,除了依然有銘文,還有伍子胥、范蠡、西王母等故事畫,可以說越發精緻。

唐代起,中國銅鏡的背面紋飾更進一步,開始用金銀薄片雕刻人物花鳥山水,然後鑲嵌在銅鏡背面,工藝水準進了一大步。宋代商品經濟發達,銅鏡背後也有了各種商標介紹。甚至隨著加工技術進步,客人購買銅鏡後,也可以自選背面的刻字紋飾,有叫做“負局”的加工機構,專門負責加工。

為什麼博物館不讓看銅鏡的正面?

明清年間的銅鏡日益平民化,如唐代那樣做工精美的“貴族”銅鏡極少,銅鏡的紋飾也以求道、修仙、祝壽為主

,內容更接地氣。其雙魚紋、四壽紋等紋飾,也更加平民化。有的還有漆畫與風景圖案。

可以說,如果把每一個年代的銅鏡,其背後的圖案、紋飾、銘文組合起來,完全就是一部生動的中國歷史書。

若問中國文化的厚重博大,銅鏡的北面就是另一扇視窗。把古銅鏡的背面展出來?那是必須的。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銅鏡的鑄造技術及其社會功能》《淺談古代銅鏡的文化藝術內涵》《古代銅鏡文明》《中國青銅器》《鑑若長河:中國古代銅鏡的微觀世界》《博物館的銅鏡為什麼不讓瞧正面,聽聽陽泉市博物館館長是怎麼說的》

好書推薦

TAG: 銅鏡古代背面紋飾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