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怎麼加入交流群

關注公眾號加個人號,備註學習群

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對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上半葉的西方哲學、文學、藝術、心理學等諸多領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最著名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之外,叔本華還出版了《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倫理學的兩個問題》《論自然中的意志》等著作。

關於本書

在30歲時完成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是叔本華一生哲學的巔峰之作,闡述了他的整個哲學系統。但是因為其中思想的超前和極端,長久沒有受到廣泛認可;叔本華去世後,本書成為了歐洲知識分子的必讀書,並且長久地影響了歐洲思想界。

核心內容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一反19世紀上半葉德國哲學中的理性主義和樂觀主義,用非理性和悲觀的論調描述世界和人生。叔本華論述了一個由“意志”創造和推動的“表象”世界的運作方式,意志給人生帶來的諸多苦難和虛無,並且開出了用藝術和自我否定來擺脫苦難的藥方。

《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前言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本期為你解讀的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這本書是叔本華的代表作。19世紀上半葉,西方思想流行的是理性主義,叔本華在這本書裡,用一種反理性主義的方式理解世界和人生,影響了之後一百多年西方思想的發展歷程。

在正式解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叔本華。他是個與眾不同,又很有意思的人。叔本華1788年出生在德國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父親一心想把他培養成自己事業的接班人,但是在父親去世之後,叔本華沒有子承父業,而是去大學讀了哲學。他是一個很早熟的哲學家,25歲拿到博士學位,30歲就出版了一生哲學的巔峰之作,也就是我們要解讀的這本《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非常自信認為,自己發現了理解世界的全新方式,為人類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寫完這本傑作之後,叔本華曾經在柏林大學當過一段時間的講師,那個時候黑格爾的地位如日中天,被人們當作德國精神的象徵。但是叔本華死活看不上黑格爾,故意把自己的課安排在和黑格爾同一個時間。結果自然是遭遇慘敗,黑格爾那邊學生爆滿,叔本華這邊門可羅雀,就連最開始來的幾個學生,幾節課之後也都不來了。經歷了這次失敗之後,叔本華乾脆退出了學術界,完全靠父親的遺產生活,後半生的全部工作就是完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的理論,外加批判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學院派哲學家,說他們是“哲學騙子”“偽科學家”“胡言亂語的瘋子”。他把黑格爾比作一條烏賊,把自己籠罩在晦澀難懂的語言裡,好像高深莫測,他覺得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哲學皇帝”。

這本書裡到底講了什麼,讓叔本華對自己的思想這麼有自信呢?下面我們言歸正傳,來解讀他的這本《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我的解讀分成四個部分:

首先,來說說書名裡的“意志與表象”是什麼意思;

第二,我們來看看把世界理解成意志與表象之後導致的悲觀主義;

第三,叔本華提出了什麼辦法來克服悲觀主義;

最後,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看看叔本華對西方文化產生的持久影響。

第一部分

好,我先來解釋一下書名,“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意思。

有一個觀點,相信你應該不會反對,這個世界顯然是客觀存在的。不管我們看沒看到,想沒想到,它就在哪兒。但是,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這本書裡,顛覆了人們對世界的這個基本認識。

康德論證了,我們沒有辦法認識這個世界的實際樣子。我來簡單解釋一下。康德說,我們的認識,首先都是透過我們的視覺、聽覺、味覺這些感覺獲得的,感覺只能給我們提供一些“表象”,比如蘋果是紅色的、有香氣、吃起來很甜,然後我們的思維會加工整理這些表象,得到關於蘋果,以及整個世界的認識。至於到底是什麼東西導致我們產生了那些感覺、刺激了我們的思維,我們不知道。我們只能說是面前的這個蘋果讓我產生了顏色、氣味、味道這些表象;再進一步,就是用各種科學工具去對這個蘋果進行觀測,但是不管什麼觀測,我們獲得的依然是一些表象,而沒有辦法透過這些表象真正認識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本質,也就是事物真正的樣子,康德給了它一個專門的名字,叫作“物自體”,意思就是“事物自身”。所以嚴格說來,我們的一切知識都不是在客觀地認識這個世界,而是在用我們的主觀認識給世界立法。如果我們把康德的思路貫徹到底,就必須承認,根本沒有什麼客觀世界。因為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確定那些表象是由客觀物件導致的,我們能確定的只是有那些表象而已。

康德的這個想法,在整個哲學上就像是一場“哥白尼革命”。

叔本華整個哲學體系的起點,就是康德的這個“哥白尼革命”。他繼承了康德關於表象的學說,也把我們認識限定在“表象”的範圍內。我們認為這個世界是存在的、有序的,都是因為我們接受了這些表象。所有這些表象,都和我們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感知能力,還有對於因果關係的認識有關。

但是在叔本華看來,康德的“革命”顛覆得還不夠徹底,因為康德說的這個“物自體”,還是個客觀存在的東西,只不過我們認識不到而已。康德的理由是,表象肯定不是平白無故產生的,一定有某些東西導致了那些表象。

在叔本華看來,康德的這個預設錯了。接下來,叔本華做出了至關重要,但是也很有爭議的一個推論。他用“意志”代替了康德的“物自體”。簡單來說,“意志”就是想要某個東西的衝動。對於有生命的東西來講,意志就是“生命意志”。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個組織,都想要活下去,都像要儲存生命、孕育生命。這個觀點有點類似道金斯後來說的“自私的基因”。叔本華認為,不僅人有意識,動物、植物,甚至沒有生命的事物都有意識。水往低處流,金屬被磁鐵吸引,都能用來證明“意志”存在。他後來還專門寫過一本書,叫《論自然中的意志》,試圖用當時的科學發現證明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意志”的推動下執行的。

這麼看來,叔本華所說的“意志”,比我們通常說的“意志”要寬泛得多,不僅僅是和思想、意識之類的精神活動聯絡在一起,更不是專屬於人的,而是一種推動和創造整個世界的原始本能和衝動。而且這個意志,作為世界的本體,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不是個體,而是一個整體。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表象,說到底都是由意志創造出來,客觀反而是虛幻的。所以,如果用傳統哲學的標籤來概括叔本華,他的學說就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

叔本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志”,這個看法確實很有原創性,但是從邏輯上說也存在問題。叔本華沒有辦法直接認識到“意志”這個世界的本體,就算他能從對人和非生物的觀察,推論出“意志”的存在和作用,也是透過“表象”推論出來的。叔本華自己其實也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在晚年修訂自己的著作時,也嘗試過用不同的方式表達這個學說。

好,到這裡,我就為你解釋了《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這本書的標題裡的兩個核心概念,“意志”和“表象”。叔本華認為,這個世界從根本上說是由原始的“意志”創造和推動的,而我們認識到的只是“表象”。叔本華不僅用“意志”代替康德哲學裡面的物自體,也代替了基督教裡的上帝,或者黑格爾哲學裡的精神和理性。這種對世界的理解,確實非常新穎,也很有影響力,但是這還不是叔本華的理論裡面影響最大的部分,這個意志與表象的學說帶來的一個後果才是。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叔本華最著名的悲觀主義。

第二部分

我們前面說了,在叔本華看來,這個世界的本質是毫無思想、毫無理性的意志。這個驅動一切的意志,就是所有苦難的根源,不僅是人生苦難的根源,也是世界上各種災難的根源。

叔本華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人生在世,不過是痛苦與無聊之間的搖擺,就在這兩者的掌控之下,一路奔向死亡。

這個說法聽起來是不是讓人有點不寒而慄?叔本華認為,我們因為感到缺乏而想要某個東西,比如說我想要一份理想的工作,想要而沒有得到的時候,我就會非常焦慮,這種焦慮帶來痛苦。在努力爭取工作機會的過程中,我付出的很多努力必定都是徒勞的,我面試了很多家公司,都被無情地拒絕了,這樣就造成更大的焦慮和痛苦。最後,就算我們獲得了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接到offer的一刻狂喜到熱淚盈眶,但是這種快樂也必定非常短暫,可能只是幾分鐘,也可能持續幾個小時,或者一兩天。但是我很快就會感到無聊,於是就想要另一樣東西,然後再次陷入痛苦,如此迴圈往復。在叔本華看來,這就是人在意志的主宰下,必然的生存狀態。

這還沒完,我們不僅自己過得很痛苦,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被意志驅動,充滿自私的慾望。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就會和別人發生衝突,就不得不和其他人進行無休止的鬥爭。所以,叔本華說人間,就像地獄一樣,每個人既是折磨自己的魔鬼,又同時被其他魔鬼折磨。

叔本華認為,人生的根本狀態就是這樣,沒有目的、沒有意義,每個人都被裹挾進了這個鬥爭的漩渦。整個世界也是這樣,根本沒有什麼從無序到有序,從低階到高階,從簡單到複雜的“進化”和“發展”。整個世界說到底就是一個虛無的深淵,不管是人生還是整個世界,都是一場由“意志”主導的夢,而且是一場交織著痛苦與無聊的噩夢。這也正是叔本華和當時的主流哲學最不同的地方。他批判的那些“官方哲學家”,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都主張世界的發展是理性的,有明確的方向,給人目的感和秩序感。而叔本華要把所有這些美好的希望都徹底打碎,把世界徹底變成意志狂野的遊戲場。

你或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並沒有叔本華描述的那麼悲慘。你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享受著追求自己目標的過程,並且常常感到滿足。但是叔本華可能會跟你說:你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那些都只是表象而已。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被非理性的意志驅使的,就算這種意志沒有明確表現在意識的表層,也一定以潛意識在發揮作用。

這就是叔本華描繪的這個恐怖的世界,也是西方哲學史上對世界最悲觀的描述。他甚至顛覆了西方哲學自古以來的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存在高於不存在,或者說,存在高於虛無。在叔本華看來,存在在任何意義上都沒有高於虛無。對於人來講,出生不是好事,因為只要出生就意味著受苦,如果從來沒有出生過,反而是最幸福的。對於世界來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所有可能的世界裡最糟糕的,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災禍,還不如根本沒有存在過。

叔本華的這番描述確實是太悲慘,也太生動了。據說,有人看完了叔本華的書就自殺了。那叔本華本人會贊同所有人都去自殺嗎?這是面對虛無的最好方法嗎?我們很快會看到,叔本華鼓勵人們平靜地接受死亡,但是他堅決反對自殺。他的理由是,自殺是徒勞的,根本就沒有超越“意志”的主宰,反而是成全了“生命意志”的狂野遊戲。因為人們選擇自殺通常都是因為太愛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無法承受痛苦,而感到痛苦本身正是生命意志的體現。叔本華反對自殺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認為人還是有辦法擺脫痛苦和無聊之間的那個可怕的迴圈。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給我們慘淡的人生開出了什麼藥方。

第三部分

叔本華哲學的最終目的,其實不是告訴人們,人生和世界都無可救藥了。恰恰相反,他還是希望幫助人們超越痛苦與無聊的迴圈,重新獲得心靈的平靜和安寧。那叔本華給出了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呢?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否定自我的意志,不要試圖在追求那些虛幻的目標中尋找意義。因為痛苦是和我們對個體的強調成正比的,我們越是想要實現自我,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越痛苦。叔本華認為,要否定自我的意志,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透過審美體驗間接地達到;另一種是透過帶有宗教性的、更直接的自我否定來實現。

先來說審美體驗。你大概有過這樣的經歷,看一幅非常美的畫,讀一首讓人感動的詩,或者聽一首動聽的音樂,你會暫時忘記自我,忘記自己的慾望,好像與畫、詩和音樂合二為一了,當你完全沉浸在藝術作品的氛圍之中,你會感到平靜、安詳、忘記了焦慮和痛苦。這就是叔本華說的那種利用審美體驗,擺脫痛苦和無聊迴圈的狀態。

他認為,我們通常的思考方式充滿了“意志”的作用,但是在欣賞藝術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超越時間、空間、因果關係之類的限制,不會去考慮任何慾望和利害關係,只關注藝術作品如何呈現在我們的感官之中。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擺脫個體的意志和表象,進入理念的世界。

在這裡,我們對叔本華造成決定性影響第二個哲學家,柏拉圖。“理念論”是柏拉圖最有代表性學說,說的就是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理念的世界,那裡有美的理念、正義的理念,等等,它們是所有美的事物、正義的事物的本質。這些理念都是普遍性的、永恆的、不變的。叔本華接受了柏拉圖的這個理論,認為當我們和藝術作品融為一體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就不在是面前這個具體的作品,而是認識到了普遍的、永恆的理念。比如說當我們陶醉在《蒙娜麗莎》中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就超越了這幅畫,彷彿看到了“美本身”。在叔本華看來,那些非常少見的天才藝術家,可以長久地生活在超越自我的審美體驗之中,並且用富有創造性的手法,製造出比現實更能夠體現永恆理念的作品。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只能透過欣賞這些天才的作品,間接地擺脫自我和意志的困擾,獲得暫時的解脫。

叔本華所說的另一種,比審美更高的境界,就是直接否定個體的意志。在他看來,如果我們認清了世界的本質是意志,認清了我們痛苦的來源就是個體的意志,那麼我們與它抗爭,並且最終戰而勝之的方法,就是徹底放棄抗爭。想要真正擺脫痛苦與無聊的迴圈,我們只能放棄自己的意志,不去追求任何東西,過一種節制,甚至禁慾的生活。

這是一種和自殺截然相反的狀態,不是對痛苦深惡痛絕,而是對追求快樂深惡痛絕。我們要認清,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意志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我們沒有可能改變什麼,只能平靜地接受。放棄了自己的意志,就可以和那個推動世界的意志合二為一。這種合二為一,可以超越在審美體驗中獲得的那種短暫的解脫,讓人進入長久的平靜和安詳。在全書接近結束的地方,叔本華用一種非常詩意的方式描繪了這種狀態:“我們看到了超越所有理性的平和,心靈的大海處於完全的平靜之中,那是一種無邊的安寧,不受任何攪擾的信心和愉悅。”

叔本華認為,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更接近一種宗教性的神秘體驗。在這裡,我們不僅看到了柏拉圖,還看到了古代印度哲學和宗教的影響。

叔本華在25歲的時候讀到了印度教的經典《奧義書》,深受感動,他在臨終之際寫道:《奧義書》“一直是我生命的慰藉,也將是我離開這個世界時的慰藉”。叔本華是第一個嚴肅看待東方智慧的西方哲學家。他認為,很多傳統的宗教,在這個問題上有著高度一致的認識。比如印度教裡的“梵我一如”、佛教裡的“涅槃”、中國傳統中的“天人合一”、基督教神秘主義裡的“與神合一”等等,所有這些說法都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這種消除個人的意志,和世界整體合一的境界。

這就是叔本華給我們開出來的擺脫悲慘人生的終極解藥。有人認為叔本華不是徹底的悲觀主義者,因為他畢竟在這個黑暗和虛無的世界裡,保留了一點光亮和希望。這一點我也同意。但是同時我想強調,在另一個意義上,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又相當徹底,因為他給出的那種悲觀主義的解決方案本身,也帶著強烈的悲觀主義色彩,他讓我們徹底放棄抗爭,甚至徹底放棄自我。

第四部分

說完了叔本華的學說,我們最後來看看他的影響。我們前面提到,叔本華在30歲就寫出了《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完成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理論,而且非常自信地認為,自己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這個“非主流哲學家”,一直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晚年,才開始逐漸贏得遲來的榮譽和聲望。在去世之後,叔本華的影響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很快他的作品就成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文化圈兒裡的必讀書目。

那個時候,歐洲經歷了很大的動盪,人們厭倦了主流哲學裡那種理性的、樂觀的論調。叔本華對世界和人生非常消極、陰鬱、悲觀的描繪,反而像先知一樣給人們敲響了警鐘,讓人們看到世界截然不同的面貌。隨後一大批哲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心理學家,甚至物理學家,都受到了叔本華思想的直接影響。我可以隨便給你列出一大串響亮的名字:哲學家尼采、、作曲家瓦格納、小說家托爾斯泰,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我這裡挑三個例子給你稍微詳細說說。

叔本華對瓦格納和尼采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也最被人津津樂道。瓦格納不僅受到了叔本華意志哲學的影響,也受到了他音樂理論的影響。瓦格納1859年創作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是浪漫派歌劇的巔峰之作。這部作品裡就充滿了叔本華的哲學精神和對音樂的理解。整部歌劇充滿了意志和情感的持續流動,兩位主人公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經歷各種苦難,最終在坦然接受死亡時才實現了對苦難的超越,那是對生命意志的最後否定。

尼采也受到了叔本華的巨大影響,稱叔本華為自己的偉大導師。尼采贊成叔本華說的世界的本質是意志和虛無,但是把叔本華那裡的“生命意志”變成了“強力意志”,也就是說萬事萬物都要努力擴充套件自己的力量。這樣尼采就把叔本華消極的、消除個體意志的學說,轉變成了一種積極抗爭、努力發展個體意志,在虛無中重新創造有價值的學說。

第三個例子是弗洛伊德。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弗洛伊德很年輕的時候就熟悉叔本華的作品,弗洛伊德對潛意識、性衝動和情感的強調,處處都顯示出叔本華的影響。但是弗洛伊德顯然沒有瓦格納和尼采那麼誠實,他在作品裡欲蓋彌彰地說,他和叔本華哲學的那些相似之處完全是出於巧合,他很晚才讀到叔本華的作品。但是這無疑是弗洛伊德為了彰顯自己所謂的“原創性”而撒的謊。

結論

到這裡,叔本華的這本《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就給你解讀完了。我們再來總結一下這期音訊的幾個要點:第一,叔本華是19世紀上半葉德國哲學界的一個奇葩,他在理性主義大行其道的時候,堅決反對理性的主導地位,把毫無思想、毫無理性的意志當作世界的本體。第二,叔本華是西方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悲觀主義者,在他看來,不管是人生還是世界都沒有意義,沒有目的,最終不過是一場虛幻的夢。第三,面對人生在痛苦與無聊之間的悲慘迴圈,叔本華用審美和自我否定,作為擺脫迴圈的兩種方法。第四,叔本華的哲學對之後一百年的西方思想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在哲學、文學、藝術、心理學等等方面,都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從這個角度看,叔本華當年的自信和自負,確實很有道理,他為人類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思想豐碑,給了我們提供了觀看和理解這個世界的全新視角。

撰稿:劉瑋

轉述:徐惟傑

腦圖:摩西腦圖工作室

劃重點

1。這個世界從根本上說是由原始的“意志”創造和推動的,而我們認識到的只是“表象”。

2。人生在世,不過是痛苦與無聊之間的搖擺,就在這兩者的掌控之下,一路奔向死亡。

3。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只能通些天才的作品,間接地擺脫自我和意志的困擾,獲得暫時的解脫

TAG: 叔本華意志表象世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