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修車老人嘗試範曾流水線畫畫,一次畫200幅,每幅都無法複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然後做出耀眼的成績。不過身份的轉變是由機遇和能力共同造就的。這也就意味著,哪怕一個人他再有能力,如果始終得不到合適的機會展露才華,那他最終也會泯然眾人矣。

55歲修車老人嘗試範曾流水線畫畫,一次畫200幅,每幅都無法複製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公元802年,韓愈給自己的學生寫了這樣一句話,勸告他要抓住機會。曾經有一個在路邊修車的大爺,因為遇上了自己人生中的伯樂所以得到了一個非常寶貴的機會。他也從一個街頭的修車大爺搖身一變,變成了中國書畫協會的會員。那麼這個叫季德祥的大爺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僅從外表來看,季德祥和北京街頭任何一個修車的大爺沒有兩樣。但是季德祥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漂”。他從小就一直喜歡作畫,而且他的風格跟齊白石非常像。1889年,齊白石拜師學藝。1957年5月15日,他擔任中國書畫院名譽院長。齊白石的故事鼓舞了季德祥。

55歲修車老人嘗試範曾流水線畫畫,一次畫200幅,每幅都無法複製

不僅如此,他從遼寧來到北京之後,更是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跟齊白石一樣,不靠任何人脈只靠自己的能力作畫,贏得大家的認可與尊敬。但是他作為一個沒有名氣的街頭小畫家是很難依靠畫作養活自己的。所以為了能夠在北京填飽肚子,季德祥也只好放下自己心中的清高到街頭擺攤修車。可是季德祥的心中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畫家夢。

1990年開始,他經常推著一輛破車帶著自己的畫作去畫廊挨家挨戶地推銷。可是他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屢屢碰壁,不過好在季德祥又是非常堅韌的意志所以一直都沒有放棄。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多次失敗之後,終於有一家老闆決定收購他的畫。

55歲修車老人嘗試範曾流水線畫畫,一次畫200幅,每幅都無法複製

雖然單幅畫作的單價並不高,只有幾塊錢,但是畫廊老闆決定一下子買1萬幅。這對季德祥來說算得上是一筆大生意了。如果是一般的畫家肯定會為這1萬幅畫作發愁,因為準備時間太短但是要求出畫的數量又很多,所以這基本上是一個艱鉅的無法完成的任務。

可季德祥做到了。季德祥利用一種批次做畫法,他就像是一個機器生產線一樣把畫作批次生產出來。有人批評季德祥的“流水線”作畫法,他們覺得這樣畫出來的畫就沒有了靈魂。但是如果細細的端詳季德祥的畫你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

55歲修車老人嘗試範曾流水線畫畫,一次畫200幅,每幅都無法複製

哪怕他一次效能夠畫完200幅畫,可是每一幅畫的內容和細節都大不一樣。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季德祥的確是在用心做話,而不是潦草完成任務。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季德祥的名氣也越來越多。徐悲鴻遺孀廖靜文,畫家盧禹舜等人都出自幫他籌辦畫展。1992年,季德祥獲得遼寧省書畫展的三等獎。

55歲修車老人嘗試範曾流水線畫畫,一次畫200幅,每幅都無法複製

1993年,他的作品被選入中青年書法篆刻字作品展。同年,他的書畫入展楹聯書法大展。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作品還在此次展覽中獲得了銀獎。1995年,他的作品再次入展。這個昔日只能在北京街頭修車的大爺終於用能力證明了他自己。

TAG: 季德祥畫作修車齊白石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