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在建築師們的付出下

才會讓我們看到如此多優秀完美的建築

下面隨小編看一看下面的建築

感受一下古代建築的精髓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南陽府衙,就是南陽知府衙門,曾是南陽知府的官署。它興建於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歷經元、明、清、民國、新中國等歷史時期,時間長達700餘年。府衙屢興屢廢,基本保留了明代建築規制和清代建築風格,是古代地方衙門的折射和縮影。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南陽府衙)對於研究我國元至清代府衙的規制、變遷以及地方官吏的襲封、宗族、屬員、訴訟、租賦、祀典、政事、財務、文書、庶務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南陽知府衙門考》一書記載。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現存南陽府衙,整體佈局坐北朝南,佔地面積7萬餘平方米,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40米。全部建築佔地數百畝,廳堂廊榭數百間,院落數進,佈局多路。“它是清代215個府中,唯一儲存完整、規制完備的府級官署衙門建築群,有著歷史、藝術和科學等多方面價值。”南陽府衙博物館館長劉紹明說。

2010年,它被評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北京故宮到保定的直隸總督衙門,再到南陽知府衙門,下延南陽內鄉縣衙,一條中國古代官署衙門的路線,完整再現。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自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從南向北一直穿行至府衙後花園,天寒地凍,遊人寥寥。 但仍可想見當年情景:官轎進進出出,吏屬忙忙碌碌,軍士在院門口肅立,僕役一路小跑著端茶送水,老百姓大門外喊冤告狀,知府命令擂鼓升堂。一座府衙,“掌一府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教養百姓”。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太多了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言,建築從最早時代起有兩個目的,一方面純粹是功利主義,禦寒暑、避風雨。另一方面,是政治性的,借沉沉巨石表達出榮耀,給人想象。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明清兩代衙署,受北京故宮以及歷代衙署建築承傳,主體建築均坐北朝南,軸線對稱,主從有序。南陽府衙亦然,它身上,充分體現了封建統治權威的精神。

南陽府衙以大堂、二堂、三堂為主體,又以大堂為中心建築。大堂前,像北京故宮太和殿一樣,佈置了一系列庭院建築。從北到南,依次是照壁、豫南首郡坊、大門、儀門。進入儀門後,是個南北向拉長的四合院,四合院東西兩側佈置了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等建築。這些佈置,都是為了烘托出大堂的重要。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大堂前設定月臺,做捲棚,加上“九檁無廊式”硬山結構,整體高峻威嚴。大堂的色彩,依據定製是冷色調,青磚灰瓦,暗色楹柱。梁枋彩繪,青藍碧綠。

府衙大堂高懸著“公廉”兩字匾額,系清代顧嘉蘅題寫,他曾五次擔任南陽知府,政績突出。大堂又名“公廉堂”。大堂上有副對聯,闡釋了“公廉”之義:“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鶩聲華忘政事;養廉惟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保廉隅。”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大堂正中設公案,公案太師椅後,設屏風一道,屏風上滿繪海水江崖雲雁圖,這是四品官“標配”。知府公案上有籤筒,一隻籤筒容積是戶部頒定的一斗米容積,一支籤子長度是一尺,遇上缺斤短兩的經濟糾紛,馬上可以用來當量具。

“大堂只有開讀聖旨、接見官吏、舉行重大儀式、公開審理決訟案件時才會使用。平時知府辦案在二堂。”劉紹明說。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過大堂向北穿過寅恭門,是一個天井式四合院,左右是廊房,迎面是二堂,又名“思補堂”,也是顧嘉蘅所題。 知府大量工作都在二堂辦理,府衙重要部門圍繞二堂布置,東側有糧捕廳,西側有理刑廳,東南側有稅課司,西南側有照磨所等。

二堂偏院有愛日堂(又名愛蓮堂),原為推官署正堂所在,後成為知府會友宴客場所。 顧嘉蘅主政南陽多年,熟知“襄陽南陽”之爭,他在愛蓮堂吟誦了千古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穿過二堂向北20米,進內宅門到了三堂,這是知府及家人居處,又名“燕思堂”。它面闊五間,有兩級踏步登堂入室,高大軒敞,細節精緻。

三堂兩側有東西偏院,還有東西跨院。三堂西跨院曾是顧嘉蘅書房“醉墨山房”,滿庭翠竹,景緻幽雅。“一進內宅大門,看見那木格鏤花的牌樓,立刻覺得輕鬆舒適。彷彿聽到絲竹之聲,聞到香粉之氣,極像有玉人環佩丁當綢衣服窸窣地走了過來。”著名作家周大新撰文。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周大新評價:整個府衙建築,前後有對比,莊嚴與輕鬆並存,厚重與俏雅交輝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

——-

看到這裡各位同學們

是不是對南陽府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呢

啦啦啦啦啦

那還等什麼呢

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建築賞析—南陽府衙

—END—

本期排版:耳朵

本期編輯:奉天

素材來源於網路

TAG: 南陽大堂二堂知府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