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一曲難忘:肖邦

經典|一曲難忘:肖邦

△ 肖邦

一曲難忘:肖邦

謹以此文紀念肖邦誕辰211週年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紀錄片:肖邦拯救人生 第一敘事曲”,“vid”:“m0153056m24”,“img”:“http://puui。qpic。cn/vpic/0/m0153056m24。png/0”,“desc”:“”})

△ 紀錄片《肖邦拯救人生》

他在這個世界上只行走了短短的39年,而在身後,他的名字卻和他的祖國並列在一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國際比賽已經舉辦了七十多年。波蘭遼闊的大地和馥郁花香的土壤,為肖邦的音樂注入了靈魂,而肖邦的琴鍵抖動出的行板,成為波蘭獻給世界的愛的禮讚。

弗利得利克 肖邦生於波蘭華沙的近郊熱里亞佐瓦 沃利亞。肖邦從小就顯示出天才的音樂才能,不僅能彈鋼琴,並能作曲。七歲時,就發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小調波蘭舞曲。八歲時,他舉行了第一次公開的演奏。儘管他的父親曾參與過抵抗當局的民族獨立運動,但這不妨礙小肖邦成為貴族沙龍的常客,他的才華甚至讓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親手贈給他一枚鑽戒。如果忘卻了家國的災難,肖邦成年後的道路會順利很多,不幸的是,他的祖國是波蘭。

經典|一曲難忘:肖邦

△ 肖邦在病榻上

弗裡德里克·肖邦博物館 館藏(圖源:NIFC)

波蘭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歷史上曾經三次被瓜分。祖國的狀況使得成年後的肖邦充滿了憂慮,才華和家國情緒的碰撞成為日後肖邦創作的全部內容。1830年,由於國內局勢的動盪,在親人、老師和朋友們的敦促下,肖邦來到法國巴黎深造,開始蜚聲於國際樂壇,但是也從此永遠的離開了自己的祖國。

20年的故土生活和20年歐洲上層生活的交遊契闊,使得肖邦的創作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風格。在波蘭時,肖邦寫了幾首鋼琴協奏曲、一些練習曲以及一些瑪祖卡舞曲,清新、明快固然是這些作品的基調,雖然有些作品因為顯得纖弱和矯飾,但可貴的是,當時的肖邦已經開始關注波蘭的民族特色,各種民間舞蹈的體裁、節奏,以及風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動、感人,如D小調波蘭舞曲和A小調瑪祖卡舞曲等。

經典|一曲難忘:肖邦

△ 1832年8月6日《升C小調練習曲》Op。10 No。4 簽名手稿

弗裡德里克·肖邦博物館 館藏(圖源:NIFC)

肖邦很少直接採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照波蘭民族音樂特點進行創造。他的音樂作品創作型極強,卻又飽含強烈的波蘭風格,肖邦一生中寫的第一首作品是波蘭舞曲(1817年),寫的最後一首作品是富有波蘭民間色彩的瑪祖卡舞曲(1849年)。

離開華沙不久,波蘭發生了抵抗俄國的獨立起義,起義的失敗對他的影響很大,成為創作前期與後期的分水嶺。肖邦的作品從具有抒情音詩的特點演變為具有民族史詩式的特點。在華沙起義直接影響下產生的C小調練習曲、A小調及D小調前奏曲標誌著這一驟變的發生。在巴黎陸續寫成的第一諧謔曲、第一敘事曲等宏偉的史詩性樂曲,成為他藝術高峰期的代表作。

經典|一曲難忘:肖邦

△ 封存肖邦心臟的柱子(華沙聖十字教堂)

肖邦的創作題材極為豐富,從練習曲、前奏曲、馬祖卡舞曲、波洛奈茲舞曲、夜曲、圓舞曲、即興曲,到結構更為複雜的敘事曲、諧謔曲、奏鳴曲,都有涉獵而且藝術價值很高。1930年的華沙起義失敗後,肖邦創作了著名的《革命練習曲》,現已廣為人知,成為很多藝術賽事的常備比賽曲目。

在歐洲的遊歷,使肖邦結識了很多著名的藝術家,並和他們結為好友,其中有李斯特、孟德爾松和舒曼。他們給予肖邦極大的幫助,促使他在歐洲藝術界脫穎而出。儘管身在他鄉,肖邦還是利用演出和創作的酬勞支援波蘭的獨立運動,甚至積勞成疾。舒曼曾經讚美肖邦的話已經成為了名言:“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叢中的大炮。”

經典|一曲難忘:肖邦

△ 華沙瓦津基公園人工湖畔的肖邦雕像

1849年肖邦因肺結核不治去世,享年只有三十九歲。十九年前離開華沙的時候,友人為肖邦裝了一杯故鄉的泥土,送他上路;十九年後回到故鄉的,是按照肖邦的遺囑送回的一顆遊子的心臟。

本文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絡。

- END -

撰 文|舜 平

編 輯|漢 華、晴 一

更多閱讀

TAG: 肖邦波蘭舞曲小調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