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室內樂大約誕生於16世紀末的義大利,有時也是作曲家實驗田

室內樂大約誕生於16世紀末的義大利,在歷史上,室內樂最初是貴族的藝術,或是音樂家好友之間聚會、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有時也是作曲家的“實驗田”。

不同於大型交響樂,室內樂演奏的趣味在於聲部之間的平衡、對話、銜接及各種角色轉換,每件樂器都被賦予了獨特的性格,每個聲部上的旋律都是一段個性化的語言,就如同戲劇中人物的對話一樣妙趣橫生。

精巧的重奏由單件樂器擔任獨立聲部,常見的室內樂形式有鋼琴三重奏、絃樂四重奏、木管或銅管五重奏等,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形式可能就是絃樂四重奏,例如2月27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絃樂首席四重奏就為大家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室內樂音樂會,那麼有些朋友可能就會有此一問,

八重奏=四重奏×2嗎?

八重奏有時候可以等於四重奏×2,但室內樂的組合形式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據作曲家的創意來排列組合。

您即將在本週六晚19:10線上音樂會上看到的是:國家大劇院八重奏=5+2+1

“5”是指5件絃樂器,即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組成的絃樂五重奏;

“2”是指兩件木管樂器,即一支長笛和一支單簧管;

“1”就是一架鋼琴。

他們分別是:

第一小提琴:竇聰昶

第二小提琴:楊瑞

中提琴:郝學嘉

大提琴:徐婷

低音提琴:劉怡枚

長笛:尹伊

單簧管:陳思軍

鋼琴:隋博睿

這樣的組合形式兼顧了旋律、低音、和聲、音色、節奏等,堪稱室內樂的“黃金配置”。

作為國家大劇院的駐院室內樂重奏組,國家大劇院八重奏是中國音樂家熾熱的愛樂之心與國家大劇院寬闊的藝術平臺的結晶。自2015年成立以來,他們對廣泛的中西經典作品進行不斷挖掘與潛心演繹,並致力於室內樂演奏高超境界的精彩呈現。

在本場線上音樂會中,帶有不同地域風格的舞曲爭奇鬥豔,令人心潮澎湃。小約翰·施特勞斯和柴科夫斯基的經典作品相繼登場,在觀眾耳熟能詳的樂聲中,維也納華爾茲和俄式芭蕾舞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接著,吳祖強、杜鳴心、鮑元愷、黃自、印青等不同時代的中國作曲家,以飽含中國民族元素的舞曲旋律,將歡樂的情緒再次推向高潮。最後,來自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八位演奏家們還將為觀眾帶來奧地利作曲家克萊斯勒的《中國花鼓》,這首在音樂上中西合璧、在演奏技術上令人讚歎的音樂作品,將與其他作品一道,向觀眾充分展示出國家大劇院八重奏在把握多種音樂風格方面的卓越實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樂會上演奏的作品,皆是專為八重奏這一獨特組合特別編配的,經過改編和提煉,不僅將原作的精髓濃縮到了八件樂器之上,也用室內樂特有的輕巧與靈動,詮釋出了春的多彩。

【樂享】室內樂大約誕生於16世紀末的義大利,有時也是作曲家實驗田

【樂享】室內樂大約誕生於16世紀末的義大利,有時也是作曲家實驗田

音樂會開始前,主持人

蔡紫

將和我們一起對話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室內樂演奏家

張佳林

、國家大劇院駐院作曲家

蔡東真

,聊聊室內樂創作、改編和演奏的那些事兒,看看作曲家和演奏家們如何“玩轉”室內樂。

本場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和多家合作網路平臺之外,還將透過國家大劇院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官方賬號及世界劇院聯盟平臺播出,並聯合央視網、CGTN、中國日報網等多個Facebook、YouTube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多語種賬號面向全球觀眾同步播出。

TAG: 室內樂國家大劇院重奏音樂會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