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近日看到李密掛角的故事,不由得感嘆過去年少掛角年壯成才的文人還真是不少,除了這個以《陳情表》一文流傳後世的李密,還有“元四家”之一的畫家王冕,我就在想,我當年也是整天把書包掛在牛角上的,可是為什麼我至今都沒有成名呢,難道是我家“小牯牛”的原因嗎?

我家的“小牯牛”是生產隊末期的老牛生下來的,聽父親說剛出生時的小牛也就如同一條大狼狗那麼大,渾身溼漉漉的,整天趴在同樣臥在地上的母牛懷中……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勤勞的父親為給它們一個乾淨的環境,每天收工後,都要及時把母牛的牛糞清理出來,並換上乾爽的稻草。

但從出生到能離開母牛懷抱,腳步蹣跚地跟著母牛獨力走出牛棚的小牛仔我沒有親眼見過,畢竟除了沉重的家務和學習,我很少對其他的事情產生興趣。

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剛剛走出牛棚的小牯牛,一邊用緊張又好奇的眼睛偷覷著周圍陌生而又新鮮的世界,一邊緊緊地跟在母牛的後面亦步亦趨,一步也不敢遠離。由於天生的玩性,有時小牯牛還是會發呆,並不知道母牛已經遠離。待它回過神來發現母牛不在時,頓時就會六神無主,來回轉著圈兒,併發出委屈並害怕的哞哞聲,大大的眼睛裡飽含的淚水似乎馬上就要流了出來。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就這樣這條小牯牛小從到大一直由父親照料,後來單幹時就自然而然地分給了我家,而放養它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我的頭上。其實這時的“小牯牛”並不小了,已成壯牛,只不過我仍然習慣性地稱其為“小牯牛”。

“小牯牛”和小孩是一樣的脾氣,由於自小在我家長大,很有些嬌慣,不再是幼年時的膽小,在我的面前當我把它伸向莊稼的頭拼命拉回時,它就會生氣地鼓著大大的牛眼懟著我,梗著脖子一動也不動;我只得折下樹枝準備打它時,聰明的它卻提前把一對牛角對向了我,不讓我靠近,死活不肯挪步。

見此情景,有時正在田裡的父親便放下手中的活,來到它的身邊,只是輕輕揚了下手,“小牯牛”就如觸電般地立馬抬起頭,乖乖地跟在父親的身後了。

在無為農村,在我幼時常聽到很多有關老牛救主之類繪聲繪色的故事:比如某老人晚上河邊飲牛時,四周黑漆漆的,一片死寂,只能聽到牛兒喝水咕噥的聲音,和遠近傳來的忽高忽低的蛙鳴。天空沒有一點星星,也沒有一絲風,越發使得夜晚沉悶而壓抑。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就在這時,水面上跳出了一個披頭散髮的水鬼,衝向岸邊,伸出鬼手就向老人抓來。被突如其來的水鬼嚇得發呆的老人忘記了後退,眼看老人就要被水鬼拖下水去,這時正在飲水的牛兒把頭一抬,擋在了水鬼與老人的中間,把老人緊緊護在身後,嘴裡發出低沉的吼聲。可能是一物降一物吧,水鬼顯然對身形龐大的水牛沒有辦法,只得悻悻地慢慢退回水裡,一沉身就不見了。為此,心有餘悸的老人回家後立馬召來兒孫:

“這條牛今晚救了我的命,為了報答它,它只能在我家老死,絕不允許它老了做不動了,你們把它賣給宰坊或把它殺了,你們聽到了嗎?”

這樣的故事我自然是將信將疑的,不過隨著我家小牯牛的長大,雖然它倔強的脾氣並沒有一絲改變,倒也不再用牛角對著我了。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一個夏日,河埂上,戴著草帽坐在牛背上看書的我,忽然發現小牯牛竟然有了下河洗澡的念頭,於是急忙拉住韁繩,對它大喊:

“晚上回家給你好好泡,現在不要洗好嗎?”

可是小牯牛哪裡肯聽我的,毅然決然地衝下了水,嚇得我緊緊貼在牛背上,抱著它的脖子,不敢下來。生怕下來時,它會踩著我。

然而下到水中,我卻發現牛兒並沒有像晚上在河中泡澡的樣子把身體全部沉進水中,只留下一對鼻孔出氣,或許它知道它的背上還有一個小主人吧。然而淺水並不能盡它的興,它對到對岸一遊產生了興趣,放棄抵抗的我只得繼續抱著它的脖子隨它去了。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水牛既然是會水的,只是我看不清它水下的動作,估計也高明不到哪兒去吧,狗兒游泳叫狗刨,牛兒估計也差不離。不過倒是很平穩,估計是它的巨大體形,形成了巨大的浮力。

上得岸來,小牯牛對陌生的鄰村充滿了好奇,興奮地叫了好幾聲,我則沒好氣地對它說:

“待會我們還要再游回去,不然這個村裡的牛看到你來搶它們的草,會來和你打架的。”

夏天的天氣是孩兒的臉,說變就變,剛才還是烈日高照,一會兒就變成陰雲密佈了。聽著天空不斷響起的悶雷,我惦記著打穀場上曬著的稻穀,就急忙牽著牛繩往回趕。不知道是不是牛兒也知道我回去的目的,它這回並沒有再倔強,而是默默地跟在我的後面。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風越來越大,天越來越黑,我不由得加快腳步,變成小跑起來。彷彿心靈感應似的,小牯牛也隨著我的腳步同樣小跑了起來。雷聲越來越大,開始有幾顆豆大的雨點砸在地上,激起了地上的灰塵,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坑兒。彷彿受到了環境的影響,牛兒也是同樣緊緊地跟在越跑越快的我的後面。就在我跑的過程中,我總擔心牛兒會超過我,會不小心踩到我,然而現在才知道這種擔心根本就是多餘,每當我回頭慢下來看它時,它也會自動放慢腳步。

就在我邊跑邊回頭看它時,沒有注意路邊的一個土坑,收不住腳的我重重地跌了進去,手中的牛繩自然也脫了手。低頭一看,我的膝蓋擦破了,已經開始流血。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但我顧不得這些,生怕牛兒亂跑而失蹤,要知道在當時的農村一頭牛在一個家庭中的分量,然而讓我驚訝的是,我的小牯牛竟然停下了腳步,回頭來到坑邊,用水汪汪的兩個大眼睛默默地看著我,並用頭輕輕地蹭著我的手……不知怎麼的,自從那時我就不再討厭我的小牯牛了,雖然它有倔脾氣,但在它的心中還是有我這個小主人的,它還知道關心我。牛兒和人也是一樣的,不可能個個都是乖寶寶吧。

然而隨著棉花的種植,再到後來田地的徵收,村裡的牛兒越來越少,直到最後徹底消失了蹤影,然而一心讀書的我並沒有關心家中小牯牛的最終去向。但有一點我是知道的,小牯牛肯定不是在村中老死的,也不是在村中被宰殺了,我想幾乎肯定是被賣了,只是我無心去確證。它被賣的那一天是決定它最終命運的一天,然而於我,我卻不知是哪一天,甚至它何時離開我,都沒有引起我內心哪怕一絲的波瀾。

在無為農村放牛,是怎樣的體驗?

可是就在我寫此文時,我的心中忽然產生了一絲愧意:我的小牯牛任勞任怨,雖然它也沉默少語,但並不代表它沒有豐富的內心。牛兒在農村只能是作為沉默的勞動工具,並不能成為讓人牽腸掛肚的寵物。我深知,動物的世界與人的世界一樣,會叫的孩子有奶吃。我不正如這沉默又倔強的小牯牛嗎?

於是我認真地特意打電話問母親,我家最後養的小牯牛最終去哪兒了。雖然我明知答案,但我還是問了。或許只有這樣,我對小牯牛的內疚才會減少一些。

小牯牛,老牯牛;少時的我,現在的我;我的小牯牛,你在哪裡;我的少年時光,又在哪裡。

TAG: 牯牛牛兒母牛水鬼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