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正月初二出炎官,是一年社火的開始。青海很多地方演社火,開始的第一天叫“出炎官”。說“出炎官”,但出來的卻是“燈官”,由燈官引領,“隨帶了毛糙社火一臺”,為百姓賜福送吉祥。那麼,“炎官”是誰?他就是“燈官”嗎?

炎官&燈官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炎官:

也稱大老爺,是中華民族的先祖,尊稱“炎帝”,火神高坐八抬大轎,身穿大紅莽袍,紅臉黃髮。他發明了火,民間俗稱火神爺。又發明了農耕,民間俗稱神農。出炎官就是請炎帝保佑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燈官:

是南方火神祝融,天帝派他主管人間的燈火,騎白龍馬,身穿黑色莽袍,手拿扇子,民間俗稱“燈官”,請他是保佑歲歲平安,用燈火無恙。

社火中燈官的出現在清朝,鳩佔鵲巢後,原來巡城出遊的炎官——火神爺到哪裡去了呢?

炎官&燈官—先看裝扮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黑袍燈官)

看青海社火中的燈官:黑袍(也有著紅袍者)、素面(或用墨汁畫眉,塗紅腮,或打清水臉子)、黑鬍子,歪戴明代縣令的官帽(這一妝扮和省外那些穿清朝官服的“燈官”不一樣,明顯地戲劇化了),官帽上貼著“槽頭興旺”的紅聯,一看便是代表地域農牧業文化的“燈官”,說這個臨時燈官“牛羊府出身”一點也沒錯。但是,湟源縣納隆村社火中的燈官的打扮確完全有別於青海其他地方,他身著大紅袍、紅臉、紅鬍子,除去那頂七品官的官帽,便與揚州那走出神殿、出遊巡城的紅鬍子的火神爺如出一轍。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紅袍炎官)

湟源縣納隆村社火中燈官的這一妝扮,透出了一些資訊,說明在沒有“燈官”以前,我們的祖先們出的就是紅袍紅臉紅鬍子的炎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到現在把出社火的第一天說成“出炎官”的原因。而清以後,政府要求出“燈官”,只好來個變通,讓“火神爺”戴上了燈官的官帽,從而把出巡的火神爺和管理燈火的燈官合二為一了。這樣一來,炎官雖然從神被降為人,但比起那些由乞丐扮的燈官有威儀,也容易被百姓接受,因為他是神身啊!

炎官&燈官—再看說辭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我們看內地社火中的燈官的說辭:

燈官好,燈官妙。

聽我把燈名報一報:

一團和氣燈,

和合二聖燈,

三羊開泰燈,

四季平安燈,

五穀豐收燈,

六國封相燈,

七財子祿燈,

八仙過海燈,

九子十成燈,

十面埋伏燈,

這個燈,那個燈,

燈官我一時報不清……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這些說辭完全符合他的職業身份,他就是個管燈的人,所以,開口說燈,閉口說燈,而青海的燈官因為有炎官“附身”,所以,他就敢說:

我上奉了王母的金牌,玉皇的敕旨,佛家的寶號,三教的碟文,倒金主(財神)的財運,隨帶了毛糙社火一臺,飄飄蕩蕩,來到下界神州,一來是龍廟降香,二來是清街兩行,三來是鎮壓四方!我東走了東京卞梁,西走了西京長安,南走了南京金陵,北走了北京燕山,所到之處問善惡,帝王頭上管三分!我一路上講的是風調雨順,說的是國泰民安……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你聽,他能“所到之處問善惡,帝王頭上管三分!”而管理燈火的燈官敢嗎?所以,除了開頭的“本豆腐(燈府)老爺,牛羊府出身,坐鎮青菜(欽差)衙門。我狗時出仕,豬時上任,子時出巡,牛時下馬,坐了一時三刻的春官”是燈官真實道白外,其他的全是“炎官”的口氣!

所以,這段說辭把炎官和燈官這兩個身份結合起來了。從這樣的分析可以明確地看出,青海漢族從內地遷徙來青海時,社火還在出炎官。這套說辭除開頭幾句外,也全是炎官的說辭。如果換掉那頂官帽,湟源縣納隆村的燈官妝扮,就是炎官——火神爺!

炎官&燈官—三看歷史留存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青海和全國各地一樣,祭祀火神,是由一個叫“火神會”的機構來組織進行,而且社火都要從火神廟出,沒有火神廟的地方,也要臨時搭建“火神老祖燈棚大會”,或將火神供在火神會會頭家中,社火就從這個家出。所以,出社火的第一天成為“出炎官”也是有來頭的。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在中國歷史上,火祖廟——火神會——社火,三位一體,是民間火神崇拜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這種文化形態至少是從唐宋開始,盛行於明清的,在我省的其他地方,這種文化遺存已消失或者存在的不完整,最鮮明的標誌就是很多出社火的地方沒有火神廟。有地方還演變為從娘娘廟、關帝廟出社火等。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以湟源為例,據《西寧府續志》載,湟源在新設丹噶爾廳時,共有火祖廟兩處:“一在東關,一在西關,乾隆48年建”。納隆村一處,嘉慶18年建,在一個原來小小的丹噶爾廳所屬地竟然有三座火神廟,足以說明火神崇拜當時在這一地區的盛行。

十分可惜的是這兩處火祖廟後來或被拆做它用,或遺棄挪做它用。只有納隆村的火祖廟,在村民的保護下,留存至今。納隆的社火就從這裡出,並保留了完整的社火文化。

青海社火演出第一天為啥叫“出炎官”,炎官和燈官有什麼關係?

納隆社火有諸多特點:

1、“燈官”裝扮是紅袍、紅臉、紅鬍鬚,就是火神老祖的打扮。這一裝扮保留十分珍貴,它保留了許多火神崇拜的原始訊號。

2、他和社火中的其他角色啞巴、大身子等,保留了古羌文化的原始信仰及蛙崇拜(性、生殖崇拜)資訊,

3、報兒、馬子保留了明代以前青海軍屯文化的資訊。

轉載自公眾號:樂都萬事通 微信網友

TAG: 燈官社火火神炎官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