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衛鑠(272—349年),東晉女書法家。名鑠,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汝陰太守李矩妻,衛恆從女,世稱衛夫人。師鍾繇,妙得其法。

【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後人作衛夫人作書圖

瞭解書法史的人,多半知道衛鑠是王羲之的老師。對衛夫人書法的評價,古即有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稱:“晉中書郎李充母衛夫人,善鍾法,王逸少之師。”李嗣真《書後品》謂:“衛正體尤絕。”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言:“右軍本衛漪所傳,後雖改學,師法猶在,故衛家為書學大宗,直謂之統合南北亦可也。”

【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急就帖》(稽首和南帖),來源:玉煙堂法帖

作為“書聖”王羲之的授業老師、中國書法史上第一個明確記載的女性書法家,衛夫人的書名當然是極大的。但是,由於時間的確過於久遠,她流傳下來的書法卻並不多見。

由於衛鑠傳世作品實在太少,我們只能透過這屈指可數的幾行字跡去尋繹隱於其間的美學元素。古人言衛夫人書法授之於鍾繇,從此作來看,甚可信。其筆法與結字都與鍾繇《昨疏還示帖》《宣示表》相仿,清勁閒雅,體端貌和,得鍾書神髓,腕下有萬種風情。學書至此,可謂大成。

【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鍾繇《宣示表》區域性

衛夫人的書法,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雅”,起筆收筆,乾淨利索,毫不遲疑,行止自如,勢若和風。“雅”是一種內在修養的外現,在秉承“雅”的基礎上,做到運筆自如,變化萬端。

衛夫人筆下的小楷,字勢多呈方正,與王羲之的修長字態略有不同,或許那時的楷書還未真正成熟,顯得古雅、憨厚,去古未遠,令人回味的空間更大。衛夫人書法中的一些字,如果讓王羲之或王獻之來寫,恐怕就不是這樣子了,他們可能會寫得更開張、更疏朗,在撇、捺上伸張整個字的體態。

【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近奉帖》(和南帖),來源:絳帖明刊本

而衛夫人的字恰恰相反,撇、捺處理得極短小,動作短促,不故作險奇之筆,不使線條駁雜、冗長。與二王相比,衛夫人的字寫得含更加蓄柔和,由此可見衛夫人在書寫時的情景,其筆鋒排程迅捷,輕輕畫過,不刻板、不飄忽,而力蓄其間,最後之兩點也寫得靈巧,如美人之雙目,鑲嵌左右,美目盼兮,巧笑倩兮,似乎讓人看到一位古代美女飄逸隱秀的美態。

【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近奉帖》(和南帖),來源:絳帖明刊

東坡曾言:“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由於小,使得筆墨馳騁的空間也小了。如何寬綽,是每一位小楷書家所面臨的問題,不能因其小而“屋下架屋,格局愈小”。在這一點上,衛鑠是遊刃有餘的。

在整個字形的處理上,衛鑠善於將字形處理得寬博、疏朗,有一種“外凸”的力量從字形中心向外散開,她的字通常內部留有極大的空間,化沉悶為通透。

【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近奉帖》,來源:淳化閣帖遊相本

再者,如筆畫繁多的字,調鋒精細,穿插自如,嚴整緊湊。書寫過程是在平和的心態下完成的,寧靜使得筆下有“淡定”的美學感受,淡而雋永,清不膚淺,一筆一畫都交代得清晰明瞭,首字與終字,在速度的比照上是一致的。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心平如水,清和其情。

衛鑠的書寫,如和煦之細風,滋潤著腕下空間。《古名姬帖》的內容中有段文字:“摹鍾繇三帖,愧未似為恨,直欲廢書耳。”可見衛鑠在書法上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目睹其書毫釐處的細微之妙,令人回味無窮。

【衡水說】衡水說·衛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衛夫人

《古名姬帖》

姚孟起《字學意參》說:“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纖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筆頭過小,雖清不腴。”《得古名姬帖》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這種清腴、情韻兼勝,相互激發的美,沉浸其間,頓覺月明天淨,毫無纖翳。

TAG: 衛夫人衛鑠鍾繇書法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