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作為中國人民,我們都是天生自帶繁簡轉換器的——雖然從沒學過繁體字,但你仍然可以順暢地閱讀這句話。

那麼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呢?讀完今天的文章,相信你心中自有答案。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繪圖:豐子愷

漢字

的簡化

,一直在進行

從五四新青年們提倡簡化文字開始,到如今簡體字家喻戶曉,已經過去了近百年。漢字簡化,固然與社會觀念、政治需求相關,但同時,它也是文字發展史上的必然——簡體字,可能並不像你想的那樣“簡單”。

甲骨文、金文與篆書,它們見證了漢字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為了記錄更多內容,字形不斷分化,增加表音或表義符號,這是文字“繁化”的階段。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但當漢字體系成熟之後,就要由繁趨簡了。作為記錄語言、交流思想的工具,最基本的要求是“便於使用”。漢字簡化,符合文字發展的總趨勢。

由複雜難辨的小篆發展成好寫好認的隸書,這個“隸變”過程正是漢字史上最大的簡化——經此歷程,漢字才算是從古文字進入到了今文字階段。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漢隸中的典範《華山廟碑》

有了隸書之後,古人也未必一筆一劃地遵從標準寫法,而是常常連筆,形成行書、草書,也因此造就了很多簡化單字。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蘭亭序》唐代馮承素摹本

後來楷書開始通行,工匠們在刻碑、雕版的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依然會減省筆畫,從而形成了簡明的“俗體字”。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元代的《古今雜劇》與《京本通俗小說》中都有大量俗體字,這是民間傳抄過程中自發進行的漢字簡化。

所以,漢字的簡化是一直在悄然進行的。新中國成立後推行簡體字,也只是人為地、系統化地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已。

漢字的簡化方式:

1。

改換偏旁

:如“燈”變“燈”,“遠”簡為“遠”,都是將漢字的聲旁簡化。或用簡單符號來替代偏旁部首中的複雜部分,如“對”簡為“對”、“漢”簡為“漢”等。

2。

刪減元件

:如醫(醫)、雖(雖)、務(務)等,都是刪掉繁體字中的“零件”,用部分代替整體。

3。

行書、草書文字楷化

:如門(門)字,來自王羲之的行書;發(發)字,來自智永的草書。

4。

同音假借

:如“裡面”的“裡”,用“裡”代替;“剛才”的“才”,以“才”代替。

現代簡體字,

古代就有了

那些古已有之的簡化字,不少都被引入瞭如今的簡體字中。

有學者根據1986年版《簡化字總表》統計過,除了用簡化偏旁類推的那些字以外,大部分簡體字在古代都已出現。其中約29%源自先秦兩漢,約38%產生於元明清,而新中國新造的不到1%。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北齊《集敬碑》中就出現了簡體字“亂”、“無”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清末太平天國發行的錢幣上,“國”字簡化為“囯”

例如,“雲”最初就寫作“雲”,甲骨文為: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後來它為了用來表示“說”的意思,才在表示雲彩的“雲”字上加“雨”字頭以示區分。現在重新簡化為“雲”,實際上是回到了當初。

若論“內涵”,從漢字字形的表意作用來看,很多簡體字甚至優於繁體字。比如繁體“眾”字,單看字形,完全講不出所以然,而簡體的“眾”就一目瞭然:表示人的群體。繁體“塵”是個會意字:鹿群在土地上走過,要繞個彎子才能聯想到“揚塵”;而簡體“塵”字則頗為形象:塵就是顆粒細小的土。

“親愛”二字(繁體寫作“親愛”),被人們說成是“親不見、愛無心”,這其實也缺乏說服力。“愛”變成“愛”,源於草書。草書楷化的“愛”字,在元代的書中就有出現。

王羲之這樣寫“愛”字: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蘇軾這樣寫“愛”字,“心”早已隱去: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而“親”字,在金代的《改並四聲篇海》中就已經出現過了,並不是如今為了簡化漢字才刻意發明的。

繁簡轉換,是個大坑

繁體變簡體的最關鍵問題在於,繁體字與簡體字並非一一對應的關係。所以,直接使用軟體或網頁的“繁簡轉換”功能,常常會出錯。

例如“著”字,表示“寫作”時,繁簡寫法相同,但除此之外,它還可以作為“著”的繁體字出現。又如“乾”,讀qián時為八卦卦象之一,表示天,繁簡同形;讀gān時則是“幹”的繁體字。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對上面這種情況,大多可以根據文字學原理加以辨析與記憶,以免掉進坑裡。

再比如,簡體的“發”字,繁體對應“髪”與“發”兩個字。帶“髟”的字往往與毛髮有關,如“垂髫”、“鬢角”、“鬃毛”,所以“白髮”的繁體要寫成“白髪”。而“發”意為射出弓箭,並且引申為啟動的意思,所以“發生”的繁體要寫成“發生”。

即便如此,有的繁體字還是極易搞混。比如“飢餓”與“饑荒”,繁體字原本是要寫成“飢餓”與“饑荒”的。“飢”指人體的感覺,“饑”則指農作物歉收。這兩個字在先秦時是不通用的,後來偶爾通用,等到簡化時就直接合二為一了。

還有的看起來像是一個字的繁簡版本,實際卻是兩個字。

比如“馳騁疆埸”,現在多作“馳騁疆場”,但“埸”其實不是“場”的繁體“場”,而是讀作yì,右邊是“易”不是“昜”(yáng,同“陽”)。

“疆埸”本指邊關,誤傳為“疆場”之後,就變成泛指戰場了。這類以訛傳訛,時間長了就弄假成真,也是語言文字演變的正常現象。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對了,還有件好玩的事兒,估計現在好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就是咱們國家建國後,雖然已經有了1964年釋出的官方簡體字規範,但民間自發的漢字簡化並未止步——比如筆畫複雜的“餐”,人們常常簡寫為“歺”。

應此需求,1977年我國公佈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這批簡化字被稱為“二簡字”。

你來感受一下“二簡字”長啥樣: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什麼炸大王??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由於“二簡字”簡化得有點過度,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混亂,所以1986年它就被廢止了。

“二簡字”雖然在正規報刊中出現的時間很短,但直到現在,我們仍然能在一些手寫標牌上看到它的蹤影:

博物|簡體字繁體字,到底誰更好?

撰文 | 宰予

微信編輯 | 高興

TAG: 簡體字簡化漢字繁體字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