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凱社群自助圖書館開放

博凱社群自助圖書館開放

博凱社群自助圖書館。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這樣道出讀書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這一句話也被印在了博凱社群自助圖書館的牆上。博凱社群擁有4個大型住宅小區和3所學校,常住人口過萬。以前,社群內沒有大型的公共閱讀場所,一度被居民們稱為“文化沙漠”。近日,一所嶄新的“中山書房”開進了博凱社群,讓書香近在咫尺。

多元設計 滿足多樣閱讀空間需求

走進博凱社群居委會,搭上電梯到達二樓,一出電梯就能看見佔地數百平方米的博凱社群自助圖書館。推開圖書館的玻璃門,一面立體的白色石牆上印著關於讀書的名言名句。博凱社群四面環山,一扇扇透亮的玻璃窗把圖書館外的青山綠樹也“帶”了進來,遠遠看去,牆上彷彿掛著一卷生動的風景畫。

圖書館內,三架高大的原木色書架構成了幾堵壯觀的書牆,看起來令人震撼。此外,幾架低矮的書架擺在寬闊的裡廳中央,放置著不少兒童書籍,書架上特地擺著幾套新書和幾盆生機勃勃的綠植。

為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圖書館見縫插針地設定了很多座位。進門大廳擺放有三套桌椅組合和長排的吧檯,遠離裡廳的書架,滿足客人討論和活動需求。一個書架內部掏空,放上軟墊,就是幾個書友共享的小空間。光滑的木質平臺和可拼接的座椅讓人可趴可坐,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閱讀天地。

除了傳統閱讀方式,圖書館還特別安裝了無線網路,並在窗邊放了一排嶄新的電腦,兩位女孩正坐在電腦前查閱資料。大門旁擺放了兩臺自助辦卡、借書裝置,讀者只需帶上身份證就可以透過機器辦理借書卡,借出的書籍可以在任何一家中山書屋自助歸還,從辦卡到完成借書,讀者只花了不到五分鐘。

緊鄰社群 孩子文娛有場所

下午時分,四五個家長帶著小孩陸陸續續走進圖書館。孩子們坐在木地板上,安靜地翻看著書架上的繪本。社群的工作人員陳師傅穿著工作服坐在吧檯前,正為口渴的讀者倒水,“目前是我一個人管理書屋,書屋從下午2點開放到晚上9點,週一休館。因為書屋剛剛開放,周圍居民知道這裡的不多,一般下午四五點小朋友放學後來看書的人會多一些。”陳師傅還介紹,圖書館已配備了咖啡機,人手充足後會為讀者提供更多樣的飲品和服務。

楊女士前一天剛從業主群知道新圖書館開門的訊息,就特意帶著一年級的兒子來到書屋看書。小男孩一進到書屋就高興地放下書包,拿了一本科普繪本趴在椅子上看得入迷。楊女士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小區會所也有一個圖書室,但所藏書籍大多老舊,根本不適合孩子閱讀,平日很少人會去。這次帶著孩子來新圖書館“打卡”,發現這裡有很多兒童書籍和科普雜誌,來看書的孩子不少,愛讀書的兒子還在看書時交到了新朋友。

“這裡環境安靜,座位很多,離家和學校都很近,很有閱讀和學習的氛圍。我打算以後在孩子放學就把他帶到這裡寫作業、看書。我還特地告訴他,在圖書館不要大聲說話,讓他養成良好的社交習慣。”楊女士說。

“文化沙漠”迎來閱讀“甘霖”

劉先生今年50多歲,是個不折不扣的“書蟲”,9月18日晚,他正揹著手在一面高大的書牆前踱步觀察。自從看新聞得知家附近開了博凱社群自助圖書館,他特地下班後趕過來體驗。“我很看重閱讀的環境,像以前老圖書室沒有空調,只有幾張椅子和舊書架,我根本不會想進去看書。這個書屋很寬敞,裝修明亮,閱讀的位置也多,我很願意來這裡讀書。”

在博凱社群居住多年,劉先生對圖書館渴求多年,“這裡以前沒有什麼大書店或者圖書館,雖然小區環境很好,但可以說是‘文化沙漠’。我們要看書只能開車到老城區的博雅書店或者華凱圖書館,現在再也不用去那麼遠的地方看書了。”

“社群圖書館的成立是我們閱讀發展的第一步,環境和服務已經建設好了,以後還有進步的空間。我喜歡人文社科類的書籍,書屋裡這類的書比較少,希望今後能多補充一些高質量的書籍,也可以舉辦一些閱讀沙龍等活動。”劉先生說。

TAG: 圖書館博凱社群書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