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古戲臺大觀

清代中期,揚州消費經濟不斷興盛,戲曲活動也日漸活躍起來,很快成為全國的戲曲盛都,其戲風之烈一時無二。江都素稱“花鼓之鄉”,逢年過節有打花鼓、蕩湖船、舞龍燈、踩高蹺、送麒麟等演出習俗,並逐漸演變發展成花鼓戲、香火戲。為適應表演需要,各種演出場所也就層出不窮。

江都古戲臺大觀

村鎮草臺。為了行驅邪祈福與酬神祭鬼之事,以及便於百姓觀劇,許多香火戲都是在臨時搭建的戲臺上表演的。這種臨時用竹、木、繩綁紮搭建,扯起布幔供演出的戲臺子,俗稱“草臺”。而長期流動於村鎮演出的戲班子,也就被叫做“草臺班子”。這類戲臺一般是隨搭隨拆,農閒時節選在空曠、寬闊的曬場上搭建,有的甚至就近搭在播耕前的農田中,時而為演劇場,時而又墾為稻田,真可謂曲終人散,戲終臺拆。

江都古戲臺大觀

萬年臺。戲曲演出常和民間廟會習俗結合起來,所以在廟宇建築也就出現了萬年臺。所謂“萬年臺”,是為廟宇戲臺起的吉祥名字,即“綿延長久,千秋萬代”之意。因香火戲多以酬神為主要內容,故用以演出的萬年臺又稱為“神臺”。據不完全統計,在清嘉慶年間,江都境內建造萬年臺近30座。到了抗戰之前,則增加到近40座。萬年臺分佈很是廣泛,其中較為著名的有:

仙女廟萬年臺。咸豐二年(1852)重修。前殿朝南,臨河而建,進正門為萬年臺。萬年臺屏壁上方漆書“歌舞昇平”4字,下方彩繪海波、紅日,兩側有偏門,門楣為扇形,東刻“龍飛”,西刻“鳳舞”。萬年臺左右分設休息房間,戲臺北有院落,為觀戲之處。

江都古戲臺大觀

邵伯中大王廟萬年臺。建於清道光年間,在運河西岸潘家古渡南。一進大王廟,是一座坐南朝北的萬年臺,正面對著大殿。戲臺兩旁六角門頭上有扇形畫,畫中分別寫有“出將”、“入相”。東西兩側有串樓,串樓與大殿圍成方形大院。院內鋪有石板,可容千餘觀眾,自帶板凳看戲。串樓置有桌椅,供地方士紳觀劇專用。

該廟由當地漁民、船民發起興建,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保佑他們水上平安。每到臘月,則集中舉辦戲曲演出。每臺戲開場,一般先是跳加官、跳財神,後唱大戲。演出的劇目通常有《文王賢》、《搖錢樹》、《呆徒富貴》、《瓦車篷》、《蓮花庵》等,有時甚至通宵演出,從天黑唱到拂曉。建國後因興修水利,戲臺被拆,現闢為“邵伯保衛戰歷史陳列館”。

江都古戲臺大觀

邵伯城隍廟萬年臺。兩側有串樓,串樓下有二十四司群鬼泥塑,院內與串樓可容千餘觀眾。戲臺較高,院內無座位。大殿正中置三套桌椅,為地方名流捧場的專座。常年演出的劇目有《狸貓換太子》、《包公案》、《乾隆下江南》等。

此外,大橋鎮法源寺,邵伯鎮泰山宮、萬壽宮、火星廟,仙女廟禹王宮,宜陵鎮東嶽廟,小紀鎮都天廟,樊川鎮炎帝宮,真武鎮北關帝廟的萬年臺都很有名。此外,大橋鎮東嶽廟過門樓小天井朝北的戲臺、郭村鎮華院寺的戲臺、樊川鎮泰山廟的戲臺也都較具規模。

江都古戲臺大觀

會館、祠堂戲臺。為了適應社會及商務活動的需要,滿足市民激增的看戲需求,一些公共建築,如會館、祠堂也相應建起了戲臺,以供演出之用。如:

江都古戲臺大觀

仙女廟雙桃會館,在仙女鎮禹王宮西側,建於清代中葉,為江西木商所建之會館。其供演出的戲臺是用木板拼搭,座位亦是臨時租用群眾的板凳代替,演出的劇目有《關公顯靈》、《罵燈記》、《白蛇傳》、《五子哭墳》等,解放後改為影院。

仙女廟方家祠堂,在原江都飯店北側,建於清代中葉,亦是為了觀劇需要而臨時搭建戲臺,由群眾自帶板凳觀戲。演出劇目有《三門街》、《收徐達》、《四老爺打麵缸》、《桃花女》等。

大橋徐氏宗祠,建於清末。民國年間亦曾闢出廂堂廳房三間做劇場,南邊院落為觀劇之處。(朱毓麒)

TAG: 戲臺萬年演出串樓觀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