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看古裝劇男主角耍劍都很帥,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古代打鬥時劍鞘會隨手丟掉嗎,還是拿在手裡?一個完整的劍由劍體和劍鞘組成,我們通過了解劍體和劍鞘,來看看這個問題的答案。

劍體那些事

劍在古代有著非常長遠的歷史,因此也被稱為“短兵之祖”,其長度大概是20釐米到一米不等,劍開始發明是一種可以防身又方便使用的兵器,如《釋名·釋兵》中所說“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

“帝採首山之銅鑄劍”(《黃帝本紀》),可以看出早期的劍是由青銅製作的,目前考古可以瞭解到的青銅劍最早出現時間為商周,這時的劍體構造還比較簡單,也比較短小,大多隻有30-40釐米,像匕首差不多大,由劍身、劍莖、劍首三部分組成,下圖為商代的鈴首劍。其中劍莖也就是手柄,握手的部分,而劍首是人們為了好看,在尾部加的一些動物或者其他形象的圖案。

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劍體的長度逐漸加長,這時劍的長度達到了40-50釐米,實用性也從防身逐漸變成了進攻,而且也出現了劍格,劍格也就是劍身跟手柄之間,可以保護手的一個小部分,下圖為越王勾踐劍。

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到了秦漢時期,劍體的材料更加豐富,除了有青銅劍,也有鐵劍,而且也有了劍穗,劍穗是系在劍首的裝飾品,邢金善先生在《中國傳統劍文化考論》中說到,“劍柄上適佩劍穗,稱為‘文劍’,無劍穗的稱為‘武劍’。”可以看出劍穗成了區分文人墨客與武將的一個小玩意。

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而此時,劍的實用性已經慢慢被刀所代替,由於這時製作刀的技藝已經很成熟,而且戰爭大多是騎兵,而騎兵用劍就不太能發揮能力,用刀揮臂劈砍比較有殺傷力,所以劍已經失去了它戰場上的實用性,變成了一種娛樂的專案和作為禮節的象徵,像漢朝就透過佩戴的劍來區分不同的身份地位,佩劍成了一種貴族的禮儀,如《後漢書輿服志》所說“自天子至於庶人,鹹皆帶劍”。

雖然如此,民間對於劍的熱愛還是不減,很多詩人也作了很多關於劍的詩句,如王維的“一劍曾動百萬師”,李白的“拔劍四顧心茫然”,杜甫的“看劍引杯長”,這些都可以看出劍在人民的心中還是有很重要的地位,成了詩人表達凌雲之志的一種工具。

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劍鞘那些事

有了劍體,自然就有了劍鞘,劍鞘是用來保護劍體的,因此劍鞘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劍鞘材料為皮革、木料、金屬等組合而成,有單劍鞘,雙聯劍鞘,多聯劍鞘幾種。單劍鞘就是隻有一個劍室,裝一個劍體的劍鞘,雙聯劍鞘就是有兩個劍室,可以裝兩個劍體,多聯劍鞘則是有多個劍室,可以裝多個劍體。而這些雙聯以及多聯的劍鞘,體積大,攜帶不方便,明顯是不適合作戰,主要是跟祭祀有關係。

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一個完整的劍鞘,隨著慢慢的發展與改進,也包括了劍璏和劍珌,劍璏是固定在劍鞘上的,是可以穿繫帶子系在腰上,劍珌是在劍鞘末端的裝飾品,大多為玉製品。

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打鬥時劍鞘是否會丟掉

打鬥時劍鞘是否會丟掉,我們先來看看《水滸傳》跟《三國演義》中的描寫。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記載:李逵道:“好,好。我的腰刀已搠在雌虎肚裡了,只有刀鞘在這裡。若開剝時,可討來還我。”曹太公道:“壯士放心。我這裡有的是好刀,相送一把與壯士懸帶。”李逵解了腰間刀鞘並纏袋包裹,都遞與莊客收了。

《三國演義·第四回》記載: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操解鞘付布。

雖然《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描寫的是刀鞘,但是劍鞘跟刀鞘其實是差不多的,從上面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出,曹操跟李逵都要解開刀鞘,而且李逵刀都不在身邊,只剩刀鞘在身上,也就是說刀鞘是系在腰帶上的,劍鞘其實也是一樣。

上面我們說到,劍鞘上固定有劍璏,這是一個將劍鞘固定在腰帶上的部件,也就是說劍鞘一般是固定在腰帶上的,看出土的一些佩劍銅人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古代打鬥時,劍鞘是隨手扔掉,還是拿在手裡呢?

既然劍鞘是固定在腰帶上的,那打鬥時自然只是拔出劍,肯定不會解開劍鞘丟掉,也不會拿在手上,何況劍鞘製作繁雜,一些劍鞘上面還有珍貴的玉飾,每一把劍體各配一個劍鞘,扔了劍體就沒得保護了。

TAG: 劍鞘劍體刀鞘可以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