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中國是一個禮樂之邦,音樂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的音樂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國人,當古典音樂流瀉而出的一剎那間,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動,這就是中國古典音樂之美。這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寶。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壎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 ,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地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起源於漢族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

壎在古代用陶土燒製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現在有八孔,九孔,十孔,雙八度等,六孔壎目前市場上不常見)。亦稱“陶壎”。以陶製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壎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地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1]

相傳壎起源於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古時候,人們常常用繩子繫上一個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擊打鳥獸。有的球體中間是空的,掄起來一兜風能發出聲音。後來人們覺得挺好玩,就拿來吹,於是這種石流星就慢慢地演變成了壎。

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如扁圓形、橢圓形、球形、魚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

壎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側壁開有音孔。

壎經歷了漫長階段,大約在四五千年前,壎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兩個音孔,能吹三個音。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前些年在甘肅玉門火燒溝出土的父系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初期的壎,有三個音孔,能吹四個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時期,壎發展到五個音孔,能吹六個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壎已有六個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了。壎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六個音孔,經歷了3000多年的漫長歲月。

壎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樂器之一。在可考的文字記載中我們可以確認,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只是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人們除了在欣賞宮廷雅樂時還可偶或一聞壎樂外,幾乎不知道還有壎這樣一種樂器了。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壎樂幾絕於耳。

八十年代以來,在演奏家、製作家和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壎作為樂器有了標準化和規範化的製作,喜愛壎樂並且學習、演奏的人越來越多,習壎的熱潮悄然興起。從壎上人們似乎找到了遺失已久的古風,壎正在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電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大型歌舞劇《兵馬俑》以及各地方戲曲等都出現了大量的壎樂作品,並且湧現出《風竹》、《楚歌》、《遐思》等優秀的壎獨奏曲。

古琴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絃,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絃;可見中華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宣佈,中國古琴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籍記載琴的創制與中華文明之初的帝王有關,《琴操》載:“伏羲作琴。”《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禮記》記載“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漢代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做弦,刻桐木為琴。至五帝時,始改為八尺六寸。虞舜改為五絃,文王武王改為七絃。”

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等典籍,周朝時,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也盛興於民間,《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詩經·小雅·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詩經·小雅·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說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

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考古發現最早的古琴,為2016年在湖北棗陽郭家廟,出土的周朝曾國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將我國有實物佐證的琴史提前約300年 。

中國古琴文化歷史悠久,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聲響有五音。傳說炎帝在沁源景鳳羊頭山下“黍定黃鐘”,發現了音樂,炎帝神農氏又“削桐為琴、繩絲為弦”,創造了最初的琴。

編鐘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 ,編鐘興起於周朝,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引在木架上懸掛一組音調高低不同的銅鐘,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樂。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中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唱響太空。

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佔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臺。曾侯乙墓編鐘由19個鈕鍾、45個甬鍾,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鎛鍾共65件組成。這些鍾分3層8組掛在鍾架上,直掛在上層的3組叫鈕鍾,斜懸在中下層的5組叫甬鍾,其中最小的一個鈕鍾高20.4釐米、質量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調作用,最大的一個低音甬鍾高達153.4釐米、質量為203.6千克,全套編鐘總質量在2500千克以上。鍾架是銅木結構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長10米以上,上下3層,高273釐米,由6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託。整套編鐘和樑架氣勢宏大、壯觀無比。演奏時樂隊由幾個人組成,用6只丁字形木錘敲高、中音,用兩根長形棒撞低音。經聲學專家研究,編鐘中的每隻鍾都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只要準確地敲擊鐘上標音的位置,它就能發出合乎一定頻率的樂音,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這套編鐘的定音訊率為256.4赫,與如今鋼琴上的中央“C”頻率幾乎完全相等。

在中國古代,編鐘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曾侯乙編鐘上還標有和樂律有關的銘文2800多字,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顯示了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先進水平。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動聽,能奏出歌唱一樣的旋律,又有歌鐘之稱。

笛子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笛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漢族樂器 ,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

笛子常在中國民間音樂、戲曲、中國民族樂團、西洋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音樂的代表樂器之一。在民族樂隊中,笛子是舉足輕重的吹管樂器,被當做民族吹管樂的代表。

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

中國笛子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先輩們點燃篝火,架起獵物,圍繞捕獲的獵物邊進食邊歡騰歌舞,並且利用飛禽脛骨鑽孔吹之(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和傳遞訊號),也就誕生了出土於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

1977年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約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

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現代中國音調完全一致,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了7孔賈湖骨笛(距今約9000年),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併發明瞭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而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兩隻笛,吹孔平面與按音孔平面相交約為90度的夾角,這與曾侯已墓笛(篪)的吹孔位置極其相似。在時間上,兩者相隔幾百年;在空間上,湖南長沙和湖北隨縣相距數百里之遙,而吹孔位置幾乎-致,由此可見先秦到漢初橫吹笛或篪的普遍形制。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現代的笛已十分相像。

笛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早已就賦予了“文化”的含義,笛文化有著將笛及笛藝術所引發的、多邊的文化、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閃爍著耐人尋味的光輝。

笛類樂器,根據我國近現代民間與專業最普遍的、約定俗成的稱謂,“橫吹——邊稜”類的樂器統稱為笛。在這些笛類樂器中,有吹孔靠近樂器封閉端的笛,也有吹孔雖靠近封閉管端,但吹孔平面與指孔平面相交近似於90度夾角的笛,也有吹孔居中的笛。在國家和民間的文藝表演團體以及社會群眾業餘文化生活中,笛的演奏與應用佔有明顯的位置。中國的笛在中國長期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已形成固有的特徵並以中國笛文化的鮮明特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琵琶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琵琶,彈撥樂器首座, 撥絃類弦鳴樂器。木製或竹等製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有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絃的方式發聲的樂器。

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國近代漢族民族音樂史上有“海派”(浦東派)琵琶、“浙派”(平湖派)琵琶、“汪派 ”(汪派)等多流派。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所以說當時的“琵琶”形狀類似,大小有別,像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琵琶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珞(或玳瑁)等材料製成的假指甲撥絃發音。

大約在秦朝,開始流傳著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

到了南北朝時,從西域傳來了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的樂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國的琵琶結合起來,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橫抱式為豎抱式,改撥子撥奏為右手五指彈奏。經過不知多少藝術家的改進,才成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兩種琵琶。

華文化源遠流長,在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歷史長卷上,琵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畫上了濃墨重彩 、璀璨光芒的一筆。在中國文學史上,也留下了大量賦詠琵琶及其表演的詩篇,不少名篇膾炙人口,流傳至今。這些燦爛的詩篇詞句,是我國文學藝術的豐富遺產,也是民族音樂的瑰寶。在歷史上歌詠琵琶的賦、詩、詞、曲中,以唐代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最具代表性,極為生動而傳神,成為千古傳誦的詩作名篇。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手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進行了刻畫。

二胡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原本叫“嵇琴”和“奚琴”。最早記載嵇琴的文字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宴榮山人池亭詩》:“竹引嵇琴人,花邀戴客過。”,宋朝學者陳暘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而胡琴是中西方拉絃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鑑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併發明瞭二胡揉弦,從而擴充了二胡的音域範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很快,為了大力發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過整理被灌製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起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後湧現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效能超常發揮,並刻意創新,使二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古箏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中華民族傳統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古箏結構由面板、琴絃、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1]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38弦箏為最多(分瑟·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絃等,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21,S代表S形嶽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釐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古箏於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顧得名秦箏,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關於古箏的起源,仍無定論。

第一種說法是“分瑟為箏”。唐代趙磷《因話錄》中記載:“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絃。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的《集韻》也支援這種觀點:“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日本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第二種說法是“兵器改良”。這種觀點認為,古箏原本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後來在上面加上琴絃,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因此有著“箏橫為樂,立地成兵”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體積龐大的古箏便失去了兵器的作用,僅作為樂器的形式出現。

第三種說法是“音響命名”。後漢劉熙《釋名》箏條所說:“施弦高急,箏箏然也”,古箏的“箏”便是以音響效果命名的。

第四種說法是“蒙恬造箏”。漢代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絃,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由此可知,漢代以前的古箏形制應為“五絃,築身”,但是當時“並(山西)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古箏了。唐代杜佑的《通典·樂四》記載:“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製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釐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儘管考古學家們稱之為骨哨,但從它的形狀、結構和發聲原理同現代簫笛作一比較,已基本上具備了樂器的雛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無怪今天有許多管樂大師們都認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乾脆稱它為“骨笛”。那麼用竹子做的吹奏樂器又是什麼年代形成的呢?《呂氏春秋》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崑崙之竹為管”的記載。據說遠古時期氣候較暖,中國黃河流域遍長竹子,只是因為後來氣候變化,竹子的生長線才南遷到長江流域。伶倫伐竹為管的記載,充分說明了用竹子做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據傳,後人將伶倫所訂的律管編排在一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簫。

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一部稱之為“箾韶”的古代樂舞,“箾”即是今天的“簫”字。因為這部樂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簫來演奏的,所以我們認為《韶》的演奏使簫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共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籥”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由此可見從《箾韶》到《大夏》,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歷過多年的輝煌時代。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它們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自從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簫做為古代樂器的實物才得以我們親眼所見。因此提起“絲竹”二字,人們自然會想到這種樂器。

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疊音和打音等,但靈敏度遠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垛音等表現富有特性的技巧,而適於吹奏悠長、恬靜、抒情的曲調,表達幽靜,典雅的情感。簫不僅適於獨奏、重奏,還用於江南絲竹、福建南音、廣東音樂、常州絲絃和河南板頭樂隊等民間器樂合奏,以及越劇等地方戲曲的伴奏。在古曲《春江花月夜》中,一開始洞簫奏出輕巧的波音,配合琵琶模擬的鼓聲,描繪出遊船上簫鼓鳴奏的情景,在整個樂曲中,簫聲綿綿,流暢抒情。

此外,琴簫合奏,相得益彰,委婉動聽,更能表達出樂曲深遠的意境。

箜篌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箜篌是中國古代傳統彈絃樂器又稱撥絃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樂使用外,在民間也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從十四世紀後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從古代大量演奏影象中所繪的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倉院儲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又杜佑的《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影象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後,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印度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古代除宮廷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民族管絃樂隊中應用。

箜篌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禪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記·孝武本紀》:“於是塞南越,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絃及箜篌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品柱。豎箜篌,漢代自波斯傳入,後被稱為“胡箜篌”。《隋書音樂志》記載:“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樂器。”

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儲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遺存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部分箜篌的圖樣。

並且在《孔雀東南飛》中曾敘“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中提及箜篌。

箜篌按十二平均律七聲音階降C大調定弦——雖然七聲音階弦列跨度較大,在彈奏音高變化大的旋律時可能比五聲音階弦列微微費時,單手最大音程也小一些,不如五聲音階弦列在表現五聲音階旋律時流暢,但在七聲音階弦列上可以單手直接彈出五聲音階旋律,而在五聲音階弦列上要彈出七聲音階旋律必須有左手的配合,更會大大限制靈快。七聲音階旋律畢竟要比五聲音階旋律多得多。

|

時代

·

鄉創週刊 |

致敬經典|中國九大傳統樂器!

TAG: 箜篌樂器琵琶演奏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