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鳳台小戲|別具湖光山色之韻味

戲曲·鳳台小戲|別具湖光山色之韻味

鳳台小戲是山西省和順縣的地方戲曲小劇種,因產生於和順縣鳳台村而得名,列入傳統戲劇類。鳳台小戲的曲調流暢而優美,風格清新,結構方整,節奏活躍富於變化,是一個劇目短小精悍、音樂清脆明快、表演細膩雅緻、服飾道具輕便的小劇種,鳳台小戲總的看來,具有一種湖光山色的韻味。200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鳳台村不僅景物宜人,且有絢麗多姿的戲劇藝術、音韻優美的道教音樂和豐富多彩的刺、塑、雜耍等地方民間工藝,遐邇聞名,如此的自然與文化環境,為小戲的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小戲的繁榮又為鳳台人展示才華提供了場所,爭得了榮譽。

據資料記載,“鳳台小戲”是由說唱“西廂曲”發展而來。傳說在明末清初,一個陳姓商人由南方來到和順縣以賣筆墨紙為生,後娶妻生子在鳳台村落戶,在閒暇時間,他常常給村裡人說唱“西廂曲”。所用的曲調都是江南民歌小調,起初僅有《銀紐絲》《茉莉花》《張生和鶯鶯》等南方地區民間曲調和片段詞曲,主要以口頭說唱為主,形式和音樂也很簡單。當地老藝人追憶:在民國初年,當地有一個叫盧德芳的藝人家裡有一本麻紙的鳳台小戲的手抄本,上有鳳台小戲劇目30餘個,後來遺失。

鳳台小戲的傳統劇目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從其他劇種移植來的整本戲;二是源於地方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的小戲;三是形式上以歌舞表演為主的戲。鳳台小戲結構簡潔,篇幅精練短小,故事集中,形式活潑。內容主要反映了人們對愛情自由的追求。鳳台小戲多為一個劇目只表現一段故事,時間都在15至20分鐘左右,全部是摺子戲,格調清雅,帶有水鄉的輕盈歡快,富有江南嬌健的柳拂風味,整個小戲有戲即完,情到即終,理到即止,高潮即是結束。是以精取勝,沒有悲劇,是一種順乎民意的小正劇和小喜劇。

(圖片來自網路)

責編

:吳敏

TAG: 鳳台小戲和順縣劇目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