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文/一心

菩薩信仰乃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明代以後,更是逐漸形成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信仰,分別是文殊信仰、普賢信仰、觀音信仰和地藏信仰,相對應的四大菩薩道場分別是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華山。

就廣義而言,文殊信仰的物件是文殊。文殊全稱“文殊師利”,梵文 Ma ju rī,音譯作“曼殊尸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等,意譯妙德、妙首、妙樂、妙吉祥,又稱法王子,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等。

作為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文殊本身有多重身份,據佛經記載,文殊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但有時是以菩薩的身份出現的,有時又是以佛的身份出現的,這些不斷變化的身份讓人們在讀經時經常陷入疑惑,以至於有人會問:

在佛教中,文殊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身份?

馬書田曾整理出文殊的七種文殊身世:一、本為佛,因助釋迦牟尼教化眾生,暫時現菩薩身;二、文殊之三世果位皆為佛;三、眾佛之父母;四、釋迦牟尼的祖師;五、阿彌陀佛的三兒子;六、妙莊王的大閨女;七、釋迦牟尼大弟子。

在此基礎上,筆者將對這些多重身份進行重新梳理並展開述論。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在西晉時期所翻譯的經典記載中,文殊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佛說文殊:

生於此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

經中,釋迦牟尼講述了文殊的基本簡歷:生於舍衛城婆羅門家族,父名梵德,與佛同時代,亦是從母右脅出,天資聰慧,隨佛出家。

上述記載被不少人拿來界定文殊,認為文殊確實是歷史人物。

如臺灣聖嚴法師在《印度佛教史》中說:“在大乘經中的在家菩薩,文殊及善財,是實有其人的,可惜不載於《阿含經》。”

印順法師同樣認為文殊是一位歷史人物,更具體地,他認為文殊是舍利弗(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的理想化,現出家比丘相。他列舉出文殊與舍利弗的5個共同點:都以智慧著稱、皆乘青獅、同為法王子、老鄉關係(同為多羅聚落人)、說法時都“以正見為導御”。他還透過《文殊師利現寶藏經》、《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離垢施女經》來論證:“文殊確定是出家的比丘”。

除此之外,廣興在《文殊法門的信仰與特色》中提到:印度學者Bhattacharyya也認為文殊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他依據的文獻是梵本《自生富蘭那》。

儘管有如此多的關於文殊是歷史人物的論證,但是,他作為歷史人物的學法、求法過程乃至生卒年月,卻不得而知,因而對其基本史實,瞭解的不是很多。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除了作為歷史人物的觀點之外,關於文殊的身份另有五種不同觀點:第一、文殊是菩薩,第二、文殊是佛,第三、文殊是諸佛之師、菩薩之母,第四、文殊是眾多佛教學者的縮影,第五、文殊是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表徵。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關於第一種即“文殊是菩薩”之觀點,佛經中有多處記載。

如漢代安世高曾翻譯《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經中雲:

聞如是,一時佛至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文殊菩薩往到佛所在門外住,所以者何?佛坐三昧未久。佛覺見文殊,便請入,作禮而住,佛言且坐。

又《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說文殊師利菩薩是從東方來的菩薩。經中說:

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彼世界中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十方佛剎微塵數諸佛菩薩俱來詣佛所。

關於文殊是菩薩的記載還有多種,這也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文殊身份,因此在稱呼文殊時,人們往往稱其為“文殊菩薩”,這種觀點影響最深,以至於很多人在論述“文殊信仰”時,稱其為“文殊菩薩信仰”。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關於第二種“文殊是佛”之觀點,認為文殊不僅是過去的佛,而且是現在的佛,還是未來的佛。

過去佛是指文殊為平等國土的龍種上如來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雲

過去久遠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此世界南方過於千佛國土,國名平等,無有山河沙礫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迦陵伽。龍種上佛於彼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迦葉,汝謂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豈異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師利法王子是。

經中不僅指出文殊師利法王子是過去的平等世界龍種上佛,而且對其住持的國土進行了描述。

現在佛是指文殊為常喜國土的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

,在《央掘魔羅經》中,佛陀向波斯匿王說

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應供等正覺,在世教化。彼土無有聲聞緣覺,純一大乘無餘乘名,亦無老病眾苦之名,純一快樂壽命無量,光明無量無有譬類,故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應供等正覺,王當隨喜合掌恭敬,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

未來佛是指文殊為隨願積集清淨圓滿國土的普見如來

,《大寶積經》中,勇猛雷音菩薩問世尊:“文殊師利當來成佛名為何等?”

佛陀說:

此文殊師利成佛之時名為普見,以何義故而名普見?以彼如來於十方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剎中普皆令見,若諸眾生見彼佛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首楞嚴三昧經》中記載:文殊早已成佛,名“龍種上佛”;《央崛摩羅經》說文殊現在北方做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大寶積經》說文殊菩薩當來成佛,名“普見如來”。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關於第三種“文殊是諸佛之師、菩薩之母”之觀點,《心地觀經》中釋迦佛向文殊菩薩贊曰:“汝今真是三世佛母。”

《放缽經》中,釋尊又說:

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眾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本是我師,前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關於第四種“文殊是眾多佛教學者的縮影”之觀點,見於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研究》,她說,文殊很有可能是對大乘佛教做出貢獻的眾多佛教學者的縮影。

這一觀點,不見於文殊經典,之所以有人這樣認為,是從文殊作為大乘經典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所代表的群體對大乘佛教所做的貢獻來說的。比如,佛經記載的文殊對於大乘經典的結集等。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關於第五種“文殊是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表徵”之觀點,其實是從文殊作為菩薩的身份引申出來的。

當代多數教內外學者認為:作為菩薩信仰中的文殊,主要的是起表法的作用,他是用來表徵般若智慧的。上文言及文殊之所以是諸佛之師,菩薩之母,也主要是因為他表徵的是般若。

吳立民先生指出“文殊有許多法身、化身、應身,有的現金剛文殊,有的現比丘文殊,有的現兒童文殊,這都是就表法而說的”。

在佛經中,不論化現何身,應為何身,其出現都是為了讓人更好的、更快的、更深入的契入佛教的般若思想,進而領略佛陀之大智慧而入實相。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總結以上不同身份的文殊,不難理解,文殊為什麼在佛教界尤其是大乘佛教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其實,文殊同釋迦牟尼一樣,隨著佛教的發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興起,同樣出現了一個由人到神的過程。

儘管文殊身份重重,其實並不矛盾。在當代,對文殊進行學術研究,最為主要的應該是運用哲學或者思想史的方法,挖掘出其表徵的般若思想在現代的意義,這樣,我們現代人才會從中汲取豐厚的思想營養和智慧甘露。

這裡,對於文殊的身份認識,肖黎民先生在綜合以上觀點的基礎上提供了極為中肯的視角,他在《文殊智慧哲學精義》中說“文殊是佛教歷史人物與大乘佛理象徵喻體之間的同位複合”,是“史實與神話交織而成的宗教人格”。

他進一步又指出,文殊有三種位格:史記文殊、三世文殊和化現文殊,,而且“當我們在言及文殊的時候,總是在特定的語境中使用特定的位格。”

當前,對文殊菩薩信仰進行研究,不妨從這一角度出發。只有這樣,才能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在此基礎上,從其所表徵的般若智慧的角度楔入,必然會對其中透射的生命價值和人文關懷尤其是不二智慧有所領悟。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諸供養中 法供養最

分享轉發 自利利他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關注佛學小Q:qqfoxue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你知道嗎?文殊菩薩有著多重身份

小編的Vx:qq-foxue

TAG: 文殊菩薩文殊師佛教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