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王墓”跨越兩千年“牽手”

“王宮”“王墓”跨越兩千年“牽手”

南越王博物院揭牌。

“王宮”“王墓”跨越兩千年“牽手”

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

“王宮”“王墓”跨越兩千年“牽手”

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木簡。

在揭牌儀式現場釋出的博物院標誌主要由院徽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圖案與“南越王博物院”六字組成。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出土於南越文王墓墓主趙眜絲縷玉衣的面罩上,龍鳳溝通呼應,體現兩館融合為一,共同譜寫嶺南文化之光。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卜松竹 通訊員黃巧好、胡田甜)昨日上午,由原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原南越王宮博物館合併組建的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在博物院王墓展區舉行揭牌儀式。

南越王博物院首任院長李民湧在揭幕儀式上透露,博物院下轄南越文王墓、南越國宮署遺址等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佔地近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藏品總計5984件/套,另有考古出土但尚未正式編藏的各類文物約42000件。

另據記者瞭解,博物院內還藏有在南越國宮署遺址等處發掘而來的23000餘筐陶瓷片,數萬件磚、石建築材料和構件等,這些材料包含了大量歷史文化資訊,時間跨度為從秦漢至明清。

合併之前的兩館分別依託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建立。南越文王墓是南越國第二代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隨葬器物最豐富的大型彩繪石室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反映了兩千多年前南越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狀況,見證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海外的文化交流,再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歷程,是20世紀我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南越國宮署遺址中南越國時期的大型石構水池在嶺南地區屬首見,曲流石渠遺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儲存較為完好的秦漢王家宮苑例項。

“博物院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人文灣區的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向國內一流遺址博物館的目標邁進”,李民湧強調,博物院這個更廣闊的平臺也能為構建多元化、特色化、品質化的“南越王”博物館品牌奠定基礎。

成立後,南越王博物院的主要任務是“負責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等遺址的考古發掘、文物保護、藏品管理及徵集;負責有關場館的陳列展示、社會教育、公共服務、旅遊推廣、文創開發等;負責西漢南越國史、南漢國史、嶺南文化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廣州史蹟、廣州城建兩千年發展史等相關學術研究”。

為支撐這一定位,博物院對內部架構進行了整合、重組和最佳化。業務部門中,文保部針對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國宮署遺址進行科學保護和管理;藏品部負責整理、保管和研究兩個展區收藏的大量文物;考古部針對王宮展區大量考古成果進行系統化整理和研究。

在揭牌儀式現場釋出的博物院標誌主要由院徽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圖案與“南越王博物院”六字組成。透雕龍鳳紋重環玉佩出土於南越文王墓墓主趙眜絲縷玉衣的面罩上,龍鳳溝通呼應,體現兩館融合為一,共同譜寫嶺南文化之光。“南越王博物院”中前五字取自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南越木簡;“院”字自南越木簡與雲夢秦簡、裡耶秦簡中分別集出筆畫進行重組,並美化字形結構而成。裡耶與雲夢均屬楚地,院名文字隱喻了南越國由秦至漢的發展歷程,也蘊涵了嶺南文化多元交融的特點。

“在門票方面,概括來說就是:以前收費的還是收費,以前免費的還是免費。”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王維一表示,王墓展區目前門票10元,王宮展區免費,週一閉館,週二到週日開館。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TAG: 南越國博物院南越王宮署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