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度丨光陰往事裡的高臺寺

壹度丨光陰往事裡的高臺寺

人 文 / 自 然 / 生 活

銀 川 晚 報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臺 |第 997期

壹度丨光陰往事裡的高臺寺

村落及城市的變遷(牆繪)。

近日,興慶區陽光麗景B區臨著杞福巷的4棟住宅樓東側牆面上多了幾幅牆繪,畫著高臺寺一帶近幾十年間的變遷,這是今年杞福巷特色街區改造專案建設的一部分。

牆繪畫好後,周圍的居民經過這裡時常駐足觀看,從過去紅花渠邊的村子到現在的城市一隅,一幅幅畫面是他們曾經和現在的家。

四幅溫暖牆繪

今年8月到9月,杞福巷路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原本坑窪不平的道路被修葺一新,福園社群黨委書記丁沙沙說,改造工程還沒結束,二期工程計劃利用杞福巷緊挨著陽光麗景B區東邊的一片空地設定健身廣場、休閒廊亭等設施。其中,在一期工程收尾時,銀古路街道辦事處組織畫了這4幅牆繪,將高臺寺村近幾十年的變化展現出來,也讓地名文化走進社群。牆繪從消失的高臺寺到紅花渠兩邊的景緻,再到高臺寺村的變遷和今天的風貌,從中能看到歲月的流逝,看到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變化。

壹度丨光陰往事裡的高臺寺

高臺寺新貌(牆繪)。

“我們福園社群成立於2009年,所轄5個居民小區,很多老住戶的戶口還在高臺寺村呢,所以高臺寺村雖然不存在了,但村委會還在。”福園社群副主任孫瑞光說,不僅是福園社群,銀古路街道辦下轄的多個社群居民都是原來高臺寺村的。他們有共同的家,共同的生活記憶,因此有個地方能記錄、再現他們的記憶,是一件特別溫暖的事。

有歷史的高臺寺

高臺寺村的村名源於歷史上曾經的高臺寺。《寧夏府志》雲:“郡城多古剎,以高臺寺為絕勝。前明為小春園地,今園廢寺存。僧房佛閣,閒靜崇敞。前跨兩臺階為天橋,憑欄遠眺,極目可表,數十里青畦綠樹,皆在舃(xi)之下,真柳子厚所謂曠如者。”

寧夏地名專家鄭濟洧介紹,高臺寺是西夏時期所建,位置在今掌政鎮窪路村,是西夏的皇家寺廟,由於寺廟是建在很高的臺基上,因此被稱之為“高臺寺”。經過歲月變遷,戰火摧殘,西夏時期的高臺寺被損毀,人們又在紅花渠邊移建高臺寺。“我認為這個高臺寺並非官方的名稱,應該是民間的叫法。大約上世紀90年代,清水湖附近又建了一座高臺寺。”

壹度丨光陰往事裡的高臺寺

生活的變遷(牆繪)。

《銀川小志》中有一段關於高臺寺的記述:“舊建城東二十里,為黃河崩沒。萬曆間,慶王重建,在紅花渠東麗景園內,改名延慶寺。”延慶寺的臺基同樣很高,人們便習慣稱之為高臺寺。周圍形成的村落等也沿用了“高臺寺”的名字。

說起移建後的高臺寺,家住在水一方D區的居民張瑞琴還有些印象,“和我們的小平房都不一樣,是磚瓦蓋的,寺門上畫著彩繪圖案,還有幾根大紅柱子,張開雙臂都抱不過來。”張瑞琴說,從她記事起,高臺寺裡一直很冷清,那麼大個建築裡沒有人,在小孩子眼裡甚至有點陰森可怕。

至今仍在的大柳樹

張瑞琴一家從父輩開始就住在高臺寺村,在她印象中,記得最清楚的是兒時就讀的高臺寺小學,“最早那個學校破得很,桌椅都晃晃悠悠的,直到我上六年級,學校北面新蓋了一排屋子,我們又搬去那裡上課。”她說,這所學校後來又變成興慶區高臺逸夫小學,今天則是興慶區第九小學。而當年高臺寺被拆除後剩下兩個石獅子後來就被送到原高臺逸夫小學。

壹度丨光陰往事裡的高臺寺

高臺寺村的今天(牆繪)。

以前就讀過的小學位置基本沒變,但張瑞琴的家搬過。“我家是高臺寺4隊的,最早的老村子在今天麗景街與北京路交會處一帶,那時我家的自留地裡有一棵大柳樹,搬遷的時候留下來了,現在還能在那一帶找見呢。”張瑞琴說,上世紀80年代實行“包產到戶”,田地都分給個人種,紅花渠兩畔都變成稻田、菜田,後來稻田、菜田逐漸被一座座小平房取代。張瑞琴家的老住址還有田,這一時期還沒搬走,直到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建設小康村,這才搬到紅花渠東邊的樓房裡住。

老村莊漸漸融入城市

張瑞琴的丈夫趙光興原是康樂木器廠的員工,1984年與張瑞琴結婚。習慣城裡生活的他還記得初到農村時的各種不適應。“農村的地特別不好走,尤其到了下雨天,滿地泥土,腳踏車都推不動。”趙光興記得,第一次去張瑞琴家裡幹農活,幹了一天還感冒了。

壹度丨光陰往事裡的高臺寺

紅花渠邊的居民小樓。福園社群提供

那時,趙光興總感覺張瑞琴家離城裡特別遠,“以前高臺寺村民要去銀川市區,必須經過北京路。最早的北京路都是煤渣鋪的,後來變成水泥地,再後來又變成柏油路。路越來越好走,才感覺這段距離近了不少。”他說,真正覺得從村裡到城裡的距離消失,是在2000年以後,那時北京路整體擴建,變成了銀川市第一條8車道的大馬路,趙光興和張瑞琴一家也搬到了現代化的城市小區居住。

文圖|李尚

編輯|七樓  齊雨

值班主任|李振文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壹度文化】出品

用最易讀的方式解讀銀川文化

文化深1°  視角多1°  情懷濃1°

深度剖析銀川城市文化現象

獨家記錄銀川文化情懷與故事

TAG: 高臺張瑞琴牆繪寺村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