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每每聽到老人講述,奶奶的奶奶的故事,爺爺的爺爺的故事時,我總感覺有個什麼牽引著自己。

直到後來長大成人,我才逐漸明白,這些故事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引領著那時的“我”成為現在的我——

我們成長過程,以祖輩為鑑,在故事的敘事文字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為人處世,甚至藉著故事至暗中滋生的光明滋養自我的心靈。

哪怕受挫無助,掉入自性恐懼之時,也不至於太過顫慄,也能堅守信仰,刨開裂縫直至陽光灑落。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在中國千年文化長河裡,人們摸索著民間故事裡的脈絡長大——

這些伴隨命運跌宕起伏,在苦難中成長的“活”的故事,縱橫交錯在許多人的生命裡,甚至透過民市街坊流傳越發富有生命。

如果說,人生所有的苦難皆由人們失落當下的缺憾所至,那麼這種帶著人生不圓滿的缺憾哪怕再流傳百年也不會改變的,有“欲”就會有“失”,有“失”就可能有故事。

而當年那個口袋裡只要有兩塊錢,就自以為擁有全世界的“我”會明白什麼是缺憾嗎?當我再把這些萬民百世傳唱的老故事講給我的孩子聽時,我在他的臉上卻看到了曾經的“我”的那份茫然。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中國古老民間故事的現代意義在哪裡?我們還有必要把這些老故事講給孩子聽嗎?是的,我也曾疑惑過,孩子有必要像小時候的我一樣喜歡《天仙配》《西遊記》《白蛇傳》嗎?他是否可以有他自己的那份喜歡,而我不必過分干預。

這個新年,這個每個人都在眾多新聞裡無助跌落,感受生命輕重的新年,我終於相信,伴隨中國古老民間故事而生的,那股滋長信念的能量,是每個人心中無可替代的心靈底色。

中國民間故事與所有孩子同偕學習的繪本不同,它讓我們每一代人都以此為號,開疆闢土,走得更遠。

今天,我們也要推薦一套堪稱不朽繪者——赤羽末吉筆下的中國故事,藉由這套故事,我們一起探討,中國古老民間故事的現代意義。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亞洲首位國際安徒生獎畫家得主

赤羽末吉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創作

蒙古族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

苗族民間故事《燈花》《龍牙顆顆釘滿天》

彝族民間故事《九兄弟鬥土司》

適齡3-8歲

中國少數民族的民間故事,通常蘊含一些超越時空的恆久母題,比如天地起源,比如真善美,而這本來自苗族民間故事的《燈花》講述的便是如此:

從前,有個苗族小夥子名叫都林。他每天上山開墾梯田,種植稻米,無意間滋養一朵會唱歌的百合花,他雙手捧著百合花回家,種在家裡搗米的石臼裡。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中秋節的夜晚,窗下的百合花變成了一位姑娘,從此兩人一起勤勤懇懇的過日子。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都林心滿意足,卻也變得遊手好閒,姑娘傷心的乘坐金雞飛走了。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後來,都林幅然醒悟,重新開始踏實勞動後,燈花姑娘也回到了他的身邊,繼續幸福地生活。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這樣的故事,它按照生命的規則來擁抱生命。

那些被人弘揚的“勤勞”精神從何而來?有時,人只有跌落命運的錯軌才會明白悔恨與缺憾,才會習得知足與踏實。

經歷苦與痛,故事的核心像是所有人渴望的生命之路——是既甜又美的事物。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大約在公元前8世紀的時候,人們出現過一次所謂“我”的大逆轉,憑著“既理性又感性”的自我面目,人們再也沒辦法接受生活苦難、日常可怖的面目,這時的世界觀便在叔本華的筆下得到了迴應——“生命是一件本不該發生的事情。”那時誕生的故事是退縮、消解、放棄,即否定生命,遁出世界的。

然而,不論是活下去的渴望,或是“生命不但沒能提供你認為它該給的,還變得如此嚇人”的怨恨,你如何“刪去”自我身上的這些本能?你如何去平息這種生命之渴或生命之怨?方法就是去“禮讚”具有這種否定世界、否定宇宙的信念,就像我們曾經讀到的《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一樣,我們最終要學會的,就是擁抱這個長滿刺的世界。

因此,古老民間故事給予心靈的滋養就像這場“禮讚”一般,幫助人們重組內心的秩序,重建自我與世界的聯結。

故事的秩序就是由一套意象所組成的系統,併為我們的意識狀態提供一種存在的意義,但這套系統本身不具有意義,本質如此,但是我們心智卻可以依憑著它去探尋人生的意義。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吹哨人”的故事並不僅是發生在當下,過往歲月,人們憑藉什麼學會了無私與奉獻?是什麼讓人們戰勝膽小怯懦的自我,選擇大善和大義呢?一起來聽聽《獵人海力布》吧:

從前,有個蒙古族小夥兒名叫海力布,他是一個獵人。有一天,海力布去深山打獵,救了一條化身為小白蛇的龍王女兒。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龍王為了感謝他,將含在嘴裡的寶珠送給了他,並叮囑他,因寶珠本身聽到的所有一切,都不許對任何人說,否則就會化成石頭。

一天,海力布打獵時從動物口中得知山洪馬上就要爆發,為了讓村民聽從他的勸阻,海力佈道出了事件的始末,最終,村民們得救了,而海力布卻化成了石頭……。

大道至善,一直是中國人骨子裡最寶貴的精神,這種源於民族根脈的信仰,從我們很小聽到的、祖輩人口口相傳的故事而來,讓我們在晦暗不明的此刻,仍能看到人性的閃光。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好的故事、好的音樂、好的繪畫常常包含一個主題——“抗爭”。

那些像小船靠岸一般,停靠在我們心靈很久很久的老故事,大多包含著人們對自然、世界、歲月的抗爭;那些點燃內心火焰,讓人們熱血沸騰的搖滾音樂,大多包含著人們對生活的反叛。

我們確實在“抗爭”的故事裡,找到了讓我們不麻木於生活的某種感動的事物——心靈所需附屬於外界事物帶來的悲歡,甚至藉由它們思考,“生命值得活下去!”

中國古老民間故事講述的便是,人們心中自然而然的對美好事物的期盼,

它像是“育兒袋”一般架起了祖輩兒孫的關係之外,幫助人們放下怨念,學著與困難和平相處。

《九兄弟鬥土司》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許多祖輩老人對兒孫的期盼——力大無窮、不愁吃穿、不會受傷、長命百歲……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孩子可能不理解人為什麼要長命百歲?不理解中年以後,人自然而然所擁有的死亡焦慮?不理解存在是什麼?也不知道中國文化到底給予我們何種滋養?

但孩子一定知道,當下愉悅和有所期望的感受是什麼,祖輩們便是如此將一個個“故事”種在孩子們的內心,讓中國文化所根植的信念——愛、善良、正義與勇氣框限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它是我們從小所接觸的同屬一個相同的,不可或缺的本質,具有同等的正當性,也同樣不容置疑。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故事的滋養,像是人的潛意識一般,必然帶領著個人透過生命的各個階段,從出生到成人、從年邁到死亡。

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我們可能不能理解什麼是善惡,什麼是貪婪,什麼是奉獻,什麼是勤勞,這些虛無飄渺的詞彙都在這些故事裡被具象,並陪伴著我們在自己的人生中得以校正。

它讓人看見,哪怕世界再荒蕪,自我心中仍然留有的某種最終期待……

勇讀者·舒芙蕾推薦

圖文詳情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亞洲首位國際安徒生獎畫家得主

赤羽末吉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創作

蒙古族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

苗族民間故事《燈花》《龍牙顆顆釘滿天》

彝族民間故事《九兄弟鬥土司》

適齡3-8歲

當我看完所有赤羽末吉先生的畫作時,我腦海中想到的只有一個詞——“窮極”,有的人窮極一生,都在給世界遞送一種美。

日本兒童文學評論家鳥越信編的《創造了 圖畫書歷史的 20 個人》(1993 年)一書,這樣概括了赤羽末吉的成就:“他讓日本畫的手法在現代的圖畫書裡得到了再生,讓民間故事在現代得到了復甦。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赤羽末吉,日本具有典範地位的繪本畫家。

1910年出生在東京,49歲時與松居直相遇開始繪本職業生涯。他透過一生的創作,奠定了在日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然地位。他的作品氣勢磅礴、用色大膽、風格典雅,以民間故事為作品的著眼點,在繪畫技法上結合了中、日兩國的傳統藝術風格。

1965年,《桃太郎》《白龍與黑龍》分別獲產經出版文化獎

1968年,《蘇和的白馬》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

1973年,《源平繪卷》獲講談社出版文化獎

1975年,《寶滿池河童》獲小學館繪畫獎和國際安徒生獎特別獎

1975年,《蘇和的白馬》獲美國布魯克林藝術博物館繪本獎

1980年,獲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

為了畫好民間故事,赤羽末吉在紙張、畫筆、材料、顏色的選取上,近乎嚴苛。

例如,為了讓化身村婦騙婚的妖婆兼具妖氣與健康農婦的形象,赤羽末吉以胭脂色、芥黃色、松葉色等中間色表現厚重、明亮和恐怖相互交錯的情調。

他在作畫之前,到民藝品店買回傳統布料“木棉袖”,再將家中的陶器陳列其上,瀏覽數日之後,逐漸理解了這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氣氛。為了避免線條過於流暢,使得繪畫的敘述輕佻,他在配畫時堅持使用新筆。

對他來說,創作繪本不是為了向別人展現自己的技巧,他不想因技巧嫻熟而落入慣性。他看重的是誠意,以及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因此,赤羽末吉把每次創作都當成是新的修煉,他希望讀者從中感受到他的“新生”。

對於繪本,赤羽末吉有其獨到的見解。他覺得,繪本的特點不同於其他文學形式,而在於文圖合一後所創造出來的視覺效果。

一位好的繪本畫家,最好能夠練就一身柔道功夫:不套程式,不外露鋒芒,卻能使故事生動地躍然紙上。

赤羽末吉還認為,就像觀賞形形色色的花草那樣,繪本是屬於讀者的。1980年在布拉格榮獲“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時,他說:

我不會因為繪本是量產的大眾媒體,就一味迎合讀者,使它顯得卑俗。唯有將高品質的東西傳播到民眾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才有可能造就出真正的文化。

分析赤羽末吉的繪本創作風格,我們可以得知:他在創作中融合了中日兩國的傳統藝術以及文化內涵,他在此基礎上得以表現出個人特色。

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到對繪本創作的啟示:堅持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堅持對兒童繪本創作的初衷,堅持對大眾審美需求的尊重。

譯者簡介

唐亞明

資深圖話書編輯、作家、翻譯家,出生於北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和東京大學研究生院。1983年應“日本兒童圖話書之父”松居直邀請,進入日本最權威的少兒出版社福音館書店,成為日本出版界第一位非日本籍的正式編輯,一直活躍在童書編輯的第一線,編輯了大量優秀的圖話書,並獲得了各種獎項。曾作為亞洲代表,任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評委,並任日本兒童圖書評議會(JBBY)理事。現於日本東洋大學和上智大學任教,任日本華僑華人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會長、日本華人教授會理事,為中日兩國讀者翻譯和創作了許多童書作品。

故事簡介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苗族民間故事《龍牙顆顆釘滿天》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苗族寨子裡住著一對老爹爹和老媽媽。他們頭髮都白了,可還是沒有孩子。有一天從山頂上滾下一塊大石頭。大石頭在他們眼前“啪”地一聲裂開,裡面有個白胖胖的小寶寶,老爹爹和老媽媽給他起名叫“英雄哥”。他們白天上山打獵,下地耕作,生活幸福美滿。在南方的南山山洞裡,住著條大紅龍,在北方的北海里,住著一條大綠龍,這兩條龍是兄弟。

有一天兩條龍為爭蜜桃打了起來,把天空捅破一個大窟窿。天的破洞裂開毀壞了村莊的房屋和地裡的莊稼,英雄哥踏上了補天的征程。他跑到住著神仙的賴弄山,請教綠須老人,綠須老人告訴他,在烏溜山住著老熊王, 他有三個女兒,可以幫助補天。綠須老人先後借給英雄哥草鞋、手套、羊皮帽,幫助英雄哥娶到了願意幫他補天的熊王小女兒白妹。

在白妹的幫助下,英雄哥去拔龍牙當釘子、取龍角當錘子,與白妹一起,騎著神羊,頂著冰雹,終於把天補好了,讓苗族的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還是一個關於“銀河”和“星星”的傳說呢。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苗族民間故事《燈花》

從前,有個苗族小夥子名叫都林。他每天上山開墾梯田,種植稻米。有一年夏天,都林正在山上幹活兒,太陽熱呼呼地照著他,黃豆般的汗珠一顆顆地從他身上滾下來,又從地上滾到一個石窩窩裡。不 久,石窩窩裡長出一株白玉般的百合花,在紅太陽下,光芒閃閃。一陣清風吹來,百合花搖搖擺擺發出“咿咿呀呀”的歌聲。

有天早上,都林到山下,看見百合花被踩倒了。他雙手捧著百合花回家,種在搗米的石臼裡,放在房裡窗子下面。到了中秋節的夜晚,都林屋子裡的油燈裡,燈心開了一朵大紅花,紅花裡面坐著個美麗姑娘在唱歌,燈花忽地閃爍了一下,窗下的百合花不見了。

打那以後,鬱林和那個姑娘白天上山種梯田,晚上兩人歡歡喜喜地在燈光下,一個編竹籮筐,一個繡花手帕,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都林心滿意足,慢慢地變得整天遊手好閒,在一個月圓的夜晚,從燈花裡跳下一隻金雞,把姑娘託在背上,載著姑娘飛進月亮裡去了。

都林不再勞動,靠著變賣家產過口子,終於有一天, 他要把鋪床的席子賣了,這時發現席子下面是燈花姑娘早早藏下的兩幅繡畫,上面繡的是他們一起辛勤勞動的畫面。都林幅然醒悟,重新開始踏實勞動。後來,燈花姑娘回到了他的身邊,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蒙古族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

從前,有個蒙古族小夥兒名叫海力布,他是一個獵人。他人好,大夥兒都喜歡他。有一天,海力布去深山打獵,在森林旁邊救了一條小白蛇,這條白蛇是龍王的女兒。

龍王為了感謝他,將含在嘴裡的寶珠送給了他,並叮囑他因寶珠所知道的一切,千萬不許對任何人說,不然會有危險。

打那以後,海力布在山裡打獵就更方便了,他能聽懂鳥類和動物說的話,大山裡有什麼獵物他都能知道。一晃過去了好幾年,一天海力布打獵時,聽到動物們說山洪要爆發了,都準備逃走,海力布急忙通知村民,為了村民可以信任他,聽從他的勸告及時搬離家園,海力布說出了關於寶珠的真相和動物們所說的話,最終,村民們得救了,而他自己變成了石頭。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彝族民間故事《九兄弟鬥土司》

在彝族的一個村莊裡,住著一對窮苦的老夫婦,他們一直想要有個孩子,可是一直到他們老的腰都直不起來了,還是沒有孩子。有一大,老婆婆太傷心了,坐在後院的池塘邊不知不覺流出了眼淚。

滴答,滴答,滴答,淚珠滴進了池塘。突然,從池塘裡出來個白髮老人,送給老婆婆九粒藥丸,並告訴老婆婆吃一粒就生一個孩子。不久,老婆婆生出來九個孩子。

白髮老人給每個孩子都起了名字,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大力士,吃不飽,餓不死,打不死,長腳杆,燒不死,凍不死,砍不死,淹不死。每個名字都很奇怪。他們長大之後,有一天,土司宮殿裡的龍柱倒了,土司認為不是好兆頭,可是龍柱非常沉,沒人搬得動。於是土司重賞尋人把龍柱搬起來。

九兄弟中的大力士趁著晚上完成了要求。壞心眼的土司又認為這樣的人必是後患,想要除掉他,便想出了撐死、餓死、打死、摔死、燒死、凍死、 砍死、淹死等各種辦法,可是九兄弟憑藉自己的本領打敗了壞心眼的土司,並用大水淹沒了土司和宮殿,從此,彝族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專家推薦

赤羽末吉先生讓我敬重。因為他把每一次創作都當成新的修煉,在其中傾注了他對生命的關懷和生命的熱情。他的作品總帶有溫暖事物的力量,充滿美感。

——著名藝術家 蔡皋

赤羽末吉先生的中國民間故事繪本,沒有生硬的說教,只有動人的細節。代代相傳、生動瑰麗的中華故事既是中華精神與智慧的載體,也是中國孩子最好的人格教育,它們明亮、溫暖、有力,帶著濃濃的中國味兒,潛移默化流淌進孩子的血液裡,被這些故事感染過的孩子一定會善良、聰慧、堅韌、自信、博大!

——宋慶齡兒童發展中心 趙小華

一本大快人心的繪本!不愧是1969年出版後一直流傳至今的長期暢銷書。這是一本繪本傑作,它完美再現了明麗壯闊的民間傳說世界,即便孩子長大了,這個繪本中的故事也會留存在心中。

——童書評論人 大和田佳世 評《九兄弟鬥土司》

那些人性當中,永恆不變的力量

亞洲首位國際安徒生獎畫家得主

赤羽末吉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創作

蒙古族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

苗族民間故事《燈花》《龍牙顆顆釘滿天》

彝族民間故事《九兄弟鬥土司》

適齡3-8歲

TAG: 民間故事海力布繪本故事赤羽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