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演進的推助器和濾清器

漢字演進的推助器和濾清器

六書是漢字構造的基本法則,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和轉註。其中假借和轉註,就像電動機車的動力系統和控制系統,在漢字演進中的推助功能和控制功能,令人驚歎!

字之初,原為畫,我們的先民最早是以圖畫記事的。它就像小孩玩耍,說到人就畫個人,說到樹就畫個樹……後來又演進到圖畫文字,其畫面簡約,構圖抽象,已類似一種符號了。進而,象形字便在圖畫文字的母體中漸漸地誕生了。

漢字演進的推助器和濾清器

象形字是以摹擬物體的形狀而成的。它取材廣泛,不論江河湖海還是日月星辰,不論花草樹木還是飛禽走獸,不論人體器官還是傢俱用品,都是其摹擬的物件。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都是象形字。這些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等古文字中,就像一幅幅絕妙的抽象畫。就是演進到隸書和楷書等今文字,又豈不是一幅幅絕妙的簡筆畫嗎?

象形字是漢字之根。如指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產生和遞進的。比方說,木是個象形字,它就像一棵樹,有杆有枝。本是個指事字,它就是在木字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指事性符號而成的。休是個會意字,它就是在木字邊再加一個人字而成的,意為有一個人在樹旁停歇。柏是個形聲字,它就是利用已有的木字和白字而構成的,左旁表形,右旁表音,合起來表意。可以說,如果沒有象形字,也就沒有其它字。

然而,漢字的主體卻是形聲字。如在可識讀的0。1萬個殷墟甲骨文中,27﹪為形聲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收錄小篆0。93萬個,其中80﹪為形聲字。清代《康熙字典》收錄楷書4。7萬個,其中90﹪為形聲字。《現代漢語大字典》收錄楷書6。04萬個,其中90﹪以上為形聲字。可以說,漢字那是形聲字的“一統天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有二:

一是形聲造字法的功能極強。形聲字的構造方法多種多樣,它有左形右聲的,如江、河。有左聲右形的,如鴿、胡。有上形下聲的,如草、箕。有上聲下形的,如基、辜。有外形內聲的,如園、圃。有外聲內形的,如聞、閩……這些字都是先定其形,再取其聲,然後合起來取意的,構造起來非常簡易。正如《易經》所言:“易則易知,簡則易行。”所以,形聲字本來就在漢字中佔有很大份額。

二是由假借和轉註造成的。文字是表達語言的,但在用文字表達語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沒有的文字咋辦呢?那就假借吧。如昌、唱、倡、娼4字,前1個為本字,後3個為假借字——起初都用1個昌字來替代。這種“依聲託事”的用字法,在漢字使用中極其普遍。可以說,它極大地推進了語言文字化的程序。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假借是漢字演進的推助器:如果沒有假借,語言文字化的程序不可設想。

問題是,假借也給漢字造成了極大混亂。比方說,前述與昌有關的4個字,只用1個昌字來替代,豈不是字意含混,令人無所適從?——為此轉註之法便應運而生。如前述與昌有關的3個假借字,轉註又借用形聲造字法,在昌字前分別加上了口旁、人旁和女旁,這就把本字和假借字區分得一清二楚了。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轉註是漢字演進的濾清器:如果沒有轉註,漢字因假借而造成的亂子就沒法收拾。

也正是由於假借和轉註的有機結合,又次生了一大批新的形聲字。而次生的形聲字和原生的形聲字合而為一,洋洋灑灑,浩浩蕩蕩,一躍而成為漢字的霸主。()

本文作者:

往期精彩

出品:莊浪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張 婧

責編:方淑榮

編審:李亞平

TAG: 形聲字假借轉註漢字象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