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上學的時候就讀過一首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當時就覺得詩人能說出這樣一番豪言壯語,真是一位頂天立地的漢子。長大後慢慢了解了詩人的事蹟,更加感到欽佩無比。只可惜歷代忠臣良將都很受排擠和陷害,讓人心裡感到冰涼。下面介紹的是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上太行

明代:于謙

西風落日草斑斑,雲薄秋空鳥獨還。

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

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于謙,字廷益,明代錢塘人,永樂19年進士。他歷任御史、兵部侍郎、山西和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有一次瓦剌內侵,明英宗兵敗被俘,一時間朝野震恐,于謙卻毅然負起衛國重任,擁立景帝,集結重兵,固守京師,最後擊退了瓦剌,使國家轉危為安。可後來英宗復辟,竟將於謙殺害。

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此詩為作者鎮守山西、巡視太行山時所作,太行山南起山西、河南邊界,並向東北綿延,其主峰在山西晉城附近。前兩句勾畫了太行山一帶蒼茫遼闊的景象,“西風落日草斑斑,雲薄秋空鳥獨還。”秋天裡草木凋零,枯葉落盡,本來就令人倍感悽楚。而山林裡秋風搖落,人跡罕至,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肅殺而惆悵思歸。

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此時夕陽西墜,黃綠斑駁的雜草在落暉中陰暗參差,顯得色彩錯雜。詩人放眼望去,滿山遍野的衰草,夾著殘光慘淡的落日,一片蕭索的景象。此時再仰望天空,暮雲密佈,籠罩了連綿的群山,一隻歸巢的鳥兒振翅孤飛,彷彿也在提示作者寒冬就要來臨。

斑斑,形容草色錯雜的樣子;薄,迫近的意思。秋空,這裡指高山。“鳥獨還”三個字,讓天高雲淡的靜態畫面增添了一些生氣,也寄託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頗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後兩句則透露出作者上山時的爽朗豪邁之氣,“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詩人25歲進入宦途,先後出使湖廣、川貴等地,33歲時巡撫河南、山西。如今半百之年,鬢髮也已花白,長年累月的羈旅生涯,奔波勞累,讓他積勞成病,但依然精神矍鑠。“千里客”三個字,準確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形象,客居他鄉之久、距離之遠,讓心中愁緒不斷。

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于謙雖然不是鐵打的人,卻有執著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他憂國忘家,不計個人得失,一句“馬蹄又上太行山”,讓讀者面前立刻浮現出一位立馬太行、雄視千里的英雄形象。詩人兩鬃霜華、卻壯心不已,輾轉千里、卻生命不衰,讓人頓時心生崇敬之情。

縱觀于謙的這首詩,作者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筆觸簡淡,卻深情無限。詩人只用寥寥數語,就勾勒出西風落日的深秋,最後一句更展現出自己的豁達情懷。在詩人描繪的畫面中,既有蕭瑟冷清的西風衰草,也有令人惆悵的秋雲歸鳥,然而詩人雖然鬢髮斑白,卻壯心不已。

于謙巡視太行山,這首詩先抑後揚,最後7個字更是慷慨激昂

于謙曾提出兵貴在精、將貴謀勇,以及重名節、輕名利等主張,而他自己也是生命不止,追求不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正因為作者具有這樣一種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和卓越才華,才有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大手筆,更讓後世一直景仰。

TAG: 詩人于謙太行山落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