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北京城為何臭氣熏天?竟然是因為隨地大小便!

前面說了古代廁所的演變,現在說一下古代如何處理排洩物。

如果是生活在農村,排洩物很好解決,往地裡一澆完事,還能當莊稼的肥料。但如果生活在城市,又沒有農田,有沒有下水道,這時候就要依靠挑糞工的勞動了。

挑糞工一詞最早出現於唐宋時期,這個時期的挑糞工人被稱為傾腳頭。那麼挑走的糞便都去哪裡了呢?幾乎都被運到鄉下,澆灌農田。這樣一來,既維持了街道和家庭的乾淨,同時也很好的利用了糞便。在沒有化肥的古代,對於莊稼來說,糞便就是最好的肥料。

但是到了明朝和清朝的時候,人口的數量不斷增加(很重要的歷史題哦!為什麼明清時期人口大量增加?)。這樣一來,公共設施的基礎建設跟不上人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尤其是廁所。清朝《燕京雜記》記載:“京師溷藩(廁所),入者必酬以一錢,故當道中,人率便溺,婦女輩復傾溺器於當衢。”說的是當時北京的公廁收錢,人們便習慣在街上隨地大小便,女人在家裡用完尿壺順手就倒在街上。不僅百姓如此,甚至連朝廷當中的官員都帶頭這樣做。

齊如山先生的描述更是真切:“北京各衚衕口,尤為群聚便尿之所,恆蹲兩排,過往行人亦習見不怪。遇相熟之人,且彼此招呼。天旱道幹,行人尚可在中間過往,一遇落雨則必走旁邊,行人之腿往往摩擦便者之臉,便者亦恆尿溼行人之鞋,實怪現象也。鄉下新來之人,以羞恥關係,往往不能在衚衕中出恭,蓋無此習慣也。”那樣子彷彿隨地大小便成了北京的習俗,就連粗放隨便的鄉下人都看不下去了。不過這種遍地大小便也能理解,據《北京志》記載,清朝初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北京城區僅有“官設公廁三座,私設公廁五座”,合計八座,怎麼能夠京城大都市那麼多人公用呢。

齊如山先生還說,北京大柵欄的同仁堂,“因其門面靠裡,地面稍寬,故每日閉門之後,必有幾百人前去出恭”,但主人並不不為介意,每天早上命人去沖洗一下,說是聽信了風水大師的話,“謂其地為百鳥朝鳳,最發旺雲。”對隨地便溺禁不勝禁,於是找個旺財的理由糊弄一下,這真是想得開。

城市這麼大,隨地大小便的人這麼多,可想而知多麼臭氣熏天,所以1889年,《芝加哥新聞報》發表了一位剛從北京回美國的人的見聞,說“該城氣味濃烈……,城市的汙穢景象簡直難以言喻。”想必不是故作誇張之詞。

後來,清政府考慮很多外國人來華,這種情況實在不雅觀,關係到天朝上國的顏面,於是才開始大力整治隨地大小便的惡習。很多明清電視劇中的那般乾淨場面,其實都是穿幫的。

TAG: 隨地大小便北京公廁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