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廖保平:擠公共汽車的社會學

每日一文

閱讀 ▎ 廖保平:擠公共汽車的社會學

‍‍‍

擠公交車時我們會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擠上車之前,我們總是大喊大叫著讓我們上車,大家往裡挪一挪,裡面還有空間。當擠上去以後,我們又開始討厭別人再擠上來,我們會虛張聲勢地說,擠死人了,實在挪不動了,你們等下一輛車吧,極不情願地挪動位置。

我們上車之前與上車之後的變臉,其實無他,所處的位置不同,利益不同罷了,一旦自己佔據了社會的有利地位,壟斷了社會資源,混成了成功人士,爬進了精英圈子,就會本能地有一種抬高門檻,減少競爭,保護既得利益的衝動。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一下社會就能從林林總總的現象中找到很多的例證。比如說官場裡,甲官員覺得乙官員會對自己構成升遷的威脅,就會想方設法打壓排斥對方。比如在經濟領域,壟斷企業害怕其他企業來分一杯羹,就會採取各種手段擠壓對手。比如在文藝圈子,名導演、名作家對青年導演、青年作家的壓制也不少見……這都是屬於自己擠上了車,不希望別人再擠上來,搶自己的“空間”的思想,畢竟,與人爭食,哪裡比得上自己獨食!

趕著時間上班的車下人多半不會相信車上人的話。車上的人想排斥競爭,但是車下的人還是拼命擠上來,車上的人也只能極不情願地退縮,共同忍受臭汗、憋悶,心情不暢的一段行程。

可是,如果把車上的人換成社會上的特權階層、壟斷集團、精英群體,他們不僅不喜別人來擠佔他們的空間,而且有能力設定門檻,防止乃至阻止車下的人上來,這個時候,公交車更像私車,問題就複雜了。在這種情況下,車下的人有兩種選擇,要麼望車興嘆,要麼強行上車,前者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後者是反抗力爭;前者是和平中暗藏危險,後者是矛盾引發了衝突。

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不是車下的人,而是車上的人,他們或者透過壟斷,破壞市場經濟下的公平競爭原則;或者利用話語權,營造一種強勢的聲音;或者設定障礙,阻塞社會上下流動的通道,最終獨霸一輛“公交車”,成為所謂的特殊利益集團。這樣一輛“公交車”,必然會偏離正常的行駛路線。

顯然,要使它迴歸正常的行駛路線,只能還原公共汽車的“公共”面目,這就要對操縱“公交車”的人有某種制約。此外,面對還有容身之地的“公交車”,車下的人不要害怕別人拒絕,更不要指望別人施捨,自己的權利就得靠自己擠上去爭取。

為您推薦

TAG: 車下公交車上車車上擠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