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三名探花比第一名狀元還要了不得,長得帥才有資格當探花

古代科舉制度大家都知道,這幾乎是窮人翻身的唯一機會,所以有很多寒門學子,十年寒窗,只為博這一紙功名。科舉考試殿試的前三甲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但是很多時候,中了探花比高中第一的狀元還要了不得,只因探花必須要長得帥才有資格。

古代第三名探花比第一名狀元還要了不得,長得帥才有資格當探花

我們從“探花”二字的來歷就可以看出,“探花”最早出現在唐朝,而剛開始出現之時,並沒有和排名掛鉤。唐朝科舉進士及第之後,往往會在杏花園舉行隆重的探花宴,而探花宴開始之前,會有官員進行觀察,選出最為英俊瀟灑的兩位進士為探花史,二人遊遍全園,採摘鮮花,並且賦詩朗誦,十分光彩。

古代第三名探花比第一名狀元還要了不得,長得帥才有資格當探花

唐人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中寫道:

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而翁承贊是唐晚期即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崔諤榜進士第四,雖然第四,但是因為相貌英俊,仍然被選為探花,於是他寫了《擢探花使三首》來表達內心的激動與喜悅:

“洪崖差遣探花來,檢點芳叢飲數杯。深紫濃香三百朵,明朝為我一時開。”“探花時節日偏長,恬淡春風稱意忙。每到黃昏醉歸去,詑衣惹得牡丹香。

所以說,探花必須相貌英俊,才能夠當選,從某些方面來說,那是比第一名還了不得。而直到北宋,探花這一稱號才被認作為第三名。雖說是第三名,其才華和前途一點也不輸於榜眼和狀元?為什麼呢?

古代第三名探花比第一名狀元還要了不得,長得帥才有資格當探花

在古代,“狀元”、“榜眼”、“探花”統稱為三鼎甲,就如同三足鼎立一般,撐起了古代的科舉制度,探花的重要性一點也不輸於狀元。要知道,古代是君主集權的專制統治,前三甲的排名,全以皇帝的好惡來決判,所以不能以三人的排名來隨意地打上標籤。

例如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邢寬榜探花孫曰恭,原本擬定其為榜上第一,但是明成祖忽然發覺“曰”和“恭”二字連在一起變成了“暴”

,心中十分不悅,又恰巧看到邢寬的名字,於是隨口便說:“孫暴不如邢寬”,於是邢寬就成了榜上第一,而孫曰恭變成了榜上第三。

古代第三名探花比第一名狀元還要了不得,長得帥才有資格當探花

所以說,“探花”在唐朝是一件比高中狀元還要值得自豪的事,因為你成為了探花,就相當於得到了一種肯定,你就是一個既有才情又相貌英俊的天選之子。這一點是狀元所不能及的,而北宋狀元餘中上書請求停止挑選“探花郎”,因為此舉太搶狀元的風頭,所以探花才成了第三甲的代名詞。

TAG: 探花狀元邢寬榜眼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