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課298丨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

荀子日課298丨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裡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荀子日課》第298講《禮論篇》的學習。歡迎留言交流。

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猶且羞之,而況以事其所隆親乎!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復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親,於是盡矣。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謂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君子賤野而羞瘠。

故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後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天子之喪動四海,屬諸侯;諸侯之喪動通國,屬大夫;大夫之喪動一國,屬修士;修士之喪動一鄉,屬朋友;庶人之喪合族黨,動州里;刑餘罪人之喪,不得合族黨,獨屬妻子,棺槨三寸,衣衾三領,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凡緣而往埋之,反無哭泣之節,無衰麻之服,無親疏月數之等,各反其平,各復其始,已葬埋,若無喪者而止,夫是之謂至辱。(《荀子·禮論篇第十九》08)

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

禮,謹慎地對待生與死。生,是人生的開始;死,是人生的終結。善始善終,為人之道也就完備了。所以君子嚴肅地對待生,慎重地對待死。始終如一,是君子之道,是禮義的制度。

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谷,猶且羞之,而況以事其所隆親乎!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復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親,於是盡矣。

重視人的生而輕視人的死,是敬重人有知覺而怠慢人沒有知覺,這是邪惡之人的原則,是一種背叛之心。君子拿背叛之心去對待奴婢,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對待君主和父母呢!死亡只有一次而不可能再重複,所以臣子要表達對君主的敬重,子女要表達對父母的敬重,都完全體現於此。

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謂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謂之瘠。君子賤野而羞瘠。

所以侍奉活著的人,不忠厚、不恭敬有禮,就稱為粗野。對待死去的人,不忠厚、不恭敬有禮,就稱為刻薄。君子鄙視粗野而以刻薄為恥。

故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然後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願,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

天子的棺槨有七層,諸侯的五層,大夫的三層,士的兩層;其次,又有壽衣多少、厚薄的規定,有棺材的裝飾及花紋圖案的等級差別;用這些來恭敬地裝飾死者,使他們生死始終如一,一切都適合人的願望,是古代聖王的原則,忠臣孝子的最高準則。

天子之喪動四海,屬諸侯;諸侯之喪動通國,屬大夫;大夫之喪動一國,屬修士;修士之喪動一鄉,屬朋友;庶人之喪合族黨,動州里。

天子的喪事牽動天下,諸侯都來送葬。諸侯的喪事牽動有友好交往的國家,大夫都來送葬。大夫的喪事牽動一國,士都來送葬。士的喪事牽動一鄉,朋友都來送葬。百姓的喪事,同族親屬都來送葬,牽動州里。

刑餘罪人之喪,不得合族黨,獨屬妻子,棺槨三寸,衣衾三領,不得飾棺,不得晝行,以昏殣,凡緣而往埋之,反無哭泣之節,無衰麻之服,無親疏月數之等,各反其平,各復其始,已葬埋,若無喪者而止,夫是之謂至辱。

受過刑罰之人的喪事,不準同族親屬送葬,只能妻子兒女。棺材只能有三寸厚,壽衣只能三套,棺材不準裝飾,不準白日送葬,只能在黃昏埋葬,妻子兒女和穿戴只能和平常一樣,回家後,沒有哭泣的禮節,沒有披麻戴孝的喪服,不能按親疏關係守喪。各人都回到自己平常的生活,恢復到當初的樣子,埋葬之後,就像沒有死過人一樣,這是最大的恥辱。

我們已經逐字逐句學習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家訓《聰訓齋語》《澄懷園語》《曾國藩教子書》,誦讀《聲律啟蒙》。《荀子日課》《朱子讀書法》正式開講。

關注爾雅書苑,讀懂中國經典,涵泳儒雅人生。

日課溫故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TAG: 君子之喪動諸侯送葬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