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六世之餘烈,嬴政終統一

古風(其三)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聘望琅邪臺。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編者案

:李白這首《古風》,寫出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雄壯氣勢,盛讚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統一中國的業績。的確,能夠結束東周以來諸侯割據、戰亂不止的局面,並不是每一個諸侯國君都可以辦到的。

奮六世之餘烈,嬴政終統一

秦統一的條件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和人民的要求。戰國時期,各國透過改革,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快,經濟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可是這種發展趨勢與當時的政治局面發生了嚴重的矛盾。諸侯割據,壁壘森嚴,關卡林立,交通不暢,貨幣不一;長期的戰爭也給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痛苦。因此,統一全國既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要求。當時的秦國已經具備了統一的客觀條件。商鞅變法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制度,國家政權比較穩固,經濟政策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軍事方面的政策也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相比之下,六國的實力都不如秦國,六國之間的合縱也沒有明顯效果。因此,由秦來統一是必然的。另外,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時代創造了秦始皇這樣一個傑出人物。秦國經過孝公以來的發展,國力強大,已經具備了統一的經濟基礎。秦王嬴政上臺後,表現出了傑出的政治才能,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又在李斯、尉繚等協助下制定了統一全國的戰略,並選擇了統一的最佳時機,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嬴政掌權

嬴政為王時,秦國已是七國之最強者,但因他年僅十三,大權落入呂不韋之手。呂不韋培植私人黨羽,發動輿論製造個人聲望,其與嬴政間的矛盾逐漸顯著。公元前238年嬴政舉行加冠禮時,秦國發生了武裝叛亂。

嬴政在追查這一事件的過程中,發現與呂不韋有牽連,就罷免了呂的相國職務,下令將其遷往蜀地。呂不韋看到大勢已去,自殺身亡。

秦國實權才真正迴歸嬴政之手。公元前237年,嬴政親自掌握國權,重用尉繚和李斯。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破六國合縱的策略,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又繼承歷代遠交近攻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李斯建議秦王政先籠絡燕齊,穩住楚魏,消滅韓趙,然後各個擊破,統一全國。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一場統一戰爭開始了。

掃六合

從秦昭襄王時起,秦已經開始統一行動。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進攻西周君,西周君被迫盡獻屬邑三十六、人口三萬戶和未散的寶器。同年,周赦王死,無後,周朝斷祀,九鼎遷秦。公元前249年,秦莊襄王又把都於鞏的東周滅掉,於是周王室先於六國而亡。在這期間,秦也對東方六國發動了凌厲的攻勢,主要是殺傷六國的有生力量,削弱他們的實力,這就為秦的統一打下了基礎。以下是秦滅六國的大致經過:

奮六世之餘烈,嬴政終統一

前230年派內史騰攻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潁川郡,韓亡。前229年派王翦等大舉攻趙。前228年,王翦大破趙軍,克趙都邯鄲,虜趙王遷,趙亡。趙公子嘉奔代,自立為代王。前226年派王翦攻燕,取燕都薊,燕王喜遷都遼東。前225年派王賁攻魏,包圍魏都大梁,引河溝水灌大梁城,魏王假降,魏亡。前225年派李信率20萬大軍攻楚,楚軍反擊,秦軍大敗。秦改派已經告老還鄉的王翦率60萬大軍攻楚。前224年,楚集中全國兵力抗秦。王翦堅壁不與戰。楚人一再挑戰,王翦置之不理。楚軍不得戰,引兵而東,王翦追擊,大破楚軍,殺項燕。前223年,秦虜楚王負芻,楚亡。前222年派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燕亡。前222年王賁攻代,虜代王嘉,代亡。前221年王賁自燕南攻齊。秦兵入齊都臨淄,齊王建降,齊亡。

經過10年的征戰,秦王嬴政終於先後滅亡了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不僅對當時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巨大的意義,而且為我國古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長期繁榮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和進步。這不僅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也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同時對中國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奮六世之餘烈,嬴政終統一

TAG: 嬴政統一王翦呂不韋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