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如意,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在清代具有吉祥驅邪、承載美好願望的含義;始於春秋時期的君子“玉德觀”,將玉與君子合二為一,是古代中國對溫潤如玉君子的浪漫讚揚。

《詩經·淇奧》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兼有祥瑞與溫良意的“玉如意”,在中國工藝品歷史上更是燦爛炳煥,耀眼奪目。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清 乾隆御題青玉和珅隸書如意 故宮博物院)

如意之產生,由來久矣。

乾隆皇帝有詩云:“一柄曲拳代歌者,磷扮烤色錯金跟。”似乎商代已有如意,但遺憾實物不存,難以考證。

宋代高承所撰《事物祀原》裡說,如意始源於戰國;《晉書》:“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則是“如意”的最早記載。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清 文竹嵌竹絲嵌玉荷花鴛鴦如意 故宮博物院)

如意起源

關於如意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如意作古代爪杖,即癢癢撓。《稗史類編》記載:“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它能幫助古人解決背脊癢痛,因“如人意”,故稱“如意”;

第二種說法認為,如意源於笏板,即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狹長板子,用來記錄皇上的旨意以及自己準備上奏的事項;

第三種觀點則最為貼切如意的內涵:“如意”梵語為“阿那律”,自印度傳入中國,為講經僧侶所持,記文於上以備遺忘,後逐漸演變為吉祥美好及思辯睿智的象徵。

南朝梁釋惠皎《高僧傳》卷六《釋慧遠傳》稱,

“曾有沙門持竹如意,欲以奉獻,入山信宿,竟不敢陳,竊留席隅,默然而去。”

可見如意是僧侶常用的法器。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清早期 竹雕過枝靈芝如意 故宮博物院)

隨著歷史發展,如意逐漸受到達官貴族的青睞:它不僅可以作為解除痛癢的隨身器物,亦慢慢演變成身份的象徵。

明清時期,宮廷對如意的推崇達到了歷史的高峰。據統計,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清代如意近三千件,皆被視為吉祥瑞器,成為朝賀、祝壽、喜慶時不可或缺之物。

乾隆皇帝尤愛如意,詩句“處處座之旁,率陳如意常”,道出了宮中如意琳琅滿目的盛景。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金鏨花如意:金為主材,玉為點綴,主次分明 故宮博物院)

從清代的進貢資料看,在各種進貢活動中,如意往往位列貢品首位。乾隆皇帝60歲生日時,大臣們集資進獻了用金絲編織的60柄如意;慈禧60歲生日時,有人一次性進貢了81柄如意,是為“九九(久久)如意”。

如意的地位已經如此尊崇,而“金玉相配”之金鑲玉,更是成為皇家專享,作為財富和權力的象徵。

清朝,西番進貢「痕都斯坦」玉器,薄如蟬翼、亮似琉璃的胎體上,以金銀細絲裝點出祥瑞圖案,實際為金鑲玉技法,乾隆命此工藝深藏於宮。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潘秉衡 青玉壓金銀絲罐 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

清末民初,“北玉四傑”之一的玉雕大師潘秉衡曾復原出“金鑲玉”工藝,但因缺少傳承者,該技藝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老人逝世再次失傳。

2003年,相伯居創始人楊根連成功復原金鑲玉技藝,用不足0。5毫米的金絲於美玉上嵌刻,並於2015年獲得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中國玉器藝術家 楊根連

手持玉如意,天豁河漢明

相伯居 金絲嵌入和田玉項鍊 手機淘寶店鋪:松蘭埔子

推薦理由:玉在山而木潤,玉韞石而山輝。玉觸之微潤,配之蘊揚。金鑲玉吊墜線條飽滿流暢,顯現是傳統文化之博大、有懷;金絲恰如其分地巧妙嵌入,不凸不陷,表面光滑細膩,足見雕刻技藝的細緻高超,中國人獨有的品質“溫良”也透過金玉的完美合作自然顯現。

參考文獻:趙毅偉。雲紋應用演變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9):36-37。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聯絡【松蘭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TAG: 如意金鑲玉松蘭故宮博物院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