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結婚後我們各自孤單!婚姻中的“假性親密”!

最近討論度頗高的離婚真人秀綜藝《再見愛人》,迎來了收官。

其中郭柯宇和章賀這一對,看得人感慨萬千。他兩結婚十年、分居兩年、離異一年,有一個11歲的兒子跟著母親郭柯宇一起生活。“他們到底有沒有愛過、誰愛誰多一點”是觀眾爭論的焦點之一。

結婚後,郭柯宇果斷放棄了事業。“沒有愛情”是兩人對這段婚姻共同的評價,他們都認同當初結婚都是因為雙方到了結婚的年紀,找到了一個合適結婚的人,所以就進入婚姻了。

《再見愛人》:結婚後我們各自孤單!婚姻中的“假性親密”!

“我們在婚姻中各自孤單。”郭柯宇這樣評價這段婚姻。“我的世界他進不來,他的世界我也不太想去。”三對嘉賓圍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郭柯宇這樣描述她與章賀的關係。

在大結局裡,對於這段難言愛也難言不愛的婚姻,兩人都選擇下車複合,賺足了觀察室嘉賓和螢幕前觀眾的眼淚。

面對這樣的感情關係,在感嘆之餘,我們也會想,他們的關係究竟經歷了什麼,兩個人到底是怎樣走到這步的呢?

《再見愛人》:結婚後我們各自孤單!婚姻中的“假性親密”!

1、“空殼”婚姻中的假性親密

在生活中,你和你的伴侶,或許已經非常緊密地關聯在一起了,但你

總覺得你們之間好像“差點兒”什麼,但又無法說清楚。

相處得越久,倆人之間積累了越來越多無法觸碰的話題、不敢表達的情緒和情感,以及難以忽視的不信任和不安感。交往了很多年,卻還是不瞭解對方的脾性喜好、價值感、內心想法,就像非常熟悉的陌生人。那麼,也許你正在經歷的是

“假性親密關係”

「假性親密關係」是指:在關係中逃避關係。伴侶雙方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默契”地共同迴避建立起真正的深入心靈的關係。

而真正的親密關係是需要你與另一個人彼此之間產生深刻的、有相互迴應的、關乎內心的聯結。在建立信任關係的過程中,需要袒露自己脆弱的地方,相當於賦予了對方傷害你的權利,也因此需要冒著被傷害的風險。

處在假性親密關係中的情侶,避開建立信任感和親密感,核心是為了避免受傷。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會懼怕“失控”,害怕被“淹沒”,所以不敢投入到關係的河流中。

2、假性親密關係,正讓你失去接近真愛的可能性

假性親密關係裡,都會有一個“假裝”。一個極端是:假裝不在乎。

我的一個朋友蘋果姑娘,在和男朋友峰的分歧中從不讓步,直到峰甩下一句“你總是無理取鬧,我受夠了。”消失,再沒回來。

儘管她嘴上惡狠狠地罵他“渣男”!心裡卻完全不一定這樣想。

她太喜歡他了,以至於時刻懼怕著失去他。這樣想要靠近又想要逃離的矛盾的感覺,讓她不自覺地推開對方。

有一天對方真的受不了離開了,變成了她口中的“渣男”,這最終結果印證了她對男人最初的偏見,也讓她失去了靠近真愛的可能。

她想象中的懼怕,最終演變成了她的現實。

所以心理學家榮格說:我們沒有意識到的那一部分,構成了我們的命運。而想要活得明白,便是要慢慢深入瞭解我們沒有意識到的那一部分。

假性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極端是:假裝在乎。

儘管現在年輕群體的婚戀觀念進步了,但適齡青年們還是普遍處於一種催婚壓力下。

他們當中有些人,漸漸屈服於早先讓他們感到不屑的父輩的觀念:結婚不就是找個人過日子嘛?哪來這麼多的你儂我儂。

在婚後,他們往往也會做出好妻子、好丈夫的角色要求做的事。

然而,那種在乎、關心,似乎是責任使然,多少透露著點假裝和表演的成分。

就連床笫之間的事,都帶著例行公事的節奏。

維持“假面婚姻”的夫妻,一方面會覺得“食之無味”,因為從沒有建立真正的親密感,心理上覺得有沒有對方都差不多;另一方面也會覺得“棄之可惜”,因為婚姻之於他們,社會意義大於親密意義。有時候,這是雙方出於互惠的共謀,避免離婚或未婚有可能帶來的財產、聲譽的損失。

但呆在婚姻的軀殼裡的他們,並不真正關心對方關於情感、金錢、精神追求方面的想法,

彼此設立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維護著自己的最終利益。

但人心是敏感的,感情是個人化的,親密與否,騙得了周圍人,唯獨難以欺騙自己。

所以,

假性親密關係往往帶來兩種極端的結果:要麼一直懼怕進入親密關係,恐婚恐育;要麼勉強進入一段“假面婚姻”,但兩人卻各自孤獨終老,這帶來一種自設心理牢獄的麻木狀態。

《再見愛人》:結婚後我們各自孤單!婚姻中的“假性親密”!

3、假性親密關係是怎麼產生的?

假性親密關係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對此追根溯源,會發現一個人的

早期依戀模式

,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也許有些人在小時候向父母發出需要被關注的訊號,通常都被父母忽略掉了。久而久之,他們也習得了自己的感覺並不重要的信念。

在他們的早期關係體驗中,充滿著被拋棄的風險,所以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所感到的焦慮和迴避,

本質上是內心對於被拋棄的恐懼,這源於早期撫養關係中產生的“原生情緒”。

成年後,他們往往表現得冷漠無情,採取迴避、忽視、冷戰的方式,讓對方感到“我不需要你”、“我才不在乎你”。他們以冷漠隔離受傷,以憤怒掩飾恐懼,這些是由原生情緒衍生出來的“次生情緒”,可以理解為自我防禦機制。

如果雙方帶著這些次生情緒在親密關係中互動,很容易就會形成惡性迴圈,但彼此的原生情緒還是沒有在矛盾中被覺察和解決。兩個人在這樣的關係中小心翼翼地相處著,避免揭開問題,卻因此埋下了越來越多不可觸碰的雷區。

另一方面,我們大部分人最初都是從父母的關係中學習和感受什麼是愛。

有些父母的關係本身就是假性親密關係

,他們之間很少有愛意的流動,甚至抨擊、貶低任何溫情脈脈的表達。

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自然也習得了僵化的表達,壓抑情感的表露,在關係中缺乏激情的展現。而激情恰是愛情最初的燃料。所以他們的親密關係,一開始就燒得不溫不火。

在識別出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固定模式和消極信念之後,看見自己因此而產生的退縮是為了自我保護,卻一直掩蓋著更深層的問題,才有可能產生轉變的想法,以引發更多積極的行為來替代消極的應對方式。

4、如何避免親密關係變成一具“空殼”?

1、任何成長都需要勇於冒險。

著名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曾說,在他的心理諮詢過程中,他會鼓勵對方做一些冒險,沒有冒險就不會帶來相應的心理成長。而坦誠地表達真實的自我,表達那些之前害怕表達的事情,便是一種冒險。

如果蘋果姑娘在一次吵架中,她能夠鼓起勇氣向男朋友表達:“我明明想說你不要走,張口卻是我不在乎。”

也許她男朋友也會坦誠地說:“我也不想吵架,但每次你的唇槍舌劍真的讓我很難受。你滿口的不在乎,讓我感覺很羞愧。我對你越認真,你就對我越愛理不理,這讓我感覺你隨時都準備著離開。”

蘋果姑娘說:“我害怕表現得太喜歡你,會遭到你的嫌棄。你知道嗎?每一次吵架離開後,我都十分害怕你不會來哄我了。”

其實他們都害怕失去彼此,但就是沒有勇氣表達出來。很遺憾,真愛也就被阻擋在這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之外了。

對於關係中的兩個人,如果想要讓關係更親密一點,

需要注意練習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需要,減少“口是心非”的表達,多問自己:“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或者思考對方的話:“當ta這樣說的時候,ta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當然,我們太習慣於掩藏自己的內心真實需要了,以至於自己都難以發現,如果這時候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幫助你去挖掘和發現,協助你把這些無意識的密碼轉化成我們日常的語言,以更好地讓伴侶清楚我們的想法,這無疑會促進伴侶的關係。

2、唯有坦露、看見、接納不完美,才是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的開始。

電影《心靈捕手》中的主角威爾,他的親密模式就是很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他與富家女朱凱蘭相識相戀。當他意識到女友畢業後有可能離開他去加州發展,他就開始恐懼到時候她不愛他了,怎麼辦。

在一次爭吵中,威爾氣急敗壞地說:“你根本就不愛我,你就是想和我這種窮人玩玩!”

在威爾與專家桑恩教授的心理治療中,桑恩善意地點破威爾的心思:

“你是不想讓她看到你的不完美吧?這是極好的想法,一輩子不用認識任何人。”

桑恩教授並沒有繼續跟他講“應該”如何建立親密關係,而是將自己與妻子相處的故事娓娓道來,他說:

“你知道嗎?我太太特別喜歡放屁,而且聲音還很大。有一次半夜,她放屁太響,把家裡的狗都吵醒了。”分享這些生活細節的時候,桑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

“她知道我所有的缺點,人們稱它為不完美。

但不完美的東西,卻是最好的東西,因為它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

他其實是在說:唯有袒露我們的缺點,看見、接納彼此的不完美,才是真正建立親密關係的起點。

銀色夏生的詩集,一首《Romance》裡面寫道:“如果再談戀愛,下次一定要坦誠對待那個當下的自己,那些真正的心情。悔恨就說悔恨,不甘願就說不甘願,嫉妒就說嫉妒。再也不要老裝作什麼也不在乎地,只會微微笑著。”——多麼真實,多麼坦誠,多麼美好。

TAG: 親密關係假性關係婚姻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