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每天上學我總得繞一節路玩玩,可以看到許多有趣味的事情

沈從文:每天上學我總得繞一節路玩玩,可以看到許多有趣味的事情

再過去一點就是邊街,有織簟子的鋪子。每天任何時節,皆有幾個老人坐在門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鋼刀破篾,有兩個小孩子蹲在地上織簟子。。

每天上學時,我照例手肘上掛了那個竹書籃,裡面放十多本破書。在家中雖不敢不穿鞋,可是一出了大門,即刻就把鞋脫下拿到手上,赤腳向學校走去。不管如何,時間照例是有多餘的,因此我總得繞一節路玩玩。若從西城走去,在那邊就可看到牢獄,大清早若干犯人從那方面戴了腳鐐從牢中出來,派過衙門去挖土。若從殺人處走過,昨天殺的人還沒有收屍,一定已被野狗把屍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就走過去看看那個糜碎了的屍體,或拾起一塊小小石頭,在那個汙穢的頭顱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會動不動。若還有野狗在那裡爭奪,就預先拾了許多石頭放在書籃裡,隨手一一向野狗拋擲,不再過去,只遠遠地看看,就走開了。

既然到了溪邊,有時候溪中漲了小小的水,就把褲管高卷,書籃頂在頭上,一隻手扶著,一隻手照料褲子,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直到水深齊膝處為止。學校在北門,我出的是西門,又進南門,再繞城裡大街一直走去。在南門河灘方面我還可以看一陣殺牛,機會好時恰好正看到那老實可憐畜牲被放倒的情形。因為每天可以看一點點,殺牛的手續同牛內臟的位置不久也就被我完全弄清楚了。再過去一點就是邊街,有織簟子的鋪子。每天任何時節,皆有幾個老人坐在門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鋼刀破篾,有兩個小孩子蹲在地上織簟子。(我對於這一行手藝所明白的種種,現在說來似乎比寫字還在行。)又有鐵匠鋪,制鐵爐同風箱皆佔據屋中,大門永遠敞開著,時間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個小孩子兩隻手拉風箱橫柄,把整個身子的分量前傾後倒,風箱於是就連續發出一種吼聲,火爐上便放出一股臭煙同紅光。待到把赤紅的熱鐵拉出擱放到鐵砧上時,這個小東西,趕忙舞動細柄鐵錘,把鐵錘從身背後揚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濺地一下一下打著。有時打的是一把刀,有時打的是一件農具。有時看到的又是這個小學徒跨在一條大板凳上,用一把鑿子在未淬水的刀上起去鐵皮,有時又是把一條薄薄的鋼片嵌進熟鐵裡去。日子一多,關於任何一件鐵器的製造程式,我也不會弄錯了。邊街又有小飯鋪,門前有個大竹筒,插滿了用竹子削成的筷子。有乾魚同酸菜,用缽頭裝滿放在門前櫃檯上,引誘主顧上門,意思好像是說:“吃我,隨便吃我,好吃!”每次我總仔細看看,真所謂“過屠門而大嚼”,也過了癮。

我最歡喜天上落雨,一落了小雨,若腳下穿的是布鞋,即或天氣正當十冬臘月,我也可以用恐怕溼卻鞋襪為辭,有理由即刻脫下鞋襪赤腳在街上走路。但最使人開心的事,還是落過大雨以後,街上許多地方已被水所浸沒,許多地方陰溝中湧出水來。在這些地方照例常常有人不能過身,我卻赤著兩腳故意向深水中走去。若河中漲了大水,照例上游會漂流得有木頭、傢俱、南瓜同其他東西,就趕快到橫跨大河的橋上去看熱鬧。橋上必已經有人用長繩繫了自己的腰身,在橋頭上待著,注目水中,有所等待。看到有一段大木或一件值得下水的東西浮來時,就縱身一躍,騎到那樹上,或傍近物邊,把繩子縛定,自己便快快地向下遊岸邊泅去,另外幾個在岸邊的人把水中人援助上岸後,就把繩子拉著,或纏繞到大石上大樹上去,於是第二次又有第二人來在橋頭上等候。我歡喜看人在洄水裡扳罾,巴掌大的活鯽魚在網中蹦跳。一漲了水,照例也就可以看這種有趣味的事情。照家中規矩,一落雨就得穿上釘鞋,我可真不願意穿那種笨重釘鞋。雖然在半夜時有人從街巷裡過身,釘鞋聲音實在好聽,大白天對於釘鞋我依然毫無興味。

摘自《學歷史的地方》

沈從文:每天上學我總得繞一節路玩玩,可以看到許多有趣味的事情

沈從文的湘西故事

沈從文 著;卓雅 攝影

古吳軒出版社鳳凰壹力

20世紀中國文學“

無冕之王

兩度提名

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中國當代著名作家

沈從文

攜手女攝影家

卓雅

,透過鏡頭與歲月和文字對話

共同講述

《沈從文的湘西故事》

《學歷史的地方》

著名作家沈從文小時候都有哪些趣事?戰亂時期的軍旅生活如何生活成長?種種往事裡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學歷史的地方》帶你一起走進那些可能不為人知的湘西世界。

《從文自傳》

以湘西為背景,記錄了沈從文在湘西成長的點滴故事,既有天真爛漫的鄉野聞,也有胸懷抱負與經歷坎坷的青年生涯,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份很好的傳記材料。

《船上岸上》

記錄了沈從文的行伍行旅生活,呈現出一幅幅生動寫意的民國湘西畫卷,是“借湘西邊地風情而對中國古典詩意的卓越再造”。

《爐邊》

描繪了沈從文幼年的種種往事以及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刻畫,雖相對不出名,但藝術成就同樣高妙,進一步構建了沈從文的湘西世界。

★ 對小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

沈從文筆下描寫的很多是小人物,但是他們的靈魂都是生動而有趣的。這些刻畫的小人物的或喜或悲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從文自傳》裡的“大王”(劉雲亭)、《船上岸上》裡的蓮姑、《爐邊》裡的儺壽先生……無一不是在看似歡樂、幽默的背後,又讓人體會到深深的悲哀和無奈。

攝影家

卓雅

,30多年來深入湘西,忠實記錄湘西的風土人情,積累了海量影像資料。

書中遴選100多幅精美的攝影作品,直觀呈現小說場景,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嶽煥,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4歲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曾在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代表作有小說《邊城》《蕭蕭》等,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西》等,學術著作《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

卓雅,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員。曾舉辦“卓雅攝影作品展”,出版《卓雅攝影作品集》《沈從文和他的湘西》《黃永玉和他的湘西》等攝影作品集。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與沈從文自身經歷相關的散文和小說。其中沈從文的散文體自傳,記敘了沈從文童年至青少年時代的蛻變與成長,既有天真好奇的鄉野童年,也有胸懷抱負與經歷坎坷的青年生涯。其中關於軍旅生活的小說,有《卒伍》《闕名故事》等,這些作品脫胎於作者早年真實的行伍行旅生活。他在這些作品中融入了戰亂、貧苦、愚昧等現實因素,帶有更鮮明的批判色彩。其中關於青少年時期家庭生活的小說和雜文,有《往事》《玫瑰與九妹》等,在短小精悍的敘述中,作者用還原生活的語言與溫度塑造出人物的鮮明個性。

本書配以攝影家卓雅三十多年來精心拍攝的百餘幅照片。這些影像是對沈從文筆下湘西風情、人民生活勞作的生動還原和寫照,亦是湘西幾十年來人文風物變遷和發展的真實記錄。

|如有版權相關問題可聯絡後臺處理|

★ 鳳凰壹力|極致閱讀體驗創造者 ★

TAG: 沈從文湘西卓雅攝影攝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