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在藝術史上,中世紀可以說是非常尷尬的一段時期。

前面是雕塑優雅而栩栩如生的古希臘,建築龐大而宏偉古羅馬。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左:古希臘雕塑《赫爾墨斯》右:古羅馬建築 萬神殿(內部)

後面是大師層出,名畫絡繹不絕的文藝復興。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左:米開朗基羅《哀悼基督》 右:拉斐爾《雅典學院》

中世紀,夾在這兩個藝術的黃金期,總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乃至大部分藝術科普文章,說到中世紀也總是有些尷尬,於是匆匆跳過。

比如,拿出一張中世紀的插畫,大部分人一看,雖然嘴上不好說,但心裡一定在默默嘀咕:“怎麼看上去有點醜?”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聖馬太》 出自《蘭斯大主教埃博福音書》 816-835年

中世紀的繪畫,大多出自福音書上的裝飾畫與插圖

的確,從我們現代人的審美視角,特別是瞭解過很多古典藝術,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的愛好者來看,就會覺得上面這張畫哪兒都不太順眼。

畫面中人物形象較為粗糙,主角的面容體型非但沒有“美觀”,人體結構也充滿著“敷衍”的感覺,彷彿薄薄的“紙片人”。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男人的五官看上去十分敷衍

透視有點“馬虎”,書檯和腳的位置關係也有些怪怪的。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書檯和坐檯的透視真的沒問題嗎?

背景就更感覺在“糊弄”人了,隨便幾筆匆匆帶過,連畫得具體是什麼都看不清。

要是多拿幾副中世紀的圖畫出來,大家一定更加確信:中世紀的畫,我感覺就是不太好看。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耶穌為彼得施洗腳禮》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聖路加》

兩張插圖都出自《奧托三世福音書》 約1000年

的確,中世紀在藝術史乃至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一個特殊的階段。然而,這並不代表當時的藝術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任何藝術風格都離不開當時的文化背景。

要了解為何中世紀的人會把畫畫成這樣,為什麼要採用這樣的風格,其中又有什麼原因,我們就需要回到當時那個時代。

因此,首先,我們就從“什麼叫做中世紀”開始說起。

什麼是中世紀?

中世紀,是夾在古羅馬與文藝復興中間的一段時期,上下持續近一千年,乃歐洲一團混亂但也充滿著變化的重要階段。

我曾經在其他的文章中介紹過古羅馬帝國的末路。

古羅馬帝國覆滅後,分裂成了西羅馬帝國與東羅馬帝國。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放過很多次的東西羅馬分裂圖

紅:短命的西羅馬 紫:苟了好幾百年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

如果說,東羅馬帝國是最能“苟”的羅馬正統血脈,那麼西羅馬帝國就是一個迅速“嗝屁”的小倒黴蛋。

羅馬帝國末期,北方遊牧民族——日耳曼民族崛起(含法蘭克人,日耳曼人,哥特人,撒克遜人),他們就是今日歐洲人的先民。

別看現今歐洲都是發達國家,擱幾千年前,大家都是透過遊牧為生的人,沒有固定居所,羅馬人鄙視的將他們稱為“蠻族”。

當時他們,雖然也有自己的藝術風格,看是可以從下面的例子看出,蠻族藝術品的主體多為花紋裝飾與變形的動植物。風格還是比較淳樸與原始的。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嵌有寶石的“囊蓋”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獸頭握把

羅馬帝國分裂後,這群蠻族南下入侵西羅馬,西羅馬帝國堪堪堅持了兩百年不到就宣告滅國。從此,西羅馬帝國的領土,就成了日耳曼民族生活的地方。

日耳曼民族進城之後,到處都是沒有看到過的東西,自然,他們就會忍不住學習羅馬的先進文明。

於是,這群本是遊牧為生的人,也拋棄了過去的生存方式,開始學著建立城邦,安居樂業。中世紀,也就是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中間的一長段時間內,西歐大陸在一個個封建王朝的統治下的歷史。

介紹了這麼一大段關於歷史的內容,但其實還沒提到我們的急需解決的問題,也就是中世紀的畫為什麼畫成這樣?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更早版本的《聖馬太》 出自《查理曼大帝福音書》 約800年

為什麼中世紀的畫都這樣?

中世紀的畫的特點,其實可以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

宗教性,故事性,精神性。

接下來我會一一解說這三個詞的意義。

①宗教性

日耳曼民族在入侵羅馬之後,除了羅馬的城市文化,還接觸到了一個非常新奇的東西,就是那個非常成熟的宗教:基督教。

遊牧的日耳曼蠻族,雖然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十分散亂。第一次接觸到從教規教義到教團體系都如此完善的宗教,當然驚呆了。

攻破西羅馬帝國後,日耳曼民族自身並未統一,而是劃分地盤,建立了多個封建都城。因此,封建的小農思想盛行,導致經濟收縮(每個家庭以自身為單位的自給自足導致市場經濟不景氣),國與國又有爭端,戰爭頻發。

這一系列混亂的問題,導致中世紀前期(6-9世紀)的歐洲人,生活條件非常不咋地,大部分人一家子住在只有一間房的屋子裡,一週難得吃一次肉,水果更是貴族才能享用的佳餚。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大部分人吃穿工作都在一件大屋子裡,中間的爐子與火堆則是中世紀早期,平民中比較常見的“爐灶”

這一段時間也就是常說的中世紀的“黑暗時代”。

外界條件的困苦如果無法排解,就會轉移到精神層次的渴望救贖。

這剛好是基督教“審判與救贖”體系擅長的。大家日子緊巴巴的,但找不到解決方法,於是將原因歸結為自身的原罪,想透過祈禱與懺悔的方式,讓上帝寬恕自己,讓自己在最終審判後過上幸福的樂園生活。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牙雕作品《基督賜福奧托二世與皇后狄奧法諾》 982-983年

中間站著的就是基督,兩側比較矮小的人是當時的奧托王朝的皇帝與皇后,連這麼有權有勢的人,都渴望得到耶穌基督的賜福

而且基督教在哲學層面的思想,對人自身思考,對教徒言行舉止的規範,也的確十分成熟而令人信服。

不是當年住在北方,過著遊牧生活的日耳曼“蠻族”的文化能比的。

因此,羅馬帝國輸給了蠻族,而蠻族從思想上又成了基督教的手下敗將。

當時,基督教幾乎統一了當時中世紀人民的思想,教會在義大利依舊擁有極大權力。因此,中世紀的藝術品無一例外全都是與宗教內容相關的作品。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福音書作者聖約翰》 出自《修道院長韋德里庫斯福音書》 約1147年

聖約翰、聖馬太、聖路加都是福音書的編寫人,加上聖馬可,可組成“福音書F4”

因此我們才會產生中世紀的畫,人物角色與畫面構圖都很單一,一個題材反覆使用的感覺。畢竟基督耶穌與各個聖徒會重複在各種書籍插圖上出場,到處趕“片場”。

②故事性

上面提到,中世紀的人生活質量不佳,與此同時,他們的文化水平也不太行。

日耳曼民族的祖先畢竟是蠻族,底子淺,而羅馬的文化也就學了一部分,不夠徹底

。在中世紀的“黑暗時期”,人的識字率是非常低的,普通民眾接觸不到書籍,而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也讓他們不需要學習多餘的知識。

因此,“文字”這一重要知識媒介,在中世紀前期是被教會統治著的

。在“大學”還未流行的中世紀前期,只有學習神學的人,才能透過閱讀聖經典故來識字。而聖經多半是是用拉丁語寫成,也只有學過拉丁語的人才能讀懂。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當時的福音書

而聖經典籍是記錄在紙上的,使用久了書也會破破爛爛的,也要更換,如何更換呢?當時也沒有印刷技術什麼的,只有讓教會派人來重新抄錄。

為了讓那些重新抄出來的典籍更好看,他們會找專門的畫匠來繪製插圖,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中世紀插圖的由來。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最開始展示的《聖馬太》,在書中其實還有一圈裝飾用的小邊框

這些書,大多數是貴族或者教會收錄的典籍,上面的圖,實際上只是像那些未曾系統學習過拉丁語的人能看懂而準備的插圖。

因此,對於插圖而言,用一張畫概括全文重點比畫得漂亮更重要,故事的功能性遠大於人對於美的需求。

作畫的重點變為讓大家看懂畫面是什麼典故後,畫家會去掉過於寫實的需求,故意誇張以體現角色特點,便於對聖經故事不熟悉的人也能快速理解。

因此我們會感覺畫面並不美觀,彷彿小孩子畫的畫,但是仔細觀看,就能發現端倪。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繼續用上圖的聖馬太做例子,他是第一個記錄耶穌基督言行的聖徒,四福音之首《馬太福音》的撰寫者。因此他總是帶著大大的書本,攜帶羽毛筆,以表達一種記錄者的形象。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現在知道為何所有的“聖馬太”都會和書本為伴了嗎?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聖馬太那抽象的表情,瞪大的眼睛,伏案的動作,精準表達了他在撰寫福音書時的認真和專注。也在告訴觀者,《馬太福音》這本典籍,是聖徒馬太一點點認真記錄下耶穌基督的言行與經歷,從而流傳下來的非常重要的經書。

這些看上去都很粗糙,畫面內容,構圖什麼的也很簡單的畫。但畫家能在簡單的畫面中,精準的把握到每一個角色的形象特點而重點描繪,從技術層面上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③精神性

之前說了,我們看到的中世紀的圖畫,大部分都是插圖,然而就算是插圖,畢竟也是宗教典籍上的圖。

而涉及宗教,必然就有宣揚宗教,增強教徒信仰的作用。

因此,中世紀插圖會將各種聖經故事中比較“精彩”的情節,或者具有神性的場面,用一種非常有創意的手法表達出來。

是的,創意。

中世紀的插圖雖然看上去很簡陋,但實際上,畫匠們已經動用了自己最大的智慧,用於表達畫作想要傳達的精神——通常是宣揚耶穌基督的權威,以及聖徒們接受神的啟示之類神奇的一幕。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升座基督》 出自《戈德斯卡爾克福音書》 781-783年

基督腦袋後面的“大餅餅”是聖光的暗喻,代表著基督的神聖性

而基督的手勢,則是“祝福的手勢”,代表著基督賜福虔誠教徒

這樣精神性的傳達往往是要讓觀者留下心靈的震撼感,因此寫實並不是第一需求,即便不畫成非常詳細到位的人體形象,也能達到同等效果。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這張初看很“粗糙”的《聖路加》,其上方的“圓圈”包含了很多暗喻。

聖路加舉起的“圓圈”其實是“祥雲”,在祥雲中不僅有他自己的代表形象“公牛”,還有其他幾位記錄基督言行,書寫福音書的聖賢。在聖人的外層,則是代表著天國的幾位天使,這些處理手段,讓整個畫面充滿了神聖感與不可侵犯感。

同時,我們會覺得中世紀的畫並不“精緻”,恰好,中世紀畫家也不是特別在意要把畫畫的特別“精緻”。

之前提到過,《聖馬太》的背景感覺十分“粗糙”,彷彿小孩子的隨筆亂塗亂畫。

但正是這種“粗獷”的手法,讓畫面中充滿了一種奇異的動感與活力。這些扭曲的線條,讓背後的樹木建築看上去正在被旋風席捲,又彷彿被火焰燃燒。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配合下方聖馬太專注的表情,實際上是暗喻此時此刻的畫中人,正接受這上帝帶來的靈感,突然降臨的神性控制他記錄下上帝之子(耶穌)的一言一行。

線條粗糙?非也。

實際上畫家恰好是用這種線條表達了宗教意義的神聖感,給觀者帶來了身臨其境的衝擊感。

中世紀的畫真的很“醜”嗎?

中世紀的畫作,如果按照現代人的審美與直覺來看,的確不美,不精緻,不寫實。

但如果說,美的作品是為了承擔傳達美的意義而存在。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提香 《崇拜維納斯》

那中世紀那些不美的作品,是為了承擔傳達宗教意義與故事而存在。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耶穌為彼得施洗腳禮》整個畫面就是一個故事

它們二者的目的性與意義是不一樣的。

就比如我們小時候經常看到的連環畫,畫上的角色往往是用很簡單的比劃勾勒出來的。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70、80後的記憶,西遊記系列連環畫

但就是這麼簡單的形象,透過對人物動作的誇張,畫面內容的安排,就能讓孩子們一看就懂,一下子就能理解畫面到底在說什麼故事,想要傳達什麼情感。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出自《丁丁歷險記》 這是一部線條簡單,但角色形象十分豐滿的漫畫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出自《三毛流浪記》 簡單的線條加上誇張的動作,寥寥幾筆就能講述一個故事

這實際上需要畫家擁有強大的表達能力,對線條的控制力,對畫面的編劇能力。

這些繪畫技巧與表達方式,實際上,中世紀的畫家已經全都能做到了。

讓我們結合上面的知識與背景,分析一下這張畫。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這張畫上,耶穌(中),彼得(左),以及捧著洗腳水的信徒(右)角色形象非常明顯,並且畫家為了體現出是耶穌主導這場儀式,特地用誇張的手法,拉長了耶穌的手臂。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明顯被拉長的右手

而仰頭等到施洗儀式的約翰那等待又渴望的表情,後面偷偷窺視,充滿羨慕的信徒們的表情。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右側正在解開鞋帶但又非常在意左側情況的人的表情。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所有角色的神態無一不到位而又栩栩如生。

而畫面的整體,恰好定格了耶穌給約翰做洗腳禮這個故事要發生的前一刻,定格在了所有人都要做下一個動作的一瞬間,使得畫面動態感與故事感都十分到位。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一張看上去水平很“次”的,連人體和透視都畫不好的中世紀插畫,實際上擁有的畫面掌控力,細節的描繪能力,故事的表達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畢竟,中世紀的人們,可是繼承了古羅馬與古希臘的繪畫基礎啊。

有時候,一些不符合現代人審美的作品,我們會覺得它“很醜”、“很粗糙”、“水平很次”,甚至產生“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然而,你上你還真不一定能行。

大家有時候會覺得一些畫“醜”,往往是不瞭解作畫背景,也不太明白畫面中蘊含的意義,只是從直覺與當前大眾審美的角度認為“醜”。

為什麼這些畫這麼“醜”?

畢加索《亞維農少女》

是不是初看也有點“醜”?

但當我們瞭解了當時背景,瞭解了畫家的目的與用意,瞭解了畫面中表達的含義,自然就明白了這些畫為什麼畫成這樣了。

美與醜,只是一種主觀感受,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對美醜的判斷標準也會發生改變。

藝術,比起美與醜,寫實與不寫實,往往還包含了內容的傳達,自我的表達,故事的敘述,等等更深層的意義。

甚至,還有記錄歷史的艱鉅任務。

那麼,為何要給藝術作品分一個美醜和高低呢?

欣賞它,理解它,分析蘊含在它內部的細節與用意,或許更為美妙。

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可以轉發,點贊,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支援我們的創作。

TAG: 中世紀福音書畫面馬太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