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刻,也要樂觀向上,找到生命的意義

01

和無為道士告別後,王陽明心情豁然開朗,不再有歸隱山林的念頭,於是繼續前往龍場。

當時的貴州,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開發較晚,是明朝13個布政司中設定最晚的。到中原的交通也非常不便利,主要有兩種:

一是經關中、秦嶺到達漢中,再經巴蜀到達貴州;

二是從湖南出發,經湘西到達廣西,再從廣西經雲南到達貴州。

王陽明: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刻,也要樂觀向上,找到生命的意義

不管哪一種,路途都非常遙遠,以此當時的人們看來,貴州就是山高路遠、偏僻落後的荒蠻之地。

而王陽明要去的龍場,更是偏遠,坐落在貴陽修文縣,距離貴陽還有大概80裡的路程。王陽明來到這裡後,心情一下跌落到了冰點,和自己之前的生活相比,天壤之別。

龍場四周都是高山疊嶂、樹木茂盛,機會看不到人煙。山路險峻,險象環生,如果沒有當地人帶路,十有八九是要迷路的。

更讓人崩潰的是,這裡茂密的叢林中毒蛇、猛獸經常出沒,來到這裡的人經常會受到侵襲,受傷致死的已經見怪不怪了。

02

王陽明到達龍場之後,幾乎看不到人,天天在眼前出現的,只有自己帶來的幾個僕人,來到這麼個鬼地方,他們個個神情呆板,沮喪至極。

因為和當地人語言不通,所以就算看見了人也無法溝通,更不要說搞好關係,和睦相處了。

再有就是,偶爾碰上苗人、彝人、瑤人路過此地,或者就是逃避官府抓捕的逃犯,這讓王陽明感到孤獨和寂寞,而且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更哀傷的是,這種日子沒有盡頭。

王陽明: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刻,也要樂觀向上,找到生命的意義

人都有社交需求,如果長時間沒有社交,人的表達能力都會退化,時間長了甚至連話都不會說了。還好王陽明身邊還有幾個僕人,雖然整天無精打采,好在還能正常講話交流。

03

龍場驛是在明太祖洪武年間設立的,當時這裡有一位彝族女首領奢香夫人,是她為當地的穩定做出的貢獻。

她的故事在當地幾乎家喻戶曉,王陽明來了之後也很快就知道了她的名字。原來,奢香夫人雖是女流之輩,但識大體、顧大局,眼光長遠,帶領少數民族抗爭,糾正了當時朝廷不合理的政策。

當時朝廷派來的駐軍統帥叫馬曄,他沒有考慮到當地的現狀,急功近利地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向奢香夫人施加壓力,引起了當地民眾的反抗。

王陽明: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刻,也要樂觀向上,找到生命的意義

奢香夫人毫不畏懼,義無反顧地帶領部下到達南京,向皇帝陳述馬曄的罪狀,並從實際出發,提出了自己想法。

她的膽略和見識受到了明太祖的褒獎,授予了很高的禮遇和官爵。同時,還把處分了馬曄。奢香夫人英明過人,帶領民眾修通了通往川東的山道,並依次設立九個驛站,大大改善了當地的交通,也加強了貴州和中原的聯絡和往來,可謂功德無量。

04

等王陽明到龍場時,驛站已經名存實亡,完全沒有了以前的熱鬧。房倒屋塌,驛卒也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病殘人員。

王陽明是被貶過來的,沒有安排官舍,只能風餐露宿。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鼓勵僕人們自力更生,利用周圍樹木自建住所。

王陽明: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刻,也要樂觀向上,找到生命的意義

房屋雖然非常簡陋,但王陽明天性樂觀,感到十分愉悅。房子建好之後,也就有了固定居所,原本很難見到他人的地方,竟然經常會吸引來當地人,少數民族居民常來造訪。

王陽明和他們雖然言語不通,但是從表情、手勢上來看,對方都是友善的。時間長了,人們相互之間的距離也就拉近了很多,這大大消解了孤獨寂寞。

05

被貶到這裡,王陽明基本脫離了以往政務繁忙的生活,每天都極為清閒。他是個好動的人,自然不可能呆坐在家裡。

於是,他就帶著僕人四處遊走,翻山越嶺,常常會有新的發現,讓他頗有心曠神怡之感。一天,他和僕人在遊走中,竟然發現一處石洞,和老家餘姚的石洞如出一轍。

這個意外的發現,使他非常興奮,他當即冒出來搬到這裡居住的念頭。於是,他帶著三個僕人就回到住處,稍作收拾,就開始了石洞居住生活。

王陽明:即使在最灰暗的時刻,也要樂觀向上,找到生命的意義

這樣的生活讓王陽明有了別樣的感覺,讓他更能活在生命情感裡,每天心境反而非常清靜,彷彿時時刻刻都處於打坐時才有的恍恍惚惚之感。

幾個月過去了,和僕人們像一家人一樣,患難與共,感情迅速拉近,相互之間早已沒有了主僕間的尊卑,而更多的是親情。

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王陽明才有了後面的龍場悟道。

備註:圖自網路侵刪

如果喜歡,請點贊、轉發,分享給其他朋友。非常感謝!

TAG: 王陽明龍場奢香僕人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