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契丹崛起

唐朝滅亡,中原陷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後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許諾以

幽薊十六州

為酬邀契丹出兵相助滅後唐。後唐被滅,後晉立,石敬瑭履約。自此,幽薊十六州歸入了契丹版圖之中。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直到朱元璋北伐驅逐元朝統治者,幽薊十六州長期處在北方政權遼、金、元三朝的統治下。這一局面不止改變了儒州(今延慶地區)在內的幽薊十六州的歷史發展,還從宏觀上影響了中華文明演進的歷程。

農耕與遊牧界限被打破,南北政權之間互相攻伐,幽薊地區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各政權之間的必爭之地。圍繞幽薊地區的戰火,自唐末以來,便斷斷續續燃燒在這片大地,上演了延續數百年的“幽薊風雲”。

五京治理

五京制,一般指分設多個首都管理國家的制度,即以五京制治理疆域,尤以遼金兩朝為代表。這種治理體系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的政治治理表象。至元代,五京制度演變為兩都巡幸制,這對延慶地區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金元都城表

這一時期,北方政權入主中原,政治、經濟與文化的重心都隨之南移。延慶以連線遼金元三朝發祥故地至新都之間的交通要道,以及拱衛京畿的西北大門的角色出現在了時代視野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延慶的建置也不斷髮生著改變。

建置沿革

遼代延慶建置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金元時期,三朝在其主要管轄區域始終實施的是三級行政區劃,行政區劃單位由高到低依次是道(路)—府(州)—縣,有時也會出現同一地區府、州、縣並行的狀況。

契丹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契丹定幽州(今北京)為南京(燕京)。

遼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契丹改國號為遼,延慶地區行政區劃沿襲唐代,仍然以儒州為建置,隸屬西京道(大同府)奉聖州。與此同時,儒州境內還設有縉山縣以及縉陽軍(“軍”為地方所設定的軍城)。

遼統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宋遼“澶淵之盟”後,南北安息。延慶地區因處於五京要道,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得到進一步開發,境內戶口充盈,百姓生活富足。擺脫了安史之亂之後經濟凋敝,人口流失的狀況。

金代延慶建置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國。

金初,沿襲遼置,延慶境內仍設有儒州、縉山縣建置。

皇統元年(公元1141年),延慶地區廢儒州之後歸入縉山縣的管轄。後來又將縉山縣歸屬到了西京路德興府的治理之下。

崇慶元年(公元1212年),金朝為了拱衛中都、抵禦蒙古勢力的深入,將縉山縣建置改設為鎮州,以集中力量來抵禦蒙古的入侵。

元代延慶建置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元初,恢復縉山縣建置,隸屬上都路奉聖州。

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因州縣合併,撤除縉山縣併入懷來縣。

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再次設定縉山縣,隸屬上都路宣德府奉聖州。

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因元仁宗誕生於此,縉山縣升為龍慶州。

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龍慶州改屬大都路。

元代在龍慶州還置有隆鎮衛,主要掌管居庸關駐軍。

長城變遷

遼金元時期,幽薊十六州由中原王朝的邊防門戶變為北方王朝的南大門,中原失去了同北部草原對峙的天然屏障。舊長城隔離衝突、防禦侵擾的作用減弱,幽薊地區民族融合程序加速。

而另一方面,遼、金兩個王朝在入主中原並逐漸漢化的過程中,也產生了防禦周邊其他遊牧、漁獵部族侵襲的需求。時光輪轉,新長城的修築又開始了。

草原邊壕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代長城示意圖

遼王朝在入主漢地、逐漸漢化之後,為防禦周邊其他部族侵擾,分外重視長城的修築。

經考古發現,已知部分的遼長城遺蹟起於蒙古高原東北部,蜿蜒在今中國、俄羅斯、蒙古三國國境之中,橫亙草原,總長達735千米。

因為高度、寬度及防禦工事形式的特點,遼長城又稱為遼代邊壕,是古代中國曆代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代長城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金代長城示意圖

崛起於漠北草原的蒙古部族不斷侵襲金朝的統治區域。金朝統治者迫於壓力決定延續中原王朝的傳統,再次修築長城防禦體系以抵禦來自王朝北部的威脅。

據考古發現,已知金長城全長700餘千米,有內、外兩線,由壕塹、邊堡及大型屯軍城組成,具有完備的防禦功能。

民族融合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金元時期延慶地區文化交融形勢圖

由於南北格局的變化,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部族相繼建立起了跨越長城南北的政權。延慶地處農、牧文化的交界處,在這一時期成為北方部族接受中原文化的第一站,率先見證了這一恢弘壯闊的歷史程序。

捺缽制度

“捺缽”是契丹語的音譯,原意為遼帝的行營。遼帝保持著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因此,皇帝四時各有行在之所(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又稱四時捺缽。這一制度,對金元乃至清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延慶因其特殊、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三朝統治者捺缽往返的必經之路和駐蹕所在。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四季捺缽”路線圖

四時捺缽

遼代慶陵東陵中出土了繪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觀的壁畫,風景秀麗,可一窺當時“四時捺缽”的景緻。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慶陵壁畫——《春水圖》

春捺缽也稱“春水”,意為春季在水域周邊進行漁獵活動。其地點一般在長春州(今吉林扶余塔虎城)東北35裡的鴨子河濼(luò)。

每年正月上旬,皇帝的車帳自遼上京出發,到達鴨子河濼後,先在冰上搭起帳篷,鑿冰鉤魚。鉤得頭魚,即於大帳置酒設宴,皇帝命前來祝賀的女真各部酋長依次歌舞,女真各部酋長則為皇帝獻上祝壽之物以助興。此後,群人圍獵天鵝。皇帝得到頭鵝後,首獻宗廟,祭祀祖先,然後群臣各獻酒果,縱飲作樂。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慶陵壁畫——《駐夏圖》

夏捺缽也稱“駐夏”,意為停駐山中避暑理事。主要地點為吐兒山,位於黑山東北。

四月中旬皇帝的牙帳(意為首領、將帥所居的營帳或政令中心)啟程,車駕到達夏捺缽所在地,皇帝主持北、南臣僚會議,與北面、南面大臣會商決策軍國大政。

北面官制以契丹故有的官制為基礎而有所發展,又稱“國制”,主要管理同契丹人相關的宮帳(契丹部族中的行政組織和軍事組織)、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官制借鑑中原官制而加以變通,又稱“漢制”。其主要任務是治理相關漢地州縣、掌管財賦、分領漢軍。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慶陵壁畫——《秋山圖》

秋捺缽也稱“秋山”,意為秋獵于山。《遼史·營衛志》記載秋捺缽在“永州西北五十里”伏虎林附近,具體位置大概在今遼寧省錦州市西北五十里。

每年7月,皇帝的車駕到達秋捺缽之地,皇族與高官分佈於山中濼水之側,待夜將半,鹿飲鹽水,令獵人吹角模仿鹿鳴,鹿群紛紛奔跑而至,於是開始射鹿,俗稱“舐鹼鹿”,又稱“呼鹿”。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遼慶陵壁畫——《坐冬圖》

冬捺缽也稱“冬坐”,意為坐冬避寒。具體位置在永州東南30裡的廣平澱,即今遼寧省錦州市東南小淩河北的新安鎮建業鄉境內。該地東西20餘里,南北10餘里,地甚平坦,四望皆積沙,樹木多榆柳。

冬月稍暖,皇帝牙帳於此坐冬避寒,召開北、南臣僚會議,兼受北宋及諸國貢禮,得暇時則外出校獵習武。北宋文學家蘇轍使遼時所作《虜帳》詩中,對冬捺缽的情景有生動的描繪。

御路文化

遼金元時期,延慶地區是重要的捺缽樞紐和巡幸盛地。遼金時期,途徑延慶地區的居庸關大道是北京地區通往北方草原地區的重要交通路線。

元代,在遼金居庸關大道的基礎之上,形成了幾條固定的路線。這些路線貫穿元兩都之間,其中西路、驛路、輦路(縉山道)、四海冶路等御路路線途經延慶,是延慶御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三朝御路示意圖

馬鹿溝道:“馬鹿溝道”是元代四海冶路北線的一部分。其中,大勝嶺至河口段山路崎嶇、道路狹窄,只適合小股馬隊行走,推測可能是驛使傳遞軍情的專用道路。

輦路:“輦路”,又稱為“縉山道”或“ 黑谷東路”。全長750餘里,是元代皇帝來往兩都、避暑休閒的專道。輦路(縉山道)是延慶境內捺缽巡幸的繁華交通路段。

四海冶路:位於今延慶四海鎮,是四海冶路路線之中重要的節點。四海冶路從元大都經黃花城、四海、沽源至元上都,與其他路相比,行程最短。據推測,該路線作為延慶境內輦路的一條補充路線,是驛使傳遞軍情的專道。

元明時期四海冶成為重要軍塞、交通要衝,明代在今四海鎮大勝嶺村、大吉祥村北部修建長城,正是做阻斷四海冶路之用。

西路:元朝時稱西路為驛道正路(蒙語稱孛老站道)。西路路線西行經過宣德府、元中都直達上都。元朝皇帝巡幸上都之後,從西路經中都(今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過宣德府境(轄境相當今河北省淶源、蔚縣、陽原、宣化、懷安及山西省靈丘等縣地)返回大都。

驛路:元代,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驛路全長800餘里,是兩都之間重要的御路之一。

驛路路線從大都經居庸關西行至懷來,轉而北上,翻越桑乾嶺、偏嶺等進入草原,直趨上都。

【媯川歷史 第十八期】遼金元時期的延慶——南都北巡 三朝樞紐

延慶文博

我們這裡有歷史文化大知識、文物背後的小故事、博物館展覽資訊、文物法規小常識……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的資訊,請關注我們的訂閱號!

TAG: 延慶山縣遼金長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