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心建躺在病床上

對於張心建來說,人生充滿著艱辛,瀰漫著一種怎麼努力都擺脫不了的厄運。

而這艱辛的來源,拜一個人所賜,就是他的父親張大千。

那個名滿天下、畫作林立的張大千。

無論是幼年時的生而未養,還是成年後的絕望求死。

張心建永遠活在張大千的陰影中,完全不能擺脫掉,這種親情間的羈絆成了他的修羅場。

而張大千卻理解不了這種親情的困擾,置身事外全然不顧。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與紅顏知己

1899年,正值晚清風雨飄搖之際,張大千出生在四川內江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

這個書香門第依然是封建大家庭的模子,信奉著男尊女卑,三綱五常。

彼時興起的西方民主思想沒有滲透到這座高門大戶。

所以少時的張大千是位少爺,這位少爺倒是沒有紈絝子弟的風習。

不過他發自內心覺得“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是天經地義的事,外面那些革命黨是瘋了嗎?”

8歲時,在母親和姐姐的影響下,張大千開始學習繪畫。

那時的他尚且年幼,卻能領略出畫中的美妙天地,時常盯著那些名畫出神,久久不能忘懷。

自此繪畫成為張大千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溶於其血液之中,甚至大於人倫親情。

特別是留學日本學習繪畫期間,張大千感覺到了繪畫自由,因為那是一片理想天地,沒有俗事煩擾。

所謂俗事,就是充滿著柴米油鹽和煙火氣的家庭生活。

張大千覺得煙火氣太過妨礙藝術創作,特別是繪畫。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的畫作

不過家庭和女人不能劃等號,張大千雖然不熱衷於家庭,但是他喜歡女人。

特別是那些丰姿綽約、富有藝術氣息的女人,統稱紅顏知己。

每每和紅顏知己聊起畫中的色彩、佈局之類的創作,張大千都是口若懸河,彷彿有說不完的話。

而在她們(紅顏知己)眼中,張大千一臉長髯,舉止儒雅,是真正的大才子,傾心以往。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

不過即為紅顏知己,自然是不可能與張大千成立家庭的。

因為婚姻是愛情的墓誌銘,終會讓彼此的愛慕之心灰飛煙滅。

對於張大千來說,第4位夫人徐雯波是個例外,她是張大千49歲高齡才娶過門的,典型的忘年戀。

徐雯波還是張大千的紅顏知己。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與徐雯波

這份感情裡,有很多傾慕的成分,徐雯波對於張大千的傾慕。

因為徐雯波也是學繪畫的,還和張大千的女兒是同學,兩人交情甚好,徐雯波得以出入張家。

在見到張大千的那一刻,徐雯波的心裡是緊張的、興奮的,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感。

因為偶像就在眼前。

而令徐雯波驚奇的是,張大千看她的眼神也格外特殊,呆在原地一動不動。

畫筆上的墨汁掉地上都沒感覺到。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與徐雯波

憑藉女人的直覺,徐雯波覺得張大千心裡一定有她。

兩人從此便是山長水短,誰也離不開誰。

結果正如徐雯波所料,不久後張大千就和她結為一對夫妻。

婚後生活,自然是甜蜜如花,因為兩人屬於靈魂的共契。

更兼之徐雯波青春貌美,活力無限。

蜜月過後,他們愛情的結晶出生了,還是兩個,一兒一女,兒子就叫做張心建。

在生下張心建的那個晚上,張大千心裡還是焦急萬分的,滿心祝願著母子平安。

終於一聲啼哭,讓他那顆懸著的心放下了,張大千感到莫名的快慰。

看著產後尚且虛弱的徐雯波,襁褓中不知人事的張心建,張大千落淚了。

他重新感受到年輕時的那種活力,這種活力是徐雯波帶來的,而張心建只是這種活力的衍生品。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

既然是衍生品,自然不是張大千的關注重心。

張心建長到1歲時,還是能感受到濃濃的父愛。

父親抱著他,揹著他,帶著他這兒轉轉,那兒溜達下,好不快活。

甚至還開玩笑地朝張心建作鬼臉。

只不過這份記憶特別微弱,偶爾在夢中會出現一下,然後就是無盡的寒冷,凍得讓人發抖哆嗦。

時局的變化是個體掌控不了的,只能被動適應。

因為封建家庭的緣故,在新政權建立前夕,張大千選擇離開,逃向它鄉。

他不能忍受自己小資情調的繪畫生活被打斷。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的畫作

可是接應飛機留給張大千的只有三張票,而他那一大家子好幾十口人。

光4位夫人和十幾個孩子加一起,都嚴重超標。

萬般無奈之下,張大千選擇了徐雯波,以及她的兒子張心建。

這個結果每個人都是預料到的。

只是徐雯波不同意,她覺得對不起上面的幾位姐姐。

特別是二姐(張大千二夫人)黃素凝,彼時的黃素凝已經和張大千離婚,不讓他選擇為難。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曾正蓉與黃素凝

所以徐雯波決定留下自己的兒子,將黃素凝的女兒帶走,算是心理平衡。

而張大千沒有多說什麼,尊重徐雯波的選擇,畢竟他深愛著她。

尚在跌跌撞撞,不會走路的張心建就這麼被親生父母拋棄了。

也許那時的他哭過幾次,但哭是沒有用的,張心建需要自己一個人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

最終是一位裱畫匠收留了年僅1歲的張心建,這位裱畫匠是張大千的故交,算是有點兒交情。

他收留了張心建後,念著舊交,並沒有虧待。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一家子

不過時移事異,民國的社會一天一個樣。

沒過多久,受社會大氣候影響,裱畫生意變得不好做。

這位裱畫匠已經沒有能力再去撫養張心建,因為他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張心建年紀不是很大,心裡並沒有慨嘆人世的不易,只是那雙眼睛不經意間流露著哀傷。

“建兒,不是表叔不養你,實在不想你再跟著表叔一家子吃苦。”裱畫匠帶著張心建找下家時說道。

此時的張心建,還是懵懵懂懂的,他對於父母至親基本沒什麼印象,自然離別之痛就少了許多。

幾經輾轉,裱畫匠找到了張家的人。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四位夫人

這家人是一對母女,母親一看就是那種傳統女人,飽經滄桑的臉上,保持著一份堅定與韌性。

旁邊的女兒個子要比張心建高,一看就是個懂事的大姐姐,她正熱情地招呼著。

裱畫匠最終還是有點兒難以啟齒,最後留下一句“拜託您了”就徑直離開。

張心建看著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不知道眼前這個女人就是小時候抱過他的大娘。

這位大娘就是張大千的原配夫人曾正蓉,旁邊那個女孩就是她的女兒張心慶。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與張心慶

曾正蓉也是個苦命人,她和張大千屬於封建包辦婚姻,兩人根本不是一路子人。

曾正蓉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在琴棋書畫方面,基本一竅不通。

不過她是一個賢妻良母型的好女人,只可惜嫁錯了人。

風流倜儻的張大千不喜歡這個沒有共同語言的女人。

這也是那個時代很多女子的宿命。

不過婚姻生活的不順,倒也磨鍊了這位溫婉賢淑的女人。

離開張家後,她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帶著女兒獨立討生活。

雖然日子艱辛,但是母女二人倒也樂觀自在。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民國女子群像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張心建適應與大娘和大姐一起生活的日子。

曾正蓉並沒有因為張心建的母親得寵,就冷落於他,反而多了幾份關懷。

她總是給少年的張心建縫衣熬湯。

大姐張心慶也是個善心人,繼承了她母親的優點,對張心建關愛有加,有好吃的都要與他分享。

“同是天涯淪落人。”曾正蓉的心裡這麼覺得,所以對張心建多了幾份惻隱之心。

相處下來,張心建也變得開朗許多,愛開玩笑和打鬧了,而不是之前的陰鬱、膽小和不自信。

那時他覺得曾正蓉和張心慶就是世界上最親的人,沒有其他。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與兒女們

而對於父母張大千和徐雯波,張心建是恨不起來的,因為自打記事以來,張心建還沒有見過他們。

“怎麼去恨呢!”張心建有時會捫心自問。

不過他沒有鑽牛角尖,因為眼前的他是幸福的,有人關心。

就這樣,過了很多年,張心建長大成人。

一個健健康康、壯壯實實的大小夥子。

這個大小夥子不僅面貌可人,還有一份鐵路局的工作,前途似錦。

當然還有一位羨煞旁人的女朋友,兩人感情一直非常好。

期間主要是張心建全身心的付出,讓女孩感動。

不過這種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就消失不見。

逃到灣灣的張大千,階級成分太高,自然被列為重點嫌疑人,他的兒子張心建因此受到波及。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與曾正蓉

不過張大千後人這個身份,只要自家人不說破,自然沒人知道。

但是不知怎麼的,這件事讓外人知道,這個人就是張心建鐵路局的一名同事。

這名同事一直對張心建耿耿於懷,所以就向上頭告密。

結果因為告密這件事,張心建失去了寶貴的工作。

彼時他並沒有放棄自己,還在努力找工作,可是每一家單位好像商量好了一般,拒絕張心建。

接著像多米諾骨牌一般,張心建的女朋友也和他提出分手。

提出分手時,這個女孩的心裡是痛的,畢竟張心建對她特別好。

只是張心建的那種成分,如大山般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她不僅需要面對生活斷炊的困難,還要遭受周圍人的冷眼和漠視。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心建

甚至是惡語相向。

她怕了,夜深人靜時,已經偷偷哭泣過好多回。

終於淚乾了,她決心分手。

當聽到女朋友親口說出分手時,張心建如晴天霹靂,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只是怔怔地愣在原地,像一座風化好久的雕像。

其實張心建早就料到這一刻會到來,因為他不可能再有工作。

“哎,女朋友跟我在一起,只有受苦,哪兒有明天呢!”

“她要走就讓她走吧,我又能做得了什麼呢!”

“生而為人,太艱難了!”

想著想著,張心建露出一陣苦笑,隨後又是一聲嘆息。

出生以來的經歷,如電影般迅速在張心建腦海中放映起來。

他看到的溫情時刻就是微弱的一道光,還沒照亮就已經消失不見,像極賣火柴的小女孩。

此時張大千卻活得舒適自在,他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國畫大師,被西方藝壇譽為“東方之筆”。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

在世界各地遊歷賞畫,辦畫展的張大千,沒有意識到他的兒子正遭受著人間至苦。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彷彿張心建的出生是替張大千還上輩子欠的債似的。

父子倆的人生,再也沒有交集,彼此漸行漸遠著。

張心建的心裡想通了,“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多餘,父母棄我而去,世道對我不公。”

“我還選擇堅強地活著,真是可笑!可笑!”

“堅強就有未來嘛,沒有的,一點兒機會都沒有。”

想著想著,張心建打定了離開的主意。

當時的張心建只有21歲,還是大好的青春年華,卻已經走上人生的不歸路。

而他的父親張大千卻像返老還童一般,愉快地享受人間樂趣。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

多麼諷刺的對比。

一心求死的張心建,選擇在鐵路了此餘生,因為鐵路代表遠方,能夠去到他理想的國度。

而且鐵路局是他呆過的地方,那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沒有任何一個歸宿比得上這種方式。

那天清晨,所有人還未起床的時候,張心建默默走出房間,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

寥無一人的街道上,一片落敗之象。

張心建想著:“人煙散去,真實的人間就是這個樣子,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

他裹緊衣服,加緊前進的腳步,匆匆走向鐵路方向。

但是命運再次跟張心建開了個巨大玩笑。

他沒有得償所願,反而失去自己的雙腿,成為一個殘疾人。

“天吶,你怎麼可以這麼對待我!!”張心建從病床上醒來。

雙腿已經沒有知覺,張心建用力敲打著,還是無濟於事。

旁邊的姐姐張心慶早已淚如雨下,抱著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痛苦不已。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公安幹警檢查張心建自殺地點

“弟弟!你……你不應該這樣,活下去才有希望”

說這句話時,張心慶心裡也不是滋味兒,她也不知道未來怎麼樣,什麼時候才有希望。

因為她和母親曾正蓉同樣被劃了成分,成為不受待見的一份子,她的人生也在艱難前行。

姐弟倆相顧淚千行,都明白彼此。

張心建這個時候,眼淚在流著,心裡卻在泣血。

他覺得自己不僅是個無用之人,還是個廢人。

雖然撿回條命,但張心建的魂兒早已經丟在原地。

病床上的日子只持續不到一年,張心建就真正離開這個悲慘世界。

這個悲慘世界的元兇就是他的父母。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張大千與日本友人

臨終之前,張心建緊握著張心慶的手:“啊……姐,我好累,我這輩子實在太苦,但願……沒來世。”

說完,張心建流下最後一滴淚,慢慢閉上了他的眼睛。

他不想再睜開了。

那一刻,張大千和徐雯波會悔恨嗎,會為他們這個兒子流下眼淚嗎?

外人無從知曉,只有他們內心明白。

內心的罪與罰是最高的審判。

張大千之子張心建:1歲被丟裱畫匠,22歲斷腿去世,臨終嘆息太苦

徐雯波與兒女

這就是一個普通名人後代的悲劇,發生在過去,也可能發生在現代和將來。

悲劇的來源是生而未養,讓孩子從小就飽經人世間的苦與痛,感受不到血肉親情,致使人生空缺。

人生最美好的拼圖就是親情,特別是父母與兒女之間的羈絆,那是生活最初的,也是最後的城堡。

任何人都應該珍惜之。

願張心建之類的悲劇不再重蹈人間。

TAG: 張大千張心建徐雯波張心正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