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洪子誠 劉鼎 盧迎華 主編

定價:68。00元

在文學、史學、電影、美術、戲劇等領域,追尋曾經錯過、亦或差點錯過的點滴,重拾那些在“在一起”的時光。

藉助這些來自不同身份的學者和藝術家的寫作,藉助他們選擇某一影象、電影和文字作品所做的聚焦與延伸,以窺見其關切、思考和情感脈動的側影。

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又是一個星期六的傍晚。電車依然沿著熟悉、熱鬧的大街一站站駛過。”

這是作家張辛欣1981年發表於《收穫》的小說《我在哪兒錯過了你》開篇的一句話。這個短篇敘述一位女電車售票員一次擦身而過的戀情。儘管故事中男女雙方惺惺相惜,但因為過去經歷形成的性格在自身的認知和期待之間的矛盾,他們錯過了彼此。作為故事的講述者,女電車售票員事後深深地感到遺憾。

借用這個題目,我們編輯了一本合集,邀請有思想、有感受的人們選取一些曾經錯過、差點錯過或認為不應該錯過的文字,它們曾經、正在或可能對他們的思考與創作實踐產生潛在的、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影響。

時光的側影

匯聚創作者思想的合集

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錯過”,總是令人遺憾,令人唏噓,令人痛惜,令人無奈的!而“錯過”,也許又可能為歷史留出另外的空間,也許,我們能夠在這樣的空間去做另外的事情,只要我們認真去做,不要再“錯過”。

《我在哪兒錯過了你》是由洪子誠等主編,邀請了錢理群、翟永明、西川、孫鬱、格非、婁燁、王璜生、丁乙、丘挺、徐堅等29位作家、詩人、學者、導演、藝術家撰文評述自己曾經錯過或差點錯過,但對自己的思考與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的“文字”,以使作者們各自關注的話題、提出的問題、表現出的價值觀和審美趣味為不同領域的從業者分享,重新建立起曾經錯過的交會點,重拾互相激發的美好時光。

文字的印記

記錄曾經“錯過”的瞬間

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曾經很偶然地,從網路上看到張志友的那些冼村的照片,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2016年我在準備一部叫《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電影,那是一個改革開放背景下家庭與個人的故事,我又自然想到那些照片!於是決定再去看看廣州,看看冼村。

——婁燁

江山笑煙雨遙,讓世界嘲諷我們只剩一襟晚照的豪情吧,說到底,不是金庸寫得有多好,是我們在最好的年紀撞上他。

——毛尖

“錯過”,總是令人遺憾,令人唏噓,令人痛惜,令人無奈的!而“錯過”,也許又可能為歷史留出另外的空間。

——王璜生

考古學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一個考古學家的任何“發現”就是其他人的“錯過”。

——徐堅

理解經常受時代所限,錯過是尋常的。偉大的創作卻不是,它常常超前時代,等待被錯過。

——趙剛

主編介紹

不同領域的創作者

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洪子誠,1939年出生,廣東揭陽人。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材料與註釋》等。

劉鼎,藝術家、策展人,現居北京。他的藝術創作與展覽實踐從思想史的角度出發,將歷史與當代進行有機連線,以多重線索展開對中國藝術主體性的敘述,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展覽及藝術機構中展出。

盧迎華,評論家、策展人,墨爾本大學藝術史在讀博士,現任北京中間美術館館長。曾於2012年擔任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評委,2012至2015年擔任OCAT深圳館藝術總監及首席策展人,2017年擔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菲律賓國家館的評委會成員。

試讀章節

生命展開的圖景

找尋時光背後的側影:《我在哪兒錯過了你》

我們自己的青春期遇到新時代的青春期,那確乎是一個神采飛揚又兵荒馬亂的時辰。我們跋扈又顛沛,有時候帝王般出發,一人拿一把掃帚準備跟隔壁弄堂的小幫派火拼,結果被人家的神仙姐姐兩句話就拿下,然後商量一起上少林寺尋掃地僧。籌備了一個星期,也就我表弟從外婆那裡偷了點全國糧票,不過走不成也不算打擊,反正心在江湖人在江湖。我們用各種方式和金庸發生關係,我抄過白皮書版的《射鵰英雄傳》,我表弟抄過缺頁的《笑傲江湖》,而為了配得上內容的豪闊,我們剪了白床單用糨糊和封面貼在一起,深深覺得最高等級的《葵花寶典》也不過如此。

人類歷史長河裡,沒有一個作家像金庸那樣,天南地北在我們的肉身上蓋下印記,我們這一代的近視,集體可以怪到金庸頭上,我們在課桌下看、被窩裡看、披星戴月看、嘔心瀝血看,我們不是用眼睛看,我們用身體填入蕭峰、阿朱、令狐沖、任盈盈、郭靖、黃蓉,所以影像史上最難滿足的觀眾就是金庸迷,因為我們曾經把自己的臉龐給他們,我們曾經把戀人的眼神給他們。

終於讀書熱來了,一夜之間看金庸莫名地顯得版本有點低。我們把《鹿鼎記》推入書架深處,買來很多一輩子沒有開啟過的海德格爾、尼采和弗洛伊德,學習高冷技術,亂動感情的少年時代突然被收納起來,我們學習不煽情、不失控、不哭不鬧、不出走,但事實上,我們只不過好奇尼采瘋狂的人生、著迷海德格爾的情人,這是一個狼奔豕突、各種碎片來不及整理的時代,但所有的碎片都在我們的磁盤裡。如此走到20世紀90年代。

說不清是矯飾、造作還是過盡千帆,我們遇到小津安二郎的時候,確實在他的不動聲色前繳械,《東京物語》後半程,相伴一輩子的老伴去世,笠智眾走到戶外,一天地的白日太陽,一世界的生生不息。老頭站在一塊可以俯瞰大海和市區的平地上,用家常的語調說了句,“多麼美麗的早晨啊”,然後一個空鏡,豔陽,河流,船隻,燈籠。我們立馬被小津打得將慮,如此是入中年。

如此,我們進入自以為版本升級了的中年,中產階級冷淡美學把我們練得人模狗樣。好像相思已經成灰,好像已經鐵心石腸。然後,他們說,這一次,金庸,你,真的死了。

你死了。

久未檢視的生活排山倒海回到眼前,此起彼伏的金庸迷在網上應聲而起,這是80年代的最後一次集結號,我們把你灌溉在我們身上的淚水還給你。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大家在網上接龍金庸,我們拾起少年時代沒有被彎曲過的動詞,沒有被折扣過的形容詞,我們拿掉這些年的面具,最後一次,我們暴雨般把自己甩出去,我們向你奔騰而去,每個詞都不願落後,我們曾經慌張退場的抒情能力在這一刻,突圍而出掙脫自己的墓誌銘。在這一刻,我們重新回到童年身體,世界白雲蒼狗,但是我們的初歌還能繼續彈唱,甚至可以更放肆地彈唱。去你的聲色不動,去你的溫潤如玉,這一刻,我們重新成為80年代之子。

江山笑煙雨遙,讓世界嘲諷我們只剩一襟晚照的豪情吧,說到底,不是金庸寫得有多好,是我們在最好的年紀撞上他,就算我們像郭襄一樣集體出了家,40年後練的也是黑沼靈狐,一招關平楊過的武功。這是我們這一代和金庸的相遇,因為對方的存在,“一棵樹已經生長得超出他自己”。本質上,我們是70年來最後一代民間抒情強人,我們藉著少年時代的這口氣,穿山越的,30年後還有眼淚奪眶而出,這個,可能是這個乾燥時代的最後的風陵渡。

就此別過。

——摘自毛尖《一棵樹生長得超出他自己》

圖書目錄

目錄:

1 丁 乙 關於弗蘭克·斯特拉

11 格 非 在寫作期間即被歷史超過——羅伯特·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

19 耿佔春 讀章學誠《文史通義·易教上》的筆記

27 顧瀚允 隨風而逝

37 賀桂梅 “我們準備著深深地領受”——馮至的《里爾克——為十週年祭日作》

53 黃建宏 如果戈達爾錯過維托夫40年,那我就錯過戈達爾半個世紀

61 黃子平 真理、謊言與扯淡——魯迅《野草·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69 賈 淳 他站在那兒,目光投向我們

77 姜 濤 “莫須有先生教國語”

93 婁 燁 錯過:關於空間、時間的敘述,以及搬演

101 毛 尖 一棵樹生長得超出他自己——我們這一代和金庸的相遇

109 錢理群 與魯迅《頹敗線的顫動》的遲遲結緣

117 丘 挺 雲過影不滅

123 蘇 偉 作品價值的歷史座標

131 孫 鬱 徐梵澄談詩

139 滕 威 “過氣”的大師伊巴涅斯

157 田戈兵 卡夫卡的《萬里長城建造時》

179 汪劍釗 風吹自遙遠的地方:詩人勃洛克

187 王廣義 三個“蒙娜麗莎”

193 王璜生 得與失都是一種緣分

203 王家新 臨時的“補缺者”,或許就是時代的“先驅者”——布萊希特

213 王友身 放大|紅色沙漠

227 吳曉東 經典重釋中的歷史褶皺——讀《日瓦戈醫生》

239 西 川 杜甫的形象

263 徐 堅 開啟金村之門

269 翟永明 弗裡達的神秘星球

283 趙 川 越過冗長、怪異的譯文段落,期待一些閃亮、通透的思想撲面而來——讀詹明信《布萊希特與方法》中文版

293 趙 剛 革命、修身,與愛情:我們在哪兒錯過了陳映真的《我的弟弟康雄》?

311 周偉馳 郭士立版《啟示錄》與洪秀全的“千禧年主義”

TAG: 錯過我們金庸曾經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