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文化三足盉、銅鏡簡介

齊家文化三足盉

盉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盉,調味也。從皿,禾聲。”即是用於調和酒味濃淡的器物,為酒器。但同時考古資料表明盉又常與盤配合使用,有研究者認為應為水器。究竟屬何類抑或二者兼有,目前學術界仍有不同意見。而齊家文化博物館收藏著一件精美的齊家文化陶盉。

這件展品出土於齊家坪遺址,是國家一級文物,足距16。8cm,口徑5cm,高27。5cm,足高10。5cm,儲存基本完整。底部有明顯的黑色痕跡,是當時用於燒水或者溫酒所留下的痕跡,有三條足,這樣以來它容量更多,受熱面積也更廣,體現了齊家先民的非凡的智慧。這件展品曾經在1998年的時候被日本博物館借展過,在國際也引起了強烈的關注。

齊家文化三足盉、銅鏡簡介

齊家文化銅鏡

齊家文化三足盉、銅鏡簡介

齊家文化三足盉、銅鏡簡介

“中華第一鏡”的實體,別看它器形小,但卻承載了非常厚重的歷史,這是在1975年出土於廣河縣M41號墓葬中的,出土於齊家坪遺址,直徑6。2cm,厚0。25cm,鏡面光素無飾、扁平,背面中央有長方鈕,單範鑄造而成,鈕部有鍛飾痕跡,雖通體有鏽蝕斑跡,但邊緣規整光滑。從考古發現的實物資料看,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最早銅鏡,在銅鏡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鏡”。

TAG: 齊家5cm銅鏡調和三足